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卷三【4 / 5】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道赖大纳言的妹妹二小姐的丈夫左少弁和越前守等,都兼任了大纳言家的家臣。诸事都由他们办理。拆除寝殿的门窗,装修内部,在寝殿西侧修建大纳言的房间。法华八讲将于明日开始,所以大家都在前夜移住进去。深恐地方狭窄,故将侍女人数减了。只用六七辆车子。

此次大纳言夫人落洼要和继母夫人和小姐们见面了。她身穿深红色绫褂和女郎花色罩衫。色彩配合美不可言。此时,也许有人想起从前为了缝纫能干而赏赐一件旧衣的故事吧。

夫人和三小姐、四小姐等,在准备明天的事情的空闲时间,热情地纵谈往事。

从前被称为落洼姑娘的时候,相貌也非常美丽,并不损色,何况现在当了大纳言夫人,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姿态格外优美,使得同席的人个个都黯淡无光了。

源中纳言夫人想:时至今日,还有什么办法呢?她只得断念一切,也来和大纳言夫人交谈,便说道:“你从小就被移交给我抚养,我完全把你当作一个小孩看待。我因生来性情暴躁,有时会不顾一切地多嘴。深恐使你伤心,不胜抱歉之至。”

大纳言夫人心中觉得有些好笑,从容答道:“哪有这话!我一点也不伤心。我心中一点旧恶也不存在。我所念念不忘的,只是想尽力供奉,使您心情欢畅。”

源中纳言夫人说:“这是感谢不尽了。我的作为大都不济于事,一点也不能称心称意。你今天能够到这里来,大家欢喜无量。”

天亮了,早上开始举行法华八讲的仪式。到会的人,有许多是高官贵族。以下,四位、五位的人不计其数。来客都惊诧地想:“源中纳言近年来完全老耄昏聩了,怎么会有这样权势富厚的一个女婿,真是好幸福啊!”

的确如此。女婿道赖大纳言年纪只有二十多岁,相貌威武堂皇,进进出出,时时照顾这源中纳言。源中纳言感到无上的光荣。老人容易动感情,他欢喜得流下泪来。

大纳言的弟弟宰相中将,以及三小姐本来的夫婿中纳言,都衣冠楚楚地来参与法会。

三小姐看见了新中纳言,即恩情断绝了的前夫,追思往事,不胜悲戚。她仔细看看,今天他的装束特别优美,便更加悲伤不堪了。她想:如果自己没有被抛弃,依旧幸福的话,则看到丈夫和大纳言联袂并肩、毫不逊色的样子,将何等欢喜!但现在自身已经沦入不幸,只有偷偷地垂泪,独自吟道:

愁绪满怀思往事,

无人顾问泪空流。

不久仪式开始了。阿阇梨、律师等高僧、善知识,集中在一起,郑重地讲解经文。每日讲经一部,九日共讲九部。法华七卷中又加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预定每日造佛像一尊。共计造了九尊佛像,写了九部经文,尽善尽美。

四部经文,用金银粉写在各种色彩的纸上。经箱用熏香的黑色沉香木制成,用金银镶边。每一卷经装在一个经箱里。其余五部,用泥金写在绀色纸上,用水晶作轴,装在景泰窑的箱中。景泰窑的图样中表现出各经文的要点。每部装入一箱。只要看到这些经卷和佛像,谁都知道这法会不是寻常一般的了。

给朝座、夕座的讲师每人都赠与灰色的夹衣。诸事都准备得十二分周到,毫无缺陷。讲座的庄严气象,日日增加。临近圆满的时候,一般参加者和公侯贵族,愈益增多。在相当于法会中期的法华五卷的讲座,即所谓供品之日,公侯贵族自不必说,其他各方面,都送来赠品,多得无地可置。这些供品也都是预先准备着的,袈裟、念珠之类,为数不少。正在份份奉呈的时候,左大臣派人送信给大纳言了。

信中写道:

“我想至少今天应该参与法会,不料脚气病发作,穿戴不胜其苦,甚是失礼。此赠品乃我一点诚心,务望供养。”

这赠品是一把青色琉璃的壶,其中盛着黄金制成的橘子。装在青色的袋里,上面束着一根五叶松枝。

还有左大臣夫人送给媳妇大纳言夫人的信。信中写道:“我早已料到你很忙,不会有信来,所以我希望尽一点诚心,你大约也不会知道的吧。现在我送上这点物品。女人之身,罪孽深重,欲借此以结佛缘,务望曲谅为幸。”

物品是中国制绫罗,村浓染法的枯叶色衣服一套,以及鲜明触目的绯色丝约五两,插着一根女郎花枝。这大约是作念珠带用的。

正在写回信时,二小姐给新中纳言的信来了。信中说道:“你参与了十分美满的法会。你不把其中盛况告知我,大概是不要我参与积有欢喜功德的人群之列么?我好恨啊!”

其赠品是黄金制的莲花枝,略呈青色,叶上镶着白银制成的露珠。

又有皇太后的使者,是宫中的一位典侍,送信来了。对这使者必须郑重招待,在外面望不见的内室设席,由越前守及其弟大夫等侍奉,举杯献酬。

皇太后的信中说:“今日贵处想必甚为繁忙,我恕不奉扰了。着送微物,作为结缘的供养品。”这供养品是菩提树念珠,装在黄金制的念珠箱中。

在自己的同辈及许多亲人面前,由丈夫的显贵的一族人如此尽心竭力地致送供养品,大家羡慕落洼姑娘的幸福无量。

给皇后的回信,由大纳言亲笔书写:“仰承恩赐,无任感戴。此次法会,奉到珍贵供养品无数,谨依尊意,躬亲供佛。法会圆满之后,当即亲自入宫拜谢。”

犒赏御使的是绫绸单衣、裙、枯叶色唐衣、罗纱罩衫等品。

后来仪式开始了。王公贵族们各人手捧供品,在佛前巡行。各人所捧供品,大都是金银制的莲花枝。

只有源中纳言的供品,是用白银制成笔形,轴上像斑竹一样施以彩色,装在罗袋里。此外,衣箱、袈裟之类,多如山积。

还有,这一天的仪式中所用的薪,是将苏芳木割开,略染黑色,用美丽的带子捆成。好几天以来的仪式中,这一天的费用特别大。

众人欢看尊贵的王侯将相捧着供品巡行膜拜,都觉得这位源中纳言在衰老之年能够获得名誉和幸福,深可叹羡。他们都说:“做人还是要祈求神佛,生个争气的女儿。”

仪式在这样庄严隆重的形式之下圆满结束。

三小姐在心中等候新中纳言的消息。但是一天一天地过去,终于音信全无。

仪式终了,大家退散的时候,源中纳言暂时站定,把儿子左卫门佐叫来,对他说道:“怎么样?为什么对他这样冷淡?”好像从前的一个义兄的口气。

左卫门佐毅然决然地答道:“因为我对他向来不亲近。”源中纳言又问:“什么?他对你从前的关系你忘记了么?怎么样?还有人来么?”“你说谁?”“我问的不是别人,是你的姐姐三小姐呀!”左卫门佐故意冷淡地答道:“我不知道,也许来的。”源中纳言说:“那么,你去转告她:我觉得

旧曾来处今重到,

恋慕深情似昔时。

唉!人世可叹!”说过,走出去了。

左卫门佐想,听听回音也好,自恨刚才对他太冷淡了。便走进里面去,对姐姐三小姐说:“父亲回去时叫我这样向你传言。”三小姐想,让我在这里再多住片刻也好。他来干什么呢?无情的人啊!但没有话可以回答,就此算了。

道赖大纳言在法会终了之后,大办开荤的筵席,然后回邸。大家请他再留住一两天,他说:“实在地方太狭窄了,孩子们吵闹得很讨厌。下次不带他们,再来奉扰吧。”

源中纳言说:“此次法会的盛大,自不必说了。尤其是皇后、左大臣,以及各位贵宾的盛情,使我衷心欢悦,寿命可以延长了。老汉笨拙,说的也是愚陋之言。在这样盛大的仪式中,对我这衰朽的老人,只要有一卷经的供养,也可心身获益。”他感激得流下泪来。夫人自不必说,道赖大纳言也很满意,认为这法会颇有价值。

源中纳言又说:“我这老翁有一件宝贝,多年来秘藏着,不知道传授给谁才好。前年,我的女婿藏人少将曾经向我恳求,但我没有给他。真好像是特地保留着给你使用的。现在我就把这个送给小外孙。”说着,从一只锦囊里拿出一支精美的横笛来送给了他。小外孙年纪虽小,也听得懂,笑容可掬地接受了,好像对这支笛是很喜欢的。这真是一件逸品,音响美不可言。

夜深时分,回三条邸去。大纳言对夫人说:“中纳言欢喜得不得了!今后再做些什么给他看呢?”

如此这般地过了一段时期,有一天父亲左大臣说:“我年纪这么大,近卫的重务是不能胜任了。因为这是青春少壮的人才相宜的职司。”就把过去兼任的近卫大将的职务让给大纳言了。

这时代一切事情都可由他们一家自由支配,所以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道赖大纳言兼任尊荣的职司,生活更加有光彩了。为了此事,源中纳言也觉得喜上加喜。不过,他虽然没有特别重病,总是日渐衰老,每天只是爱睡。道赖大将的夫人觉得可悲。她想:父亲那样地欢欣鼓舞,我们总该再尽些孝养。但愿他延长寿命。

源中纳言今年七十岁了。道赖大纳言闻知,说道:“倘是年纪还轻、随时可以祝寿的人,那么不妨慢慢地举行。但七十岁了,应该快做。也许外人觉得太频繁吧,也顾不得了。自己想做的事,应该就做。过去有过好几次经验教训了。并且,使对方欢喜的事,如果只做一次即便罢休,不免问心自愧。再者,死了之后,任凭你行什么事,他一点也不能感到欢喜了。大概只有这一次了,所以必须尽我的能力去办。”他这样决定了,便立刻着手准备。

各地的郡守,但求大纳言称心,竭力奉承。他们都想效劳,获得大纳言的青眼。所以命令每一个人担任一件事务,大家都负责办理。不久,当天招待来宾飨宴等事,很快地准备完成了。

已经当了卫门尉的带刀,又被委任为三河郡守。其妻卫门,请了七天假,跟他同赴任地。大纳言夫人替她饯行,送她旅途用具。白银杯盘一套,此外各种服装,十分周全。夫妇二人动身。

他们去后,这里派一个急使到三河去,对郡守说:“因有这等用途,请略办些绢来。”三河守立刻送大纳言绢一百匹,其妻卫门送夫人茜染绢三十匹。

此外,召集许多在贺筵前舞蹈的美貌童子,一切调度,尽善尽美。置办各种物品,黄金像汤水一般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