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素醉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广陵城上,诸葛亮看着一辆辆四轮马车有条不紊地进进出出。十万大军所需,绝非一个小数目。其中的繁琐之事繁多,事无巨细,陈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连路上的行程,陈登都能把时间误差控制在一个时辰以内。诸葛亮也是勒奋学习之人。一边学习,一边不停的虚心向副军师陈元龙请教。
陈登也不藏私,对诸葛亮是有问必答。对于此番南下救援庐江。陶响的要求是不光要成功救援庐江,还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把扬州一部或大部甚至是全部纳于新汉的管辖范围。
这时,一身甲胄的主将张辽,龙行虎步地迈到城墙上,见正副军师都在,张口问道:“两位军师,各军都到齐了吗?各军驻地和各项军需已然齐备否?”
“回禀将军,今天下午各军已到齐,各军驻地及各项军需已齐备,今天下午便可分配部分至各营中。”
陈登拱手向张辽作了一礼,从容答道。
“元龙啊,此番南下扬州作战,水网密布,天气湿热。吾军虽名为南方军团,但士卒多为北人。故需多仰仗徐盛将军的水军。幸而元龙本为水军出身。此番大战,元龙要多出些力,多多建言献策才好!”张辽和颜悦色,让人如沐春风地对陈登说道。
张辽在新汉军中虽以勇猛着名,但其实心细如发,极善用人和捕捉战机。短短几句话,立时让陈登倍觉受到重视,让陈登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令诸葛亮心生感概,据说张辽的南方军团主将之位,是大将军力排众议而选择张辽的。看来大将军识人之明,绝非浪得虚名。
“将军放心,怯除湿热的药材,吾已下令分发到各军。
扬州虽水网密布,不瞒将军,登年少时好游历,爬山涉水又稍嫌劳累,故喜乘船游历。任事时又曾受大将军令,参与邗沟河的建设。故对扬州的各条水路,均知一二。此番征伐杨州,登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登信誓旦旦地保证出全力建言献策。这段话里面倒有一个故事。
扬州和徐州原来的交界处只有一条大河,即淮河。淮河是一个纵向的河,水流湍急。奔流入海前,象一匹脱缰的野缰,经常肆意改道。因经常改道的缘故,造成了大片的河泛区。两州的百姓往来及商贸等就必须绕过这大片,泥泞不堪的滩涂。本来直线距离很短的路程,一下子增加了数倍的路程。关键是还要翻山越岭。这就给徐州,扬州的交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历史上,曾任广陵太守的陈登,就在滩涂上开辟了一条人工运河,叫做“邗沟”。全长189公里。极大地方便了徐,扬二州百姓的来往,又促进了两州的经济,文化交流。后人为纪念陈登作出的贡献,把“邗沟”河又称作“陈登河”。
这个时空中,陶响为了更方便地把玉液酒,曲辕犁等物品销售推广至杨州,甚至是更远的地方。下令陈登主持开凿此河的任务。陈登当然也不负重托,很快便完成了“邗沟”河的开凿任务。民间也有“陈登河”的叫法。
“听闻陈登河便是元龙开凿的?”张辽笑眯眯地问道。
“将军且莫如此讲,元龙只是受大将军令,适逢其会,尽了点微薄之力而已。”陈登赶紧解释道。诸葛亮在旁边,却暗自对张辽佩服不已。为将者,不识天文,地理,绝非合格的将领。张辽连民间的称呼“陈登河”都知道,看来是对杨州的地理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元龙不必过谦。大将军知人善任,天下无出其右者。大将军任元龙为吾南方军团副军师,必有深意。
吾正想请教元龙及诸葛军师,此次征伐扬州,必须跨河而击之。要么走邗沟河,要么走淮河。大军出动,行踪难隐,倘敌军乘吾军半渡而击,吾军岂不危矣?”
张辽一改刚才和颜悦色的面孔,向两位军师一拱手,宝相庄严地问道。
诸葛亮却轻轻一笑,指着陈登道:“将军勿忧,元龙既然如此熟识各条水路,想必胸有成竹,可为将军解惑!”
陈登也不推辞,命人取来一张白纸及一支碳笔。碳笔是徐州向全国推广白纸后,又一配套的发明创造。相较于惯常用的毛笔,碳笔有书写快捷,不需磨墨,易保存,便于携带等多种优点,尤其是受拔术类的官员喜爱。
陈登把白纸平铺在城墙上,寥寥几笔,便勾勒出邗沟河及淮河在徐扬二州的大致形状。诸葛亮所言,胸有成竹,恐非虚言也。
“将军且看,此为邗沟河,全长280余里(据考证,三国时期,一里大致相当于现代的零点柒公里)。地处扬州境内有110余里。适合大军登岸处有7处。”陈登指着邗沟河,语速极快地一边说,一边把7处登陆点标注出来。
“将军,此为淮河,在徐,扬二州边境处共有720余里,适合登陆的地方共有15处”
陈登一边说,一边把这些地方都勾勒出来。
“两者相加,适合大军登陆之处共有22之多。
刚才将军所言,大军出动,行踪难隐。我军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在上述22处适合登陆之处都大肆修建水寨,建造船筏。使敌知吾大军在上述22处登陆都可能登陆。敌军便会在上述22处都作防备。
袁术军主力现在正在攻打庐江城,防守寿春的兵力本就不多,如分摊到上述22处防备,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设防。或者说防不胜防。如此一来,吾军渡江则易如反掌了。”
陈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完,张辽抚掌大笑,赞道:“元龙之计,乃阳谋也。阴谋易识,阳谋难破啊!”
张辽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元龙此计虽妙,若我是敌军主帅,明知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防。我必虚张声势,明面上全面防守,暗地里只重点防守几个地方。吾军又该从何处登陆呢?”
陈登又笑着说:“将军勿忧。吾军在何处登陆,是要根据敌军的布置来确是的。故现在言之,为时尚早。
吾在修建勾通徐,扬二州的邗沟河时,雇佣了扬州淮河岸边的许多百姓。大将军有令,扬州百姓穷苦。雇佣扬州百姓时必须加倍付给酬劳,以结善缘。吾从之。故扬州两河岸边的百姓至今仍感念徐州及大将军恩情。
吾已派人,潜入扬州,晓谕两河岸边百姓,一旦知晓某处布置重兵,某处没有布置,便暗中密报与吾方某人知晓,可获重赏。如此,袁术军的沿河布置,吾军便了如指掌了!”
张辽闻言大喜,道:“此次渡河,若能成功,元龙为首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