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光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俞父呵呵笑:“别胡说,一百三呢,每个县录二十个也能录上你。”
俞阅确定他父亲真的误会了,意外的问他:“谁给你说每个县录二十个?咱们九江府岁试一共才录不到百人,平均下来一个县里也没有十个。有些人口少教育不兴旺的府城录取的都没有六十个。”
“啊?”俞父意外了,急忙问,“不是一个县大约录十五到二十个人?”
“不是,秀才录取人数是按可以参加科试的总人数算出来,而科试总人数以每省可录取的举人人数来定,而取举的人数则按全省人口和举教程度来算,是以每省都有定例,不过一般变化不大。京城院试岁试录一百到一百五十人,大省录一百到一百二,中省录八十到一百,小省六十到八十,个别的在六十以下。咱们九江府也就录八十到一百个。”
俞父听后一下子沉默了,有些失落,又笑道:“没事,这不是还有一场嘛。”
苗盛与韦琢都安慰俞阅,俞阅笑了:“这次考不上证明我功底不扎实,还有下一次,不着急。”
回了客栈,明天有覆试,就没有出去,俞阅在房间温书,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早早起来进了考场,还是考四书文和论,不过不考诗了,但要在未时前(13点前)交卷。
题一点都不难,正因为不难,文章想要出彩却不容易,俞阅认真的做好了题,交卷时没剩下几个人了,然后等放排,出考场。
考场外苗盛和韦琢竟然还没走,和学堂里的两个考子一起聊了这次的考题,见俞阅出来拉着他一起聊。
苗盛感叹题太简单了,不好做。众人都回应着,旁边一个不认识的人在旁嘲笑他们道:“不好做那是你们文采不行,真正文采好的人再简单的题都能考好。
大家听了有些不高兴,没理那人,散了去。
覆试过后第二天发案,等候向来让人心焦,俞阅只觉坐立不安,到了发案这一天,天还黑着就睡不着了,只能干着急。
干脆起床梳洗,下楼吃饭,早早占地方去了。
到了地方时,天已经亮了,已经有人等在发案的地方了。
到了地方,俞阅才觉得自己傻了。
这还有几个时辰呢,来这里还能干等着不成?人家来得早的人看穿着,是富贵人家派来的下人,专来等着的,时间再长也不着急。
他再着急也没用,反正考不考得上都是定数。
于是俞阅就出去转了,绕着两条街走一大圈,边走边逛,等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再过去。
原本以为到了肯定已经发案了,没想到还是没发。
俞阅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还是心急了。
人群外转了一圈,果然见到了俞父,连忙询问他去了哪里,苗盛找他呢。
俞阅到一旁的茶楼楼上见了苗盛他们,聊了一会儿,好半天才听到一声锣响。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卡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