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麦克塔维什又不是东北军的保姆,对张汉卿的生命不负有责任,张汉卿是死是活跟麦克塔维什没关系,就算是张汉卿在这次行动中殒命,张雨亭也怪不到麦克塔维什。
除非是英国人此时使用探照灯盯着这边使劲看,否则绝对无法发现麦克塔维什他们,麦克塔维什他们也不是拼尽全力的游,就是那种半天划一下水,看向前的冲劲已经全部消失然后才划另一下,这样慢是慢了点,但真的是无声无息,连个水花都没有,甚至连涟漪都可以忽略不计。
说起来,麦克塔维什他们的游泳姿势实在称不上好看,就是那种土到掉渣的“狗刨”式,这种游泳方式虽然不好看,但胜在无声无息,如果不考虑时间问题,麦克塔维什他们能用这种方式游上个十几公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麦克塔维什这会是真紧张!
物体相撞的时候那个质量守恒定律是怎么说来着?
跑船的嘛,其实没几个老实人,对于喝花酒、逛妓院什么的都不陌生,对于花船自然也是熟悉的。
麦克塔维什多机灵的,虽然看到有台阶从江岸上一直延伸到江水里,麦克塔维什也没贸然上岸,而是又往旁边游了几十米,这才满满靠向岸边。
不过估计这群不怀好意的家伙注定要失望,那些跳进水里的女人,不管身上穿了多少衣服,都是披荆斩浪如果美人鱼一般,根本就不需要旁人救助。
晚上八点,这是麦克塔维什亲自定下的行动时间。
反曲弓怎么说呢,这绝对是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发明,虽然没有复合弓的射程远威力大,但用在特种作战时刚刚好合适。
其实就是这段距离最危险,因为谁都不知道岸上有没有英国人的哨兵,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刚上岸就被英国人发现。
说是外墙边有点不准确,确切点说,应该是到了江边的防波堤底下,要沿着延伸到江水里的台阶向上爬个十几米,这才能到利泰洋行外墙边。
整个利泰洋行,大概就是个四层高的砖石结构建筑,看那四四方方的整体造型,估计每一层里面都有不少房间,这会给麦克塔维什他们造成一定麻烦。
估计趸船船老大的笑声还没落,花船就义无反顾的一头撞在趸船上。
难道被发现了?
至于张汉卿率领的那几个东北军,麦克塔维什才不管他们呢。
特战队员需要多大威力呢,最多九十米。
麦克塔维什还是仔细的观察了下,这才慢慢往上摸。
就在麦克塔维什身后,几名突击队成员从背着的防水袋里掏出各种箭和弓背,然后又掏出用油纸仔细包裹后的弓弦,只用简单的几分钟,就组合成一张张反曲弓。
此时的长江航道还是极为繁忙的,汉口可是拥有民国内陆最大的港口,南来北往的船只非常多,港口根本就没有清闲的时候哪怕是到了晚上,江面上依旧是樯橹如云、川流不休,一派繁忙景象。
来到江边,麦克塔维什回头做了个手势,马上就有几名突击队员凑过来搭了个人梯。
所以当那艘花船顺流而下,酒香四溢铺满整个江面,丝竹嬉笑声不绝于耳的时候,得到的骂声真的不少。
武装泅渡,放到21世纪那是所有部队的必练项目。
那还是在全副武装的前提下,现在这样轻装前进更加轻松。
“别废话,等我们全部下了船,你们马上就掉头,不用等我们。”麦克塔维什果断,眼看已经距离利泰洋行不远,麦克塔维什双手搭在船舷上,慢慢把身体没入水中,连一丝水花都没有溅起来,真的就是神不知鬼不觉。
其他的突击队员不用麦克塔维什招呼,他们都跟小鸭子一样跟在麦克塔维什身后,丢不了。
20世纪初的军人,还没有“特种作战”这一说,更没有专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如果没有秦致远的意外出现,“特种作战”这种作战方式要到二战时才会出现。
就在那几名特战队员刚刚做好反曲弓之后,麦克塔维什拍拍身边突击队员的肩膀,向着上方做了个手势,这是准备从顶层突入的意思。
估计趸船的船老大是在冷笑,花船这种船看上去大,实际上分量很轻,趸船这种船看上去有点平踏踏的,实际上装满了粮食分量极重,三五条花船都不一定有一艘趸船重。
在水中搭人梯,其实不费什么劲,水本身就是有浮力的吗,四个人一较劲,就把麦克塔维什扔上了近两米高的防波堤。
这长江边的人啊,就没有不熟水性的,要说个个都是“浪里白条”那不一定,但在长江里游上一个来回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