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23章【1 / 4】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 223 章 “ 再开儒佛道辩论

李玄霸没有回答玄奔的回答 , 而是先煮了一锅除了盐 , 只有时令鲜花做佐料的清水 , 请玄奔吃了一顿素涮锅 。

躲懒的这半年 , 李玄霸终于把各种豆制品做了出来 。

豆皮里包着各种素馅 , 一顿素宴吃得玄奘频频偷偷打量李玄霸 。

出家人也不是不重口腹之欲 , 历史中许多和尚都是美食家 。 玄奔对饮食不挑剔 , 但吃到美食也会心情舒畅 。

他心情更舒畅的是李玄霸所表现出的尊重 。

玄奔现在没有名气 。

他很聪慧 , 当听到颜真寻找自己的时候 , 就猜到可能是晋王在寻他 。

聪慧的人都很谨慎 。 他愚不出晋王寻找自己的理由 , 便想冷处理这件事 。 若自己在外游历一两年未归 , 晋王可能就会对自己失去兴趣 。

如果一两年后 , 胶王仍旧没有对自己失去兴趣 , 玄奔就愚搏一搏 。

玄奘自学佛后就有去佛兴之地的愿望 。 独自一人上路实在是太危险 , 还能被官府逸捕 。 如果能得到权贵支持 , 他的西行之路会顺利许多 。

而且要宣扬他心中的佛法 , 也需要权贵支持 。

除此之外 , 玄奔还有一个与利益无关的念头 。

“ 唯识宗 “ 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发芽 。

“ 唯识宗 “ 脱胎于瑜伽学派 。 虽然中原之外也有唯识宗 , 但中原后来兴起的唯识宗是玄奔博众家之长后自己总结出的道路 , 所以后世都尊称玄奔为唯识宗创始人 。

大乘佛教其他教派的基本教义都是人人心中有佛 , 人人都能成佛 。

比如对后世影响的禅宗认为任何行为都蕴含着禅意 , 修行者不一定需要修行打坐 , 寻常耕作也是修行 ; 在考百姓中传播最广的 , 修行人数最多的净土宗特别接地气 ,

需要度诚吟诵 「 阿弥陀佛 “ 死后就可以前往极乐世界 。

现在虽还没有禅宗和净土宗 , 佛教对外传教大致论点也差不多 。 玄奘认为这样不正常 。

成为佛祖是佛教弟子的最高成就 , 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达到 你读书打仗做官容易吗 难道成佛比做官还简单

于是玄奔创造的 “ 唯识宗 “, 把生灵分为五种天赋不同的类别 , 每个类别能达王的高度不同 , 觉得这样很符合实际情况 。

除了强调有大悟性 , 玄奔也强调有大毅力 。

念 “ 阿弥陀佛 “ 就能成佛 成佛岂能这样随便 !

考实说 , 如果 “ 修佛 「 这件事是真的 , 人真的能修行 , 那么玄奔这样才能培养 t

真正 “ 飞升 “ 的 「 大能 “ 。 如果是玄幻小说 , 唯识宗这样的教义一定能成为第一佛门 。

可惜 , 下辈子能不能成佛这件事凡人们不知道 , 所以也不知道玄奘的思愚对不对 。 但这样苛刻的成佛条件 , 肯定不利于传教 。

考百姓们信佛 , 就是因为佛教不仅说人人能成佛 , 甚至只需要念 “ 阿弥陀佛 “。

影响力最大的禅宗和信徒人数最多的净土宗连 “ 捐赠 “ 都不倡导 , 不需要信徒 f

出什么实质上的代价 , 只要信徒自己好好修心 , 就能成佛 。

唯识宗却告诉信徒 , 你不仅要有修佛的天赋 , 还要有修佛的大毅力 。

考百姓只是想在被朝廷和权贵的欺压下 , 找一个可以喘口气的心灵港湾 。 他们纷纷选择告辞 。

所以玄奔去世 , 唯识宗只传了几代就衰落 , 只留下少数天资聪慧的弟子延续道统 。

吃完素火锅后 , 李玄霸让人撒掉碗筷 , 换上了清茶 , 就唯识宗的未来委婉地和

玄奔进行了讨论 。

虽然现在玄奔还是个青年人 , 只是心里有个思想苗头 , 远远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地步 , 但他的基本思想认知已经与考年后的他一样 。

玄奔很平静地道 :“ 贫道知晓 。 凡俗难以成佛 , 何苦在一条死路苦苦挣扎 贫道将道统宣扬天下 , 人人皆知 , 之后有悟性有毅力者入我道 , 前路不通的修行者另寻他路 , 才不误人子弟 。“

李玄霸眼眸微闪 , 捧茶碟唐 , 哑然失笑 。

他倒是忘记了 , 对于玄奘本人而言 , 修行本就是真的 , 修佛就是为了修佛 , 而不是聚拢教徒牟利 。 所以唯识宗将来的弟子只有小猪三两只 , 对于玄奔而言 , 反而契合了他的本意 。

后世人哀叹玄奔的理论太深奥太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 导致唯识宗逐渐衰落 , 倒是忽视了玄奘本人的理想 。

玄奔是真的在 「 修佛 “ 啊 。

“ 你说得对 。 “ 李玄霸放下茶杯 。

玄奔拙眼 , 眼神锐利 : “

但对于殿下而言 , 贫道这样的修佛 , 不符合晋王的炜

李玄霸看着这个锋芒毕露的和尚 , 笑着道 :“ 那认为 , 我想要怎样的修佛 7“

玄奔道 :“ 捐一点香火钱 , 念几句阿弥陀佛 , 做几件善事 , 此生被欺压得越狠 ,

死后就越容易成佛 。“

李玄霸笑容更甚 :“ 你说这话 , 就不怕我发怒 , 寻个由头把你关起来 7“

玄奔道 :“ 殿下声名在外 , 从未有过因言语冲突就轻辱他人的行为 , 贫道才敢直抒胸腱 。“

李玄霸摸索着茶杯 : “ 看来你躲在洛阳这一年 , 了解我和二哥甚多 。“

李玄霸当然不会自恋到玄奔此番直谏是针对自巳 。 上升到整个朝堂对宗教态度的谏言 , 显然是说给二哥听 。

或许玄奔甚至以为 , 自己这番行为背后也有二哥的命令 , 目的是整顿宗教秩序吧 。

玄奔合掌 , 却没有回答李玄霸的问题 :“ 殿下 , 佛中觉者称大德 。“

李玄霸道 :“ 我知道 。“

他还知道 , 德高望重的大和尚也称 “ 大德 “, 而皇帝是 “ 大贤 “「。 所以唐朝官方记载中没头没脑的 “ 大贤 “ 如何如何 “ 大德 “ 如何如何 , 其实是皇帝在说和尚 。

李玄霸际了眨眼 :“ 勋贵喜爱给子弟取佛教小名 , 我哥还是大雄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