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右下还有个p大的logo,就是那位无人不知的民国时期作家设计的logo。
宁宓恍然,原来还有一个招生环节。
她看了看前排十几位之前都没有动作,和这名主讲老师坐在同一席的老师们,顿感眼前一黑。
班霜月揶揄她:“你不是心心念念要去p大吗?有这个了解的好机会还不好,说不定了解过后就改了主意,要去别的学校呢?”
宁宓非常坚定道:“p大我是一定要去的,全国最好的数学系就在p大,其他学校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也没有听宣讲的必要,反正目标已经定好了,不会改变。”
班霜月闻言一怔。
良久她道:“其实也未必,我比你多读一年,和我同届的一些同学以为自己选了想要的专业,其实了解不够,现在同学群中都有商量要降转的。”
而且这其中,原本奔着数学系去的人还不在少数。
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是不尽然相同的两条路。
有人将数学竞赛比作马拉松,虽然遥远,但知道目的地,奔着目的地去,即便跑的慢一点,但总有一天能跑到终点。
而数学研究则不同,这是一场漫长的没有终点的征途,这一路上不同分支的研究者甚至都不懂其他人在研究什么,除寥寥几位外,也很少有人能给后来者指出明确的方向,甚至指出的方向也未必是适合本人的。
一切都像未知数,一切都是不确定,也许有的人一生都难有大成就,更多的人在半途就决定离开基础数学,转向概率统计一类,或者直接换了专业。
也许终有一天,他们这些无比热爱数学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来不适合做数学。
这本身就是最残酷的事情。
只不过,看到宁宓此刻的坚定,班霜月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宁宓终究是和她不同的人,又或许宁宓本身就有某种资质,天然适合数学,这一切,都留待宁宓自己日后去探索、去体会。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班霜月看来,追梦者本身就是最难能可贵的。
再者,她本人就是这样天真的追梦者,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追求,宁可扛着暴风骤雨,也要重来一次。
冬令营结束后,很快就到了官网公布获奖名单的日子,宁宓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国家集训队,以和施柯林一样,并列第一的满分成绩,进入了六十人的队列中。
班霜月则在四十名开外,也进入了集训队。
因为马上要面临集训队的层层考试,宁宓的学习时间比之以前更加紧张,她这时已经不再需要其他人的辅助,学校给她和班霜月专门布置了一个适合冲刺的教室,说来也很巧,正是原先宁宓和江蔽月等人的秘密基地。
重返故地,故人却都不在,这让宁宓也唏嘘了好一阵。
但时间不待人,她很快全身心投入了备考状态,辅导用书《走近imo》、还有各年的真题都被宁宓反反复复做了几遍,连小蓝本都快翻烂了。
班霜月则更加按部就班一些,据她的说法,她没有宁宓那么变态的速度,不管什么难度的题都能短时间内解决,当下,她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日子就在睁眼刷题闭眼睡觉的时间中很快过去了,她们迎来了去国家集训队的日子。
在那里,六十个被选□□的佼佼者,将经过重重考试,最终,成绩最优的六人,将代表中国队参加imo比赛,迎战其他国家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