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伊拉克战败开始,费迪乐听到的都是关于这方面的流言,今天是某个部落全员被屠连骆驼都没放过,明天是某个部落主动迁走以躲避兵灾,后天突然有传言说兰芳人准备进攻迪亚奈,等等等等。
虽然现在的局势不好,费迪乐也有过迁居的想法,但如果过上一阵等战乱平息,费迪乐还是准备回来的。
“那是在兰芳加入战争之后——”扎菲尔有点不屑一顾,但看在茶叶的份上,扎菲尔还是多说了几句:“在兰芳加入战争之前,英国和法国加起来才能顶住德国人的进攻,如果把英国和德国拉出来单练,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谁在乎呢?
费迪乐没有注意到拉巴哈的嘲讽,费迪乐已经沉浸在震惊中。
这个背景下,被兰芳打散的那些伊拉克军队在撤退过程中干些天怒人怨的事实在是太正常了。
法希尔部落是伊拉克北部最大的部落之一,整个部落大概有四千多人,他们居住在伊拉克北部山区的迪亚奈地区已经有数百年之久。
“兰芳人确实是太厉害了,我们伊拉克人在兰芳人面前不堪一击。”叫拉巴哈的商人提到兰芳人就连连感叹。
其实叙利亚的石油和法希尔部落没有任何关系,不管油田是在谁手上,法希尔部落都不会获得任何利益,法希尔部落的男人们之所以会参加英国人组织的国民自卫队,是因为应征入伍有一份对于伊拉克平民来说价值不菲的薪水,所以法希尔部落的男人们才会受不了诱惑。
当然了,这些“消息”的真实性谁都无法保证。
不过这已经是法希尔部落最好的房子了,其他人的家连这个都不如,很多人只是在山上掏个洞,然后就像是野兽一样住在山洞里。
就凭一个部落想要阻止武装到牙齿的兰芳大兵?
虽然仍有人不断的死去,但死亡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跟着英国人打仗总比跟着奥斯曼人强一点,费迪乐已经非常满足了。
五月上旬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费迪乐抱着自己的小孙子来到村口,等待自己的儿子回来。
这要归功于英国人对兰芳人的丑化宣传,在英国人口中,兰芳人是天主教的忠实信徒,甚至已经到了“狂信徒”这个级别。一般来说,兰芳人会强迫所有的波斯人信奉天主教,如果不改变信仰,兰芳人就会把那些不听话的家伙全部活活烧死。而且一旦信奉了天主教,兰芳人会强迫所有人喝酒、吃猪肉、甚至会逼着人吸毒以增加政府收入。兰芳的管理范围甚至涉及到普通信徒的家庭生活,在兰芳不允许一夫多妻,一个丈夫只能拥有一个妻子,否则兰芳会向当事人征收数额近乎于天文数字的罚款。
“在这里也一样,神父——哼哼,他们来了就别想回去。”费迪乐身上还有游牧民族的凶悍。
法希尔部落在迪亚奈山区,想要获得山外的消息,唯一的信息渠道就是来往的行商。
费迪乐从来没有想过。
在这些流言的影响下,普通伊拉克人对于兰芳人的观感实在是不佳,兰芳军队所到之处,看到的基本上是残垣断壁,得不到任何补给,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居民主动撤走,更多的则是撤退的伊拉克人在毁灭证据。
能遇到商人,那就意味着又能获得一些山外的消息,费迪乐还是比较期待,等人到了跟前,费迪乐主动邀请两位商人去自己的家里坐坐。
不回来?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情况还可以,英国人从来不拖欠薪水,出门在外征战的男人们时不时也会捎回来一些战利品,这让法希尔部落有一段时间充满希望。
“兰芳的国王是圣殿骑士团的团长,所以兰芳的国教是天主教,这里很快就会成为天主教的地盘,说不定过几天就会有天主教的神父过来,现在形势是越来越坏了,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回到伊拉克,以后我们就不来了。”拉巴哈的语调中有伤感,表情带着悲哀,让人顿起恻隐之心。
这真是螳臂挡车。
“嗯哼——反正我们伊拉克是打不过兰芳人。”拉巴哈及时接话,看向扎菲尔的眼神有责怪的意思。
“英国不是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吗?”费迪乐有自己的疑问。
临近中午,远处的上梁山终于出现了几个身影,不过那不是费迪乐的儿子,而是前往土耳其的商人。
费迪乐一共有六个儿子,老大和老三还没成年就夭折,老二死于世界大战,老四和老五参加了伊拉克国民自卫队,老六还没有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