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34;如果不杀我,就让我回家,我宁可隐居鹿门山,也不愿再为官!&34;
张铭笑了笑,理解庞统的心情,劝降也需要策略,于是他没有立即劝说,而是命令张飞整顿军队,先晾一晾庞统。
很快,大军继续北上赣水,城墙上范县丞和陈县尉见到张铭和张飞撤军,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同时迅速派人将消息送往南昌太守府。
另一边,小船上的张铭和庞 处一室。
庞统依然高昂着头颅,坚持不屈的样子,让张铭暗自发笑。
&34;毕竟年轻,看来需要磨砺一下他的傲气。&34;
尽管张铭仅比庞统年长一岁,但实际年龄早已超过庞统父亲的年纪。
因此,面对骄傲的庞统,张铭并未动怒。
&34;士元,你觉得在新淦做县令,快乐吗?&34;
庞统一愣,本以为张铭会提出招揽,却没想到对方首先问的是这个问题。
这……
庞统想避开回答,但世家子弟的礼数和内心骄傲让他明白,面对张铭,他不能逃避。
深思后,他摇头道:&34;谈不上快乐,但为官者应以造福百姓为目标,个人情感并不重要。&34;
张铭点头,对这个回答未作评价,而是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34;那么士元,当我在新淦城下出现时,你感到快乐吗?&34;
庞统神色变化不定,显得极为矛盾。
那一刻,他内心既欣喜又激动!
然而此刻,他已经隐约猜到了张铭想要表达的意思,但他不愿违背自己的本性,但又因骄傲而不愿顺从张铭的意愿,因此这次他选择了沉默。
而这一幕,让张角眼梢微挑,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微笑。
“士元啊,你若说要隐居鹿门山,怕是有些困难。”
庞统眉头紧锁,忍不住问道:“为何这么说?”
“庞家在鹿门山有产业,怎会困难?除非你从中作梗,阻止我去那里!”
张铭微微一笑:
“士元多虑了,无论你的决定如何,我都会全力支持。”
“只是鹿门山水质极佳,对我有大用途,需进行管控,所以才说你难以在那里隐居。”
庞统心中冷笑,暗想:“你以为用这种方式就能拦住我?名震天下的张铭,也不过如此!”
于是他接着道:“无妨,不去隐居,我还可以回到鹿门书院继续学业。”
说完,他看向张铭,期待看他如何回应。
结果张铭笑道:“学习很好嘛,况且鹿门书院如今规模扩大,新增了许多课程,也许你会感兴趣。”
庞统点头,关于这些,伯父的信中确实提过,他确实对此充满好奇。
然而张铭的态度让他有些困惑,难道真不是为了招募他?
正当他疑惑不解之际,张铭又开口:“说到鹿门书院,让我想起今年我和孔明见面时的趣事。”
接着,他不管庞统是否愿意倾听,径自讲述起当初邀请诸葛亮以及诸葛四友下山的事情。
最后,张铭感慨万分。
“如今孔明在洞庭北岸,巧妙地消灭了江东半数水军,迫使他们退守夏口。”
“正是孔明的智谋,使正面战场陷入僵局,为我这次奇袭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另外元直现在在汉水锦帆军中,协助甘宁策划,这样的独当一面,定能让元直迅速成长。”
“至于公威、广元、州平三人,他们在州牧府担任重要职务,政务能力日益提升,将来成为一郡太守,指日可待!”
“如果当时士元也在,现在的局面又会怎样?”
“负责这次奇袭柴桑的人,会不会就是你呢?对此,我毫不怀疑,甚至多次设想过。”
庞统听完张铭的话,内心深受震动。
一方面,他被几位同窗好友的成就震撼,他们的成功远远超过他。
更何况诸葛亮那一战在江东声名鹊起,连他都略有所闻。
年轻人难免骄傲,这份骄傲让他本能地与他们比较,结果发现自己似乎是最落后的那个。
另一方面,听到张铭的设想,他深感共鸣。
没错!
如果当年他也在鹿门山,跟随张铭一起下山,这次奇袭柴桑的计划或许真有可能出自他手。
毕竟他当初要求加强新淦的巡逻,正是基于他自认为这是奇袭柴桑的最佳时机。
然而,尽管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突袭时机,但他并未料到,在长沙肆虐的大疫之下,究竟何处才是突破口!
因此,即使他有所猜测,但在上报的层级中,没有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
连豫州太守也回信,劝诫他不必过于担忧,暗中警告他切勿在前线激战时,于后方散布可能动摇军心的流言蜚语。
由此可见,大家都对此持怀疑态度,甚至包括他自己,最终也放弃了坚守,对巡逻和警戒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庞统紧皱眉头,沉默片刻后,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