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光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韦琢走了两步没看到俞阅追上来,无奈的转身瞪了俞阅一眼:“你就不怕我真生气?”
“要为这种事生气你就不是我朋友了。”俞阅头也没抬的说。
看到俞阅这样努力,韦琢想了一下,跟俞阅告辞:“那我也回去看书去了。”
知道韦琢是真的要走了,俞阅放下身,起身送他。
两人走到院子里,韩氏从厨房门口探出头来,叫韦琢吃了饭再走,韦琢婉拒了,韩氏知他家里不缺吃食也没有强留人。
吃午饭时一家子依然很安静,俞阅在吃饭的时候也在脑子里复习着夫子教的东西,想抓紧时间把学到的知识记得再深刻一点。
下午,他不再去记那些自己背的不熟的和容易记错的内容,而是快速的浏览着书本和笔记,加深那些已经学会的知识的印象。
这一天俞家的晚饭做的特别早,俞阅吃完晚饭后,再一次的仔细检查了自己的笔墨纸砚,天黑不久后就早早的睡了。
俞父见儿子睡了,回到屋子对韩氏小声说:“睡下了。”
说完后,他就在屋子里转着圈,整个人焦躁无比,根本静不下来。
韩氏被他晃得眼晕:“你快别转了,转的我头昏。”
俞父叹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小马扎上,忧愁的道:“我这心里急啊。”
韩氏也心急,她翻了个白眼:“铁豆都比你冷静,我看这次要是考不上,他不难过,你倒是要哭了。”
“说什么鬼话呢!”俞父一下火了,恼怒的压低了声音吼,怒瞪着韩氏。
对于一件事情,人在知道希望不大的时候,就不会抱有很大的期望,那么在这件事达不到预期时失望也就不怎么严重;而一旦觉得这件事希望很大,就会对着这件事抱着很大的期望,那么在这件事达不到预期时失望就会非常严重。
这三年来,俞父见识的多了,他听说这两年院试县上每次能录上的秀才基本有十五到二十个左右。前几次有二十到三十左右,再往前国家刚立时连快四十个都有过。
不过那时战乱刚过人口凋零试题简单,主要还是受前朝影响录取的人多,后来国家条文变了,录取的人少了,以他们县上的教育,基本上只会比上一次少不会再多了。
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在俞父心里,以俞阅府试的名次根本考不上秀才。
但是!苗盛与韦琢都说俞阅学的跟他们一样好,上次只是字不好卷面不整洁名次才不高,后来俞阅找到把卷面写整齐的方法,这几个月无论是字还是学业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考秀才有大希望。
这样,俞阅也许考好了中了秀才,也有可能考不好没中,俞父自然是听不得韩氏这种不吉利的话,深怕被韩氏说中了。
其实每次院试岁试安德县录取的是五到八个左右,俞父不知道怎么记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