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月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收完所有的物资,孙一南回到住处天已经黑了,赵氏和小梅看到孙一南一身脏污,还以为他是去主家干活沾上的。
小梅见此还特意给他去打了一盆水,让他洗漱。
听着两人关怀的话语,孙一南只能默不作声,他怕说多了反而引起两人的怀疑。
隔天上午,他准备再去粮铺储备些粮食,刚进粮铺,他发现粮食上的标价都变了,因为昨天才来过,所以他记得比较清楚,这里的每种粮食都上调了2到6文不等,孙一南不由猜测,这是因为天灾还是昨天安平王的缘故才导致的粮价上涨,不过,这家店他昨天已经来过了,今天他不打算在这里再买东西。
粮铺现在有不少客人,趁伙计和掌柜还没有注意到他,他赶紧离开了粮铺。
柳巷附近的几家粮铺他都买过粮食,再远了可能会让人察觉到异常,想着粮食存了也有差不多3万斤,阳台上此时更是已经堆满了粮食,也够赵氏他们三个吃好几年的,他接下来就不打算再买粮食了。
孙一南往前走了没多远,看到了天香楼大酒楼,想到之前在这吃饭,味道还是很不错的,于是就进了这家酒楼,既然不能买粮食,心想多囤一点美食也不错。
可能酒楼也是刚开门,店内一个客人也没有,只有两个伙计在弯着腰擦桌子。
孙一南刚走进酒楼,伙计就眼尖的的发现了他。
“欢迎光临天香楼,客官您几位?是坐包厢还是大堂?”
“你们酒楼给送餐吗?”
“客官,这个要看店里忙不忙,还有根据点餐的多少来决定。”
“我准备订十桌的宴席,多久能送过去?”
“您订的太多,我一个小伙计决定不了,还请客官您稍等一下,我去叫一下掌柜。”
伙计看到孙一南定的比较多,他做不了主,就去找了掌柜。
“这位公子是要订宴席吗?”
孙一南抬头正看着酒楼墙上挂着的菜单名称,听到有人说话,扭头看去,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正笑眯眯的看向他,身后还跟着刚才和他说话的那个伙计。
“对,我准备订十桌,需要多长时间?”
“这要先看公子订的是什么食物,不过,最迟未时也能送到,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孙一南想了想,未时是下午1点到3点这个期间:“也可以。”
问了店里都有什么招牌菜之后,孙一南便点了:文昌鸡,蜜汁烧鹅,清炖肥鸭,红烧鲤鱼,香酥羊排,荷包里脊,素干烧,麻辣肚丝,口蘑发菜,烩三鲜等十六菜两汤。
和酒楼掌柜一阵寒暄后,孙一南交了订金,然后又给掌柜报了地址:“掌柜的,刚才我说的菜每种10份,打包好给我送到柳巷13号。”
在掌柜热情的欢送中,他离开了酒楼。
孙一南看了看时间,茶楼现在应该还在说书,于是,他又去了昨天那家茶楼。
进了茶楼,此刻说书人李达正在台上说书,他扫视一眼,钱有才几个人也在这里,和他预想的一样,钱有才喜欢听书,那么今天一定还会来。
几个人坐的桌子后边正好也没人,他就直接走了过去,坐下后又找小二点了一壶茶,和花生瓜子。
没多久,李达又讲完了今天的故事,只是今天依旧讲到一个很精彩的地方停下了,又惹的钱有才几人大骂不已。
李达这个人仿佛没有听到一样,完全置身于事外,一点也不在意,只是笑了笑就离开了。
孙一南见几个人开始聊天,他也不再嗑瓜子,端着茶杯,仔细听着钱有才几人的聊天内容。
只是今天他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几个人就是在单纯的聊天,并没有提关于安平王和天灾的事情。
就这样,又是一连3天,孙一南每天在相同的时间点都会来茶楼听书,然后找到离钱有才相近的位置坐下,他在这里没有人脉,非常希望能从这里得到有用的消息,只是钱有才几个人仿佛真的是朋友一起出来听书一样,天天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就是没有再提关于常州城的任何事。
这天,孙一南像往常一样坐在茶楼里,喝着茶嗑着瓜子,发现钱有才几个人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孙一南侧耳倾听,原来钱有才从他父亲钱大江嘴里知道,现在的岭南地区早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就开始和两个朋友显摆。
在绿衣男子的引导下,他详细的说了这个事件。
原来,这件事只是这两天才传到常州城,本来能更早知道,只是因为安平王的事情,这件事情才被压了一段时间,所以当时没有传过来,而现在岭南已经开始大乱,已经瞒不住了,所以他们才能知道。
听说粮食已经涨了好几倍,可就这样也没有挡住人们的热情,都怕没有饭吃,准备多囤一点,后来又出现了安平王的事情,粮食更是供不应求。
听钱有才的意思,岭南现在毕竟有士兵镇守,倒也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暴动之类的事情,只是如果长时间的干旱,百姓没有水喝,没有饭吃的话,暴动必定会更加严重,到时候岭南一定会出现内乱。
据他所知岭南有很多士兵,他们到时候也能有足够的水和粮食吗,如此看来,大乱只是时间问题。
孙一南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更是沉重,这贼老天是嫌他上辈子过的舒坦了吗?这辈子这么蹉跎他,极热就算了,这是还要让他经历战乱啊。
孙一南打死也没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更可怕的还在后边,只是这一切他现在都不知道。
虽然天气越来越热,但常州城依旧如往常一般热闹,因为城里大家不用种地,只以为是今年的夏天来的早一点而已,并没有发现几个月没有下雨,已经开始有了干旱的迹象。
但是很多农村里种田的农民虽然发现了有一段时间没有下雨了,地里的庄稼有些旱,只是他们都活了这么大年纪,也遇见过雨水少的年景,所以也没有意识到会有干旱的事情发生,只是有一小部分老人比较谨慎的人发现异常,有了一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