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长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帝星天元的南半球现在正被柔软的黑夜笼罩着。
不论是在帝国那个领域里, 行星自转, 日夜赖以交替的现象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是控制着神圣帝国宇宙森罗万象的查理大帝也没有办法改变天体运行的事实。
不过各个行星周期并不是都完全相同的,有的行星的自转周期是个99小时,有的是184个小时,各有不同。
在神圣帝国的发源地-太阳系第三行星上居住的人类,其生物时钟是以二十四小时为单位过生活的。
习惯也已确定是二十四小时制, 而在各恒星间往来飞行的人们.就必须要面对日夜有别的时差问题,作适当的生理调节。
在行星上的各种宇宙船、宇宙空间都市,往往都需要建造一些人工设施以配合二十四小时周期的生活环境。
譬如白天需要照明,夜晚需要黑暗。
但为什么一定要是这样作息,旧的古母星历已经不适合大迁徙时期的帝国人,人们纷纷也曾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不能更换标准, 最后是帝国财政部解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 如果要改变作息的话, 所有神圣帝国现行体制中的光脑以及其他的基建都需要全面汰换,所需经费相当高。
这笔经费的预算据说是由帝科院最新一代光脑演算出来的,据说这笔大数目拿给帝国其他部门看时,所有人竟然惊讶得傻眼了。
关于这个问题争论在最后当然不了了之。
推算出这一切的,其实并不是帝科院光脑, 而是帝科院首席院士——琴,这只是这位打发无聊的下午茶时间做的心算小练习而已。
计算不算有趣,有趣的是这个问题本身。
那天下午正好下雨,帝国的天气预报已经准确率到每小时情况相符85的准确程度,这是相当高的准确率。
为什么帝国的天气预报会高达85, 是因为帝国卫星系统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
对于天气气象的变化,帝国的系统已经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报方案。
这样一套结论形成的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很多现象多重分析预测出最可能出现的一个结果。
漫天诸多因素,推算出一个结果。
如果是平时她听到天气预报已经习以为常,可谁叫她那天下午做了那样一个大量的运算。忽然之间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出现。
她做了一个假设,现在帝国人习惯了二十四小时历――这是果,无数个因,产生了果,而无数个果也是因,因又产生果。
如果设计出一台机器,能预测到产生特定结果所需要的条件,并有无视时间流向、干预时间线中事件的能力。当完成(或完成了主要的)条件后,就一定(或者有较大概率)能达成预期结果。这样的机器可能出现吗?
母星古代科幻小说中时空机器,母星近代史上出现的全球灾害预警系统,还有更古老传说中能够改变的时空的上古神器,都比较符合的她的这种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