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90章 卢春江有什么目的?【1 / 1】

浮月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到卢婉儿和村民没一会儿就和村民聊的火热,卢春江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这个妹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总感觉长不大,要让他护着。

他看到孙一南在一旁端着一碗粥喝,感觉这小子有点意思,别人都上赶着巴结他们,这家伙躲在一旁喝粥,让他不禁对他另眼相看,于是走了过去。

“孙老弟,在这可还习惯?”

孙一南看到卢春江主动找他,赶紧把碗放在一旁的长桌上。

他怕嘴上有米粒,边抹着嘴巴边说:“卢老爷了太客气了,哪能用习惯形容,这白米鸡蛋随便吃,平常我们在村里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孙一南可不是白眼狼,白吃白喝还让别人帮忙,还要说别人的不是,听到卢春江开口问,他也不想出头,于是赶紧恭维回答。

在阶级不平等的情况下,孙一南知道如果让他们没有面子,就算他救了卢婉儿,卢春江心里也会不满,而古代想要一个老百姓消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可能还不用卢春江亲自动手,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一样。

卢春江听到孙一南的话,忍不住大笑道。

“小老弟,这白米鸡蛋可不是好食物,等到傍晚,我给你们从酒楼订的饭菜就到了。”

孙一南有些惊讶,这卢春江有点太大手笔了吧。

“卢老爷,这可使不得,能让我们从城里经过,已经是对我们莫大的帮助了。”

卢春江对孙一南的回答甚是满意,他已经从村民那里听说了孙一南的各种事情,他还有事想要孙一南帮忙,觉得还是得先用点利益把人把控住为好。

卢婉儿也是刚知道卢春江订的饭菜都事情,但不妨碍她劝说大树村的村民。

“孙公子,你们救了我和囡囡,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大喜,就要摆宴席的,只是太过突然,才从酒楼订的饭菜,还望乡亲们不要介意。”

这样一番话说的村民哪好意思在拒绝,一个个赶紧说。

“不介意、哪会介意。”

“就是,刚刚吃的白米鸡蛋就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

“在这里就已经吃的顶顶好,哪用去酒楼订吃的。”

看到卢春江对村民的态度,让孙一南不禁警铃大作,这卢春江根本不像表现的这么简单。

看着大树村的村民一个个虽然说着太浪费,但是一个个喜悦的向着卢春江和卢婉儿鞠躬道谢,这个场景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孙一南知道这里没有他说话的余地,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他们大树村这么多人,他还真不相信卢春江对他们能怎么样。

“各位乡亲们言重了,是我们要多谢各位才是。”

卢春江很会做人,一番话说的村民对他好感大增,丝毫没有怀疑其目的。

晚上,大树村的村民看到他们从没有见过的美食正一桌桌摆在院子各处,精致的让他们挪不开眼,即使是坐在位置上也让他们不敢下筷子。

最好,还是卢春江拿出来几十坛酒,让每人都喝了一些之后,院子里才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这一天,不仅是大树村的村民逃荒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也是最放松的一天,这一刻所有人仿佛忘记路上的奔波和困难。

因为不用赶路,就连村里的妇人都少量的饮了一些酒助兴,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一晚。

第二天,因为太过放松,又喝了酒,不少村民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看到不少孩子已经起来在园子里玩耍,赶紧从地铺上爬起来。

早饭也是府里早早做好的,和昨天他们洗漱完吃的一样,白米馒头管饱,鸡蛋一人一个。

只是,大树村的村民将近千人,便是每人只想吃一个馒头一碗米饭一个鸡蛋份量,他们一顿饭也是赶的上平常百姓一家一年的吃食。

大树村的村民很多开始不好意思,谁家的粮食都不是白得的,吃过这顿早餐后,很多人觉得还是觉得要去街上买食物,或者吃自家的干粮,不能因为救了人,就扒着人家不放。

只是他们才吃过早饭,卢春江就带着管家拉着五车粮食和二十个板车过来。

村民看到给他们送过来的粮食,更是不好意思,这头一次在别人家连吃带拿的,很多村民开始后悔没有在来南宁的路上多给卢婉儿母女一些帮助,现在拿这些粮食和板车也是羞愧的不行,但是家里也都确实需要,只能脸红的收下了。

孙一南这才想起来他们还没有补充物资,油不吃还行,但是很多村民家里早就开始缺盐了。

“卢老爷,我们可不可去街上买些盐之类的物资再走?”

孙一南看着卢春江似乎有些为难,连忙说:“不用出去太多,我们出几个人就行,您看可以吗?”

卢春江就是在想要不要直接给他们送过来,没想到让孙一南他们误会了,他还需要孙一南,于是赶紧说:“行,虽然不能出去太多人,但是几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我找管家陪你们。”

孙一南只能连连道谢。

李达本来想出去的,但是看到孙守仁和孙一南商量后,一共就决定出去五个人,他这两天本来就是沾了大树村村民的光,就是再厚脸皮也不好意思占村民的名额。

看到他们终于商定好出去的人选之后,让孙一南和徐猎户再帮他买一头牛车或者骡车,他现在的银子已经不多,得留下点银子,所有不能再买马车了。

村里也有人家买驴子,反正不管怎样都要去牙行,孙一南他们自然答应。

村民想好需要买的东西一一交给孙成瑞,只是在给银子的时候,村民特意从管家那问了一下价格,然后村民就一个个是惊呼出声。

“什么,一两粗盐100文?”

“咋这么贵呢!”

“天呢,我没有听错吧?”

众人不敢相信,以前粗盐也就四五十文,现在贵了一半不止,毕竟这里也没有旱灾,不少村民听到后还以为听错了,看到身边的人也都是一副惊讶的样子,这才不得不相信。

只是昨天还在想他们是不是可以在南宁城北面建立一个新村都想法瞬间打破,看来就算是没有天灾还有鞑子祸害,他们也在这住不起,只能另寻活路。

“各位乡亲们有所不知,咱们南宁城不产盐 ,盐都是外地运过来的,现在鞑子横行盐运不过来,所以价格才涨了一倍,就这还是知府大人下令的结果,要不然比这还贵,不过粮食什么的倒是涨的不多。”

看的管家给他们解释,也不好再抱怨。

只是村民虽然嫌弃盐的价格,但是盐作为必须品,只能咬紧牙买一些,油之类的涨价不多,倒是也有不少村民让带,因为东西太多太杂,孙成瑞和管家拿笔一一记好。

家家凑到的银子也让孙成瑞登记上,装在一个布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