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1章 下狱【1 / 4】

罗青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傅云英回大理寺应卯, 点卯的陆主簿告诉她,她不在京城的这些天, 出了件大事。

城西的火、药库失火爆炸,死伤惨重, 连西直门的城墙都炸塌了一大块。

民间老百姓不知里头火、药库里头的情形,以为是闹地龙了, 当天城中打乱,人都往出城的几条大道挤,街市人仰马翻, 因为踩、踏死伤了不少人。

都指挥同知亲自领兵才将骚乱平息下来, 连羽林禁军都出动了。

宫内也不太平, 爆炸发生时,皇上正和孙贵妃在御花园赏花吃酒。宫女、太监们听到如雷的轰鸣声,抱头鼠窜, 吓破胆子的, 直接跪在地上哭爹喊娘,惊动圣驾,皇上也吓了一跳,还以为哪个吃了熊心豹胆的闯宫行刺, 带着孙贵妃在阴湿狭窄的假山石洞里躲了半天,最后得知只是一场爆炸, 大发雷霆, 处置了几十个妖言惑众的宫人。

还有不怕死的御史上疏, 说火、药库爆炸乃亡国之兆, 认为皇上无故废后有违祖制,这是上天对他的警示。

皇上勃然大怒,当场命人将那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御史拖到御道前杖打一百,把人活活打死了。

首辅沈介溪趁机以彻查火、药库失火为由,大肆抓捕曾上疏弹劾他的官员,并且直接将矛头对准霍明锦,认为火、药库失火的事和他有关。

听到这里,傅云英心中一紧,“火、药库由军器监管辖,和霍指挥使有什么关系?”

陆主簿看看左右无人,压低声音说:“你有所不知,霍指挥使曾在北边戍守多年,虽然现在不领兵了,但军器监的少监是他昔日的部下,这回锦衣卫负责抓捕军中奸细,据说爆炸的事和那奸细有关,可霍指挥使让奸细跑了,沈阁老一向和霍指挥使不对付,出了这种事,皇上龙颜大怒,他当然要趁机把霍指挥使拉下来。”

傅云英眉头紧皱。

难怪他们进京以后发现街道上的行人明显比平时稀少,宫中气氛古怪,霍明锦刚到京城就被带到皇上面前回话,崔南轩贵为吏部侍郎,竟然亲自调查霍明锦遇刺事件,一个挨一个审问当天在场的人……

火、药库爆炸,京城人心惶惶,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闹得沸沸扬扬。老百姓喜欢人云亦云,这种天灾人祸最后往往会被传成是不祥的预兆,皇上得位不正,本身最忌讳这种事,这一次一定会找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来顶缸,以抚慰人心。

就像以前突发异常天象,有些皇帝会选择杀几个大臣平息流言一样。

这一次,那个人就是霍明锦。

可火、药库爆炸,根本和他无关啊!至于奸细被人劫走……

如果不是在驿站遇到自己,霍明锦不会特意等到天亮才出发,那么奸细未必会被劫走,他也不会因为分心中箭……

傅云英回到自己的号房,窗前一缸肥厚碧绿的莲叶,日光下叶片绿得反光,像涂了层蜡,缝隙间潺潺水波流动。

她想起霍明锦走进演武厅前和她说话时温和的语气,他很镇定,难道这一切他都预料到了?他有脱身的办法?

还是他怕她愧疚,才故作平静?

她揉揉眉心,喝了口茶,慢慢平复心情。

不一会儿,石正过来找她,告诉她之前带回来的文书、供词不小心全烧毁了。

她面色冷下来。

石正抹了把眼睛,支支吾吾道:“大人,文书交给余评事后,余评事便不许小的去查阅供词,昨天余评事的号房走水,里头的文书都烧了,小的去看过,张氏一案的供词只剩下几张验尸记录……”

傅云英摆摆手,“也罢,你下去吧。”

石正叹口气,嘴唇嗫嚅了几下,欲言又止,出去了。

傅云英若无其事,先去找余评事讨要供词,余评事拱手作揖,给他赔不是,旁边的人打圆场,道:“傅司直,张氏人都死了,这案子是刑部和都察院都通过的,你查来查去,刑部那边不认,也没什么用。”

她沉默不语,像是被说服了,气冲冲出了号房。

余评事等人看她走远,摇头失笑。

这小子,还是太年轻了。

傅云英从走廊出来,却没往自己的号房走,径直去里院找大理寺少卿赵弼。

赵弼这边的人得过吩咐,从不拦她,看她来了,寒暄几句,道:“少卿在里头,你进去吧。”

她走进当中一间前厅,赵弼已经听到外面说话的声音,放下笔,沉声问:“何事?”

傅云英走上前,将自己暗中多备的那一份藏在袖子里的供词拿出来,说了张氏冤死的事。

赵弼接过供词和她写的详细查案记录,唔了一声,道:“大理寺不通过审核复查,刑部和都察院无权结案,你找到的这些证据可以为张氏翻案,我这就把案子打回刑部。”

傅云英缓缓吐出一口气,赵弼此人说不上有多清白,有时候也会因为背后的利益关系和刑部、都察院的人妥协,对某些案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他经手的案子,一定会查一个水落石出,断案正直,有理有据。有他这几句话,张氏一定能昭雪。

“张氏已经死了……韩八斤和她并没有留下后人……”赵弼放下供词,抬头看她,“你何必还为她奔走?要知道,你已经得罪刑部了,尤其是刑部侍郎,恨你很得牙痒痒,你这次还往上撞,就不怕仕途尽毁于此?”

这个问题身边的人问过很多次了,傅云英每次都答,既然看到了,不能就这么坐视不管。

她拱手,慢慢道:“女子状告他人,本身就有诸多不便,张氏鼓起勇气状告韩氏族人,却因为‘女子本人不得上堂’这个规矩而被叔叔出卖,最后落得凄惨而死。如果不还张氏一个清白,以后其他女子有了冤屈,谁还敢去衙门诉讼?女子本身就处于弱势,如果连一丝希望都看不到,那些欺压女子的歹人会更加猖狂。这样的事到处都是……下官管不了那么多,但管了这一桩,就得管到底。”

张氏死了,还有无数个和张氏一样处境的女子,她帮张氏伸冤,于张氏来说,死后能够沉冤得雪,于其他女子来说,是对她们的一种鼓励,让她们在绝望中看到一点光明,能够鼓起勇气保护自己,而不是麻木地任人欺凌。

后者只是傅云英心底的奢望,也许张氏这桩案子根本没有人关注,她为张氏翻案一点水花都搅不起来,但她愿意为此冒险。

多一分希望,总是好的。

她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女子。

听了她的话,赵弼沉默了片刻,深深看她几眼,笑了笑,道:“大理寺的人都说你不近女色,是个清心寡欲之人。我看你分明怜香惜玉,很怜爱女子。”

傅云英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见赵弼埋头翻开其他卷宗看,她小声道:“霍大人刚回来就被叫去演武厅,吏部侍郎崔大人问了我一些问题。”

赵弼脸色微微一变,对她摇摇头,说:“奸细逃走的事我知道,这事二爷心里有数,你无须操心,千万别为了二爷自己自作主张,反而会坏事。”

看来霍明锦的镇定不是装出来的,这一切他都预料到了。不然赵弼不可能还有闲情在这里慢慢看卷宗。

傅云英紧绷着的心一松,告退出去。

屋里,等她走后,赵弼立刻推开案前堆成小山包的文牍,叫来自己的心腹,沉声吩咐:“沈阁老想借火、药库爆炸的事陷害二爷,五军都督府名下在京卫全都有调动,他们想对二爷不利,你们仔细盯着刑部和都察院。”

心腹躬身应喏。

赵弼往后仰靠在大圈椅上,神情沉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