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凉,不能下”。】
【《牧斋遗事》记载:崇祯乙酉之变(江阴八十一日)后,柳如是屡劝其夫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钱谦益踯躅不前,有投靠新朝之心,柳如是既恨又怒。
遂“奋身欲沉池水中”欲独自殉国,却被钱谦益和众人阻拦住。】
————
大明,应天府。
“呵呵,堂堂东林魁首,一代文人领袖,竟然还不如一女子知大义。”朱元璋嘲讽的话语从龙椅传来。
文臣们胆战心惊……钱谦益,你怎么就不能学学陈子龙?
你可真是害苦了我们。
也罢,贪生怕死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可千万不要投降啊。
————
【《恸余杂记》记载: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
“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而当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马士英妹夫)和河南参政兵巡道袁枢(兵部尚书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继绝食而死。】
————
大明,崇祯十年。
钱谦益捂着脸怕被认出,南京城内本来准备迎接他的学生早已磨刀霍霍。
“老师,您怎么能投降呢?”
“弟子为了您的清名着想,只能亲自送您上路了。”
柳如是眼睛瞪得浑圆,眼珠子仿佛都要掉出来一般,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她的嘴巴微张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怎会如此?”
“他可是文坛领袖,江南大儒,怎能投降异族?”
————
【南明弘光政权亡。同年秋,上京候用。顺治三年正月,清廷任其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钱谦益赴任至京,柳如是羞于与之同去,坚留南京家中。
而此前钱谦益赴任南京弘光朝担任礼部尚书时,如是曾戎服控马,与钱谦益并肩前往。两次态度的强烈反差,表现了柳如是的鲜明立场。】
【很多记载言钱谦益因受柳如是气节影响,半年后称病归乡。
大概率是假的,柳如是有气节不假,钱谦益归乡也不假。
但并不是受柳如是影响,更准确的说是钱谦益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老子在明朝好歹是一党领袖,因为他们待遇不到位我才投降满清,结果你们给我的待遇还不如明朝?
那老子不是白投降了?】
【他又用上了文人惯用的伎俩,辞官威胁皇帝。
满清能惯着你?
赶紧滚。
不仅如此,没有任何人比满清更清楚大明因何而亡,毕竟自己手下一大半都是明朝投降过来的文官地主勋贵们。
必须好好收拾一下他们,否则大清早晚变成大明。】
【顺治四年,钱谦益突然被逮锒铛北上,关入刑部大狱。柳如是扶病随行,上书陈情,誓愿代死或从死。
顺治五年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案被株连,囚南京狱。
经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斡旋,钱谦益才得以免祸,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出狱后,被管制在苏州,寄寓拙政园。】
【既然大清不要我,那我何不反清复明?
大明虽然烂了点,但和大清一比,哦豁,果然大明还是很好的嘛。】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
柳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
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顺治六年至顺治十七年,钱谦益一直暗中参与反清复明。
顺治十七年,郑成功、张煌言率水陆大军再度北伐,连克数镇,钱谦益欣喜若狂、慨然赋诗作《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等诗歌,歌颂抗清之师,直斥清廷“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
当这次北伐再度失败后,他心灰意冷,痛感“败局真成万古悲”。
“忍看末运三辰足,苦恨孤臣一死迟"。】
【拾柒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脸说的这句话,北京城破时候你不死情有可原,毕竟南方还在大明手上。
南京被破的时候你不死,剃发令下达的时候你不死,被满清逮捕入狱时候你不死。
北伐失败你想起来要死了。
关键你真去死啊,钱谦益也没去死。
反而一直活到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葬于虞山南麓。】
【当真是会做的不会会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