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34;知汉,你认为黄公回去后,刘表不会察觉到什么吗?&34;
刘备面露担忧,之前他和张铭与黄承彦共商大事,黄承彦询问是否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
张铭毫不客气,提出希望黄承彦在襄阳暗中散布刘备才是荆州正统,刘表昏庸无能且命不久矣的信息。
为了女儿和女婿,黄承彦欣然同意。
接着,张铭又请求,在刘备大军攻打城池时,黄承彦能顺便保护庞家。
庞德公作为黄承彦的好友,对此当然没有异议。
因此,黄承彦带来的随从护卫都被换成刘备的白毦精兵。
理解刘备的顾虑,张铭宽慰道:
&34;主公请放宽心,岳父的安全我也非常关心。”
&34;刘表确实命不久矣,并非空穴来风,以他现在的精力,恐怕难以兼顾黄家事务。&34;
&34;更何况,黄家与刘表和蔡家都有亲戚关系,无需担心。”
&34;待我军兵临城下,刘表如果不征召世家私兵守城还好,一旦调动襄阳城内的世家私兵,有岳丈在,襄阳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34;
此刻,刘备明白了张铭的深思熟虑,豁然开朗,整个人振奋起来。
&34;原来如此,张知汉真是算无遗策啊!&34;
面对这一情况,张铭显得从容不迫,还不忘提醒刘备:“主公也不要过于乐观,目前首要任务是打败襄阳的水军,帮助大军顺利渡过汉水。”
&34;如今初七已过,水军统帅的位置也应该有人接手了。&34;
听了张铭的话,刘备冷静下来,想起张铭之前提到的人选。
&34;知汉,你现在所说的水军统帅在哪里?又是何人呢?&34;刘备急切地询问。
张铭嘴角轻轻上扬,吐出四个字:“巴郡的甘宁,甘兴霸。”
刘备一脸困惑,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而且此人还是巴郡出身,难道是要挖刘璋的墙脚?
刘备还没来得及提问,张铭主动给出了解释:
&34;虽然甘宁是巴郡人,但他的祖籍在南阳比阳,而且他已经不在益州了。&34;
&34;年轻时,他是个游侠,常在江面上劫富济贫,横行长江,水战无人能敌!因为他喜好穿锦袍,船上有上等锦绣装饰,所以被称为‘锦帆贼’。&34;
&34;他为人豪爽,恩怨分明,二十出头才开始读书求官,通过努力做到了巴郡郡丞的位置。&34;
&34;兴平四年,刘焉去世,刘璋继位,甘宁对刘璋不满,公开反对,因此兵败逃到荆州,投靠了刘表。&34;
&34;最关键的是,甘宁现在驻扎在南阳郡内。&34;
刘备听完,并没有因为甘宁的出身而轻视他,反而由衷地称赞道:
&34;这个人极具才能,二十岁才开始努力,就能做到郡丞,他的坚韧意志实在令人敬佩。&34;
&34;不过,既然甘宁之前在南阳,为何在与荆州军作战时,我们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呢?&34;
张铭微微一笑,接着解释:“虽然甘宁驻扎在南阳,但他手下只有八百亲信,全部是水军。并且他并未得到刘表的重用,名义上是刘表的将领,驻扎在比水边,但军需物资全要自己解决。”
&34;在这种情况下,甘宁怎么可能轻易前来?更何况,即便立功,一旦战败,以刘表的性格,甘宁恐怕还会被指控擅自离岗。&34;
刘备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不禁感叹:“刘表的手下,像文聘、魏延和甘宁这样的将领,都不受重视,反而是蔡瑁、蔡中、蔡和这类人受到重用,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张铭心中暗笑,刘备的浪漫主义情怀又要发作,于是赶紧打断他:
&34;是啊,刘表咎由自取。既然他不愿意也不懂得利用这些大将,那他们只能为主公您所用,才能避免明珠蒙尘!&34;
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
刘备点头赞同,问道:“既然甘宁在南阳,我这就派人去邀请。”
然而张铭摇头道:“甘宁这个人,非常注重颜面。”
&34;而且他是那种别人越给他面子,他越尊重对方的人。&34;
&34;如果主公只是派人去请,甘宁可能不会答应,但如果主公亲自前往,他必定会愿意为您效力。&34;
刘备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此事不宜拖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