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鱼满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往后几多风雨。
事情查到最后, 是滇南王在暗中搅弄是非。
定远将军和夏昭仪,俱是牵扯进了皇家密事中才被灭口。
是太长公主府的人得了命令,下手掩盖了真相。
当年滇南王身为元帝唯一的儿子, 却不得继承大统,被远封至滇南,一直愤懑不平,早年便在京里暗中活动着,散布着武帝血脉不正的谣言。
众人皆知,这陆周天下的开国皇帝——元帝陆炳原是前朝京中陆侯府上勋贵子,虽少时顽劣, 那也是实打实上了族谱, 八抬大轿的正妻肚子里生出来的嫡长孙。
前朝末年,礼崩乐坏, 皇室昏聩, 皇室公主看中陆侯爷长相俊美, 强行将原配降妻为妾, 嫁与陆侯爷为妻, 之后更是看元帝母子极其不顺眼, 元帝数次死里逃生, 好艰难才长大成人, 未满十六,便强行被驱逐至边关从军。
离了京都侯府这座囚笼,元帝如虎入山林,龙游云端,迅速便打下军功傍身,并暗中掌控了兵权。
数年后满地尽是起义军,前朝皇室左右支绌, 已经稳不住天下。
元帝领十万大军在京城外驻扎,京中权贵动也不敢动,只能打开城门,将元帝之母,被降妻为妾的陈氏恭恭敬敬送出。
元帝将母亲接回自己的驻地,此后数月间,京都被另一路乱军攻破,元帝作为一路强大兵马,也不得不被迫卷进这乱世洪流,左右征战,驻地也经过一次迁徙,乱世奔波,无人能独善其身,陈氏太后也几次遇险,好在元帝带兵及时赶到,将母亲救下。
又几月之后,长公主出生,元帝定下国号为周,正式立国,立国又两月,陈氏太后诞下幼子,即后来的武帝。
武帝出生时距离陈太后从京中被接出来,恰好是十个月左右,一直说的便是武帝是陈太后在侯府的时候便怀上的,与元帝同父同母,是陆侯爷之子。
但是滇南王府那边暗中散播的传言,说是武帝出生时,陈太后已经离京将近十一个月了,勉强说是十个月而已,且武帝出生时非常瘦弱,先天明显不足,不像是足月出生,倒像是早产之子。
又说武帝当年在外征战时,驻地遇袭,陈太后一行人奔逃之时曾经失踪过两日,被附近哪一路人马掳了去,是后来武帝带军突袭,才将人救出来的……
传言数月之后陈太后晕倒,诊出身孕,武帝曾在太后榻边大哭,高哭儿子不孝,对不起母亲……
说得有鼻子有眼,有心人欲要打探这些传言中的细节,京中那些随武帝起家打天下的勋贵世家,却闭口不言一个字。
皇帝当然也得到了消息,一直着人在暗中打探,然而这些先辈都着意要隐藏的秘密,不会有只言片语留下来,有心人就算心中有所猜测,也只会烂在心里,不敢往外吐露半个字。随着元帝武帝那个年月的老人们逐渐去世,传言的真相自然也就被埋藏在了时间的洪流中,无法探寻。
能对这一桩皇家密事有所了解的,除了京中的镇国太长公主府,便是远在滇南的滇南王府了。
世人论血统,只论父不论母,若武帝身世这事是真的,那皇帝屁股底下这椅子确实坐得不太稳当。
他也知晓自己没有武帝的天纵之才,恐压不住太长公主府。
当年元帝是为何放弃自己的独子,转而册立皇太弟的,无人知晓。
现在这位只知道,以太长公主的血统,和她六十余年在朝堂内外的积威,若是想把自己从这个位置上拉下来,从滇南的亲弟弟一脉,或者从自己后人中扶持一位改姓当皇帝,估计也费不了太大的事儿。
于是深以为惧,切骨忌惮。
镇国太长公主的去世,是整部剧的一条明暗分界线,小郡王卫明绍这个角色,其实就是这一条线的象征。
太长公主去世之前,整体的基调是明丽欢快的,卫明绍这个角色在这个时段意气飞扬,赤诚剔透——当时年少青衫薄,骑马倚斜桥,满口红袖招;
太长公主去世之后,前期埋的伏笔一个个全部爆了出来,基调急转直下,矛盾冲突显露水面,每一个人物的命运线都是那么牵动人心,前尘往事,名利富贵、爱恨情仇……卫明绍也成了名副其实玄衣鹤氅,手握大权的镇国郡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