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五十八 章 郑芝龙投诚南明【1 / 1】

鹿小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时的扬州城,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

崇祯帝已经接见了南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从他呈送来的史可法奏书看的出,建奴攻击应天应该是十有八九之事。

“诸位臣工,建奴英亲王阿济格与豫亲王多铎两部在安庆有多动作,伪明朝廷应天府守备史可法向我们求援,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建议,今日我们议一议吧。”

范景文出班奏报:“回禀陛下,内阁也收到庐州府黄得功部呈送的奏报,安庆府阿济格部,余十万之众以沿长江前往应天府。

另外多铎部一部分留守安庆,一部份已经向江西方向进攻。

仪真方面,忠贞侯也在昨日也呈送了奏报,长江水面出现了大量建奴船舰。”

“诸位爱卿,范爱卿提出两地呈送的奏报卿等有何看法?”

李邦华恭敬的出班奏报:“陛下,臣以为此时我大明不应隔岸观火,应设法支援应天。”

崇祯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凝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既然多尔衮已经撤军,那么北边三府目前便处于绝对安全,是时候调遣部分将士前往南边支援。

于是,崇祯帝迅速做出指示:“兵部下令方正化从徐州府调出一万将士、张国元从淮安府调出五千将士、李凤翔从凤阳府调出八千人,由四府督军陈奇瑜辖制。

秘密让这些军队火速赶往庐州府,伺机突袭安庆留守的多铎部。”

“臣李邦华领旨。”

崇祯将目光转向刘文炳。

“新乐侯,你率领扬州两万人马,秘密前往庐江县,配合陈奇瑜部。”

“臣刘文炳领旨。”

“此外,给驻守仪真的秦良玉所部下旨,令其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可以出兵支援应天府,并将朕新组建的三万新军,一并交给秦良玉统辖。”

崇祯顿了顿接着说道:“李邦华,你在另外给山东的王瑜承、孙浩博两部下令,让他们放开手脚将北边给朕搅他个天翻地覆!!!”

“臣李邦华领旨。”

崇祯朝户部尚书倪元璐询问道:“倪元璐,户部现在还有多少存银,粮草是否充足?”

“回禀陛下,目前国库尚有白银一百五十两,银币一千一五十七万两,粮草辎重等暂时无虞,支撑此次作战没有问题,现今我大明银币在江南地区深受士绅追捧,流通十分顺畅。”

崇祯点了点头,看样子自己前期赏赐给扬州与应天官员银币此举十分正确,这些银币到了士绅官员手中,他们会给自己造市,想方设法让如同人能接受。

如此一来,他们会拼命维护银币的价值。

“之前给应天守军下拨的饷银可否拨下去了?”

“回禀陛下,给应天守军的的饷银已经发下去了,大多为五百文、一百文与五十文的铜币,共计发放铜币两万万文,及十万一两银币。”

崇祯赞许的点了点头:“甚好。”

紧接着,崇祯皇帝与诸位大臣继续深入探讨了一些具体细节问题,随后大臣们纷纷领命离去,按照皇帝的旨意分头行事。

而这场激烈的大战,则是从耿仲明率领的军队进入江西地区后,在鄱阳湖畔拉开序幕。

袁继咸所率领的部队,率先与耿仲明的军队展开交锋。

耿仲明亲自率领前锋数十艘战船,共计三万多名将士,毫不犹豫地向镇守南康府的袁继咸部发起猛攻。

然而,由于此前九江府已经失陷,建奴军队得以长驱直入,南康府此时仅剩八千多名守军。

面对敌方数十艘巨大的战舰,在舰船上的红衣大炮一轮猛烈的炮火轰击后,守城将领甚是害怕,两军还未正式交手,他便下令打开西门。

率领八千守城军撤退至德安县。

耿仲明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抵抗,轻而易举地便占领了南康府。

清军攻占南康之后,南昌的门户已然洞开,他们既可以乘船顺流南下,也可以选择陆路进军。

无论选择哪条路线,对于清军来说都是极为便利的。

然而,耿仲明并没有轻率地直接攻打南昌城。

相反,他首先计划进攻德安和建昌两个县城。

如果能够成功夺取这两座县城,然后再朝南进军,就有望困住南昌府。

袁继咸深知南昌不保,则江西全境沦陷,立即派人向应天与临安方面求援。

此时此刻,应天城也正在遭受建奴阿济格部大军的猛烈围攻,局势异常危急。

史可法深知南昌的战略重要性,但无奈自身实力有限,根本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援。

他不仅向扬州和周边地区发出求援信号,同时内心也对江西的现况充满了焦虑和担忧。

弘光皇帝同样深感恐惧,他担心建奴大军会顺势攻占江南和江西两地,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安危。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满朝文武官员的怂恿下,弘光皇帝决定向福建郑家许诺丰厚的条件,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郑芝龙作为郑家的领袖,他迫切得到朝廷的认可,身后没有朝廷他也只不过只和海盗头子罢了。

于是他迅速响应了弘光皇帝的请求。

并精心安排了自己的长子郑森,率领三十艘福船(大型海船)前往杭州向弘光朝廷投诚。

每艘船上都配备了数百名经验丰富的水手,这些水手原本就是他手下的海盗精英,他们正是郑家能够称霸东海至南洋海域的重要支柱。

与此同时,在临安城中,弘光皇帝下达命令,要求郑森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往支援应天府。

【由于崇祯的到来引发了蝴蝶效应,此时的朱由崧尚未被多铎所俘获,还未有隆武皇帝,因此,郑森并未像历史上那样被隆武帝赐予国姓,并改名为朱(郑)成功。】

郑森毫不犹豫地带领着船队从东海,经松江府沿长江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