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顾清仪想起并州的景象就已经觉得那些荒芜的田地令人心痛,比照之下,并州要比幽州好多了。
恢复民生,便是治理一方根基,顾清仪从不知道这件事情如此急迫,让她心头沉甸甸的。
最开始开荒田只是想多存粮,好好活下去,后来是看着四处流浪的无家可归的流民可怜,想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个安稳的地方生存。
再后来……顾清仪叹气,她从没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本事,能救很多的人,她最初也只是想一家人齐齐整整的过个太平日子,但是现在她愿意试一试。
毫无睡意的顾清仪提笔写写画画,她不是政客,做不来那些纵横家的旷世之举,她只想稳扎稳打,多种田,搞经济,发展军事力量,至少让百姓能吃饱肚子,能保护自己的家园。
书到用时方恨少,顾清仪此时恨不能再穿回去认真学习做笔记。
所以,庠序的建立十分重要,人才如果不能招募而来就只能自己培养。
顾清仪想起鹘州的庠序,现在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只要老师就位就能开学。
但是,老师不那么好招募,她原想在鹘州找几个老先生先交孩子们简单地识字认数,但是当初跟皇叔一番谈话后,想法就有了改变。
顾清仪想起军功授田的制度,所以大晋才会有壮丁甘愿参军,参军之后只要立功就能给家里挣一分田地。
若是军功授田再加上一条军功授学呢?
不不不,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建立功勋的,授田是因为田地是有限地的资源,所以要有一定的门槛,但是庠序是学校,资源的源头就是老师,这个资源是可以无限循环的。
所以,参军就能让家里孩子的上学免费读书,这个条件应该相当诱人了。
很多人为什么不读书?
一来是因为教育资源被士族把控,另外一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学要给老师交束脩,最便宜的老师一年也得收二两银子,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绝对是天文数字。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也都是为了子孙后代的。
很多家庭举全家之力供出一位读书人,就是为了改换门庭,子孙后代都能翻身。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顾清仪之前一直没有办法破局,唯一想到的法子,就是希望顾父推行政令能拿出比士族更为优越的条件,诱惑那些黑户主动弃暗投明回归故乡。
但是这样一来,等于是触动了士族的利益。
可要是将参军授学推广出去呢?
不用冒险改变现在并州现有的利益格局,却能让广大的百姓心存光明,愿意为了孩子们这一代奋斗。
顾清仪综合思考之下,这条路是眼前最快的一条捷径。
天色将明,她一夜未睡,此时的心情宛若打了鸡血。
她换了衣裳,冷水洗了把脸,直接去了正院。
顾母起的较早,看到女儿这么早就到了,不免惊讶的问道:“怎么了,清清?”
“阿母,阿父起身了吗?”
“还没呢,你阿父昨晚子时才歇下,要是有要紧的事情我把他叫起来?”顾母问女儿。
顾清仪摇摇头,“先让阿父好好休息,我是有件事情跟阿父商议,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顾母看着女儿满眼的血丝,不免心疼地说道:“你这是昨晚没睡好?”
顾清仪哪敢说一夜没睡,只得糊弄道:“看书就晚了一小会儿。没事,回头我歇个晌就成。”
顾母心疼女儿让她进屋坐下,“你先休息会儿,我去厨房看看。”
顾清仪拽住阿母的袖子,失笑道:“您不用这么担心,我真没事。”
“什么没事?”顾父从内室走了出来,“一早就听着你的声音了,没事你万不会这么早来,说吧。”
顾母叹气,这爷俩一个省心的都没有,只有傻儿子最有福气。
顾母看着丈夫起来了也就不管了,自己去厨房看看,由着他们爷俩说话,走到半路遇到了儿子,就赶紧让他过来。
顾逸疏昨日比阿父睡的更晚,这会儿还有些迷迷瞪瞪,听了阿母的话整个人都精神了,脚下踩了风火轮似的赶了过来。
顾清仪正酝酿着怎么开口,就听到阿兄的声音,正好省的她说了两遍了。
顾清仪把事情一说,思绪还不是很明朗,说的时候也有点颠三倒四,言语不明,但是顾父与儿子都听懂了。
两父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眼睛里的光。
顾逸疏难掩激动,“这么个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还是阿妹最聪明。只是贸然开庠序怕是会遭到士族的反对,还要仔细想想。”
顾父点头,“也不是没有办法,庠序也有官学,官学也分府学,县学嘛。咱们也可以分,凡百姓的孩子入学可先去最低等的庠序进读,每三月一小考,每半年一大考,择优选入更好的庠序。”
顾清仪忙点点头,阿父的脑筋就是转得快,她还没想到这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