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9章 余善堂【1 / 1】

尖叫番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儒州城的冬天一向比较偏寒冷,今年的雪更是下得比以往还要早些。虽然是小雪,不过雪花粒簌簌掉落,一个早上的功夫就将这城里的屋顶,街上都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

这会儿雪停了,街上才开始有行人出来,有的穿着薄薄的麻纸衣,缩着脖子,双手揣在怀里,瑟瑟发抖急匆匆的走着;有的则略微有些富裕,穿着那蓑衣,比那麻纸衣要更加保暖,就可从容的走在路上;还有那有钱人家的则坐着驴车,穿着那裘衣,车上没准还有那暖炉。

不过对于那些穷苦人家来说,则不管这街上的人穿什么,做什么,他们只想知道这余善堂今天是不是会如往年一般,初雪开始就派粥。

余善堂是那城里的余老板的祖父开起来的,那余老板的祖父在外走南闯北多年,攒下了不少财富,回到了儒州城安定下来。余老太爷靠着财富,将生意做大了起来,又是那心善之人,平日里看到那些穷苦的人,送些吃食,给些衣物都是常有的。

后来余老想着,既能行善积德帮助他人,又能让自家的子弟继续攒功德的做法,芳名永存,他便在这城中开设了余善堂。

一开始也只是在城中定期的义诊,施粥,慢慢的有人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将那生下来没法养活的孩子放在门口。善堂里的人连忙抱着孩子去禀告余老太爷,余老太爷看着那尚在襁褓中的娃娃儿,叹了叹气:“若非到了那山穷水尽的地步,那些人家怎么会把孩子丢出来呢,放到善堂门口,也是想给他一条活路,留下来吧,好好养着,长大了,就好了。”

余老太爷的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知道,这个孩子的命运已经改变了。从这一刻起,他成为了余家的一员,一个被遗弃却又幸运地得到了新生命的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弃婴被送到了余家善堂门口。每一次,余老太爷都会亲自来看望这些可怜的孩子,并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有时候,他甚至会亲自抱起这些孩子,感受他们的脆弱和无助。

虽说这余家在这城里也算得上是数得上的富户,可是收养这么多孩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但是,余老太爷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难。于是,余家开始寻找各种途径来帮助这些孩子们成长。

首先设定了规矩,只收养那无父无母的孤儿,若是父母尚在送过来的孩子,一律不接,打听到人家就送回去。当然,实在是穷苦的人家,还是会给些吃食衣物,并鼓励他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度日,不可随意丢弃自己的骨肉。

同时余老太爷又积极拉拢那官府与当地的富户们合作,争取更多的物资支持;还组织城中的其他有心人士参与到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中来。在余老太爷的带领下,整个余家善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慢慢地,这些曾经被遗弃的孩子在余家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他们学会了读书、写字、做家务,甚至还有一些孩子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不管男女,那有能力出人头地的感激着善堂将他们养大,时不时捐钱回来。

那些能力稍差一些的人,则选择留在善堂中干活,这样既可以维持生计,又能对善堂有所贡献。余家一直秉持着老太爷的遗训,多年来持续经营着余善堂,并将其传承至今,传到了现任余老板这一代。

自然而然地,这些规矩也不断演变和改变。最初只是定期举行义诊和施粥活动,但如今已发展成每逢初雪就会向贫苦人家施粥。然而与当年余老太爷在世时不同,如今的余老板面对前来领粥的穷苦百姓,看到他们衣不遮体的模样,总是流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心里暗暗骂道:“这些臭虫!”

认为他们都是些懒惰的家伙,只知道等待别人的施舍,却不愿靠自己努力挣钱。如果没有家规的约束,他根本就不想再施粥了,觉得把这些钱留给自己享受更好。当然,一旦走出家门,到了善堂施粥的地方,他便会收起那副丑恶的嘴脸,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聆听人们感激他的话语,如“多谢余老板”、“多谢余大善人”等等。

这个时候他都会装出一副乐善好施的样子,假惺惺的慰问一下,这粥还算可口吧,老人家辛苦了。但若是有人仔细的看,就会发现他只是嘴上笑呵呵的说着,但是手是不会碰到这些来排队领粥的人。

表演完自己的善人嘴脸,他很快就会借着事务繁忙,赶紧的从这个场面走开,避免更多的人过来对他表示不值钱的感谢而碰触到他,他的衣服可是很贵的,被这些下等人碰到了,那就脏了。哪怕衣服的钱对于自己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被他们碰脏了,还是不好的。

余老板急匆匆的从施粥现场离开,家里的产业到了他的手上,自己并不是那经营好手,那些管事也跟着年月的更替,一代换过一代,这钱挣得并不如祖父在的时候那般容易了。

好在自家从祖父开始就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像他们这样的积德积福的人家,自然是出门就能遇到贵人。这不,今天在自家的酒楼里招待那京城来的贵客,这贵客要是高兴了,自己家的生意就不用愁了。

虽说有规矩在前,但是也架不住这被丢弃的孩子不少,所以除了一部分留在善堂做活的,有些也会在余家的产业里面做活的人,就像在门口当店小二的这个余铁柱,看到了他,连忙上前将他从驴车上扶了下来,又讨好的给他说着话:“老板,那贵客已经在天字一号的厢房中了,掌柜的正在招待他。”

“嗯,快带路。”余老板一听,连忙让他带路,他忙不迭的点头哈腰,引着余老板往天字一号房走去。

余老板欢欢喜喜的往房间里头走了进去,一进入那厢房就堆起了满脸的笑容,这可是他的贵人,他可要招待好。只不过坐下来后,这感觉跟他想的不太一样,那贵人带来的另外一个人刘老板,反倒对着他说起了恭维的话,要不是贵人有些倨傲的坐在那,他都要以为是贵人有求于他了。

“我到了这儒州,别的事情没怎么听说,倒是经常听到这城里的人都在夸这余老板啊,说余老板从祖上就是那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刘老板从余老板落座后就不住口的夸着余老板。

余老板有些摸不清楚他的意思,但也能听出来他说的是好话,莫不是这人有事要求自己,本来他也是想摆下谱的,不过看在他是贵人一起来带来的人,还是要表现的谦虚一些,给贵人留下个好印象才是,他笑呵呵的回答道:“哪里,哪里。刘兄客气了。”

“余老板太谦虚了,我可是听说了,这余老板家不仅平日里义诊,施粥,还有个善堂,从老太爷那会儿就开始收养好些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也收容一些孤寡的人。”刘老板毫不吝啬地赞扬着余老板,听到这话,贵人也不禁多看了余老板两眼。余老板注意到这点,心里头暗自琢磨着,难道这位贵人也是位乐善好施之人?莫非他把自己当成了同道中人不成?

想到这里,余老板心中一喜,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吹嘘一番自己的善举。于是,他满脸笑容地说道:“都是些个可怜的人啊!我们这善堂能帮就帮,能收留就收留,总好过让他们在这城中挨饿受苦。”说完,他还不忘偷偷观察一下贵人的反应,期待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赞赏。

看到贵人在他说能收留就收留的时候不自觉的露出高兴的表情,余老板觉得自己想对了,这贵人果然也是个乐善好施的人,既然是这样,想来自己的事情,贵人应该很乐意给自己帮忙吧。

想到这里,他也笑眯眯的喝着酒吃着菜,跟那刘老板继续聊着天,刘老板顺势也提出自己的要求,“刘某走南闯北这么些年,遇到的那做好事的人也不少,善堂也不是没遇到过,但是像余老板这样的,规模这么大的还是头一次见,不知道刘某有没有荣幸,可以到善堂里头看看,捐些财物,略表心意?”

余老板觉得这个要求有些奇怪,这捐钱到善堂里的人也不是没有,大多都是捐了钱,留了名字,好让自己的名字刻在那善堂门口的石牌上展示,留个善名。

像刘老板这样提出到善堂里头看看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呢,正犹豫着要不要答应,贵人又开了口:“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很好奇,这善堂是什么样子的呢,住在里头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呢?”

余老板一听贵人也有兴趣,立刻点头答应:“看来王郎君也是那热心的人,对善堂也这么有兴趣,平日里一定是大善人。只是今天是初雪,善堂每逢这个时节都会施粥,那善堂里头怕是乱糟糟的一片。我看还是过两日,我吩咐他们将善堂里打扫干净,再带二位前去,可好?”

那贵人听了点点头,乱糟糟的地方,说明了脏,肮脏的地方那可就不想去了。刘老板看贵人点头,也连忙说道:“那就劳烦余老板,那我跟王郎君就等着余老板的好消息,过两日再到善堂去看看了。”

“就这么说定了,过两日我派车去接王郎君跟刘老板,请王郎君跟刘老板务必赏光。”余老板也连忙的回应道。

酒足饭饱后,王郎君跟刘老板笑眯眯的离开了余家酒楼,余老板则连忙让人去通知善堂的人:“要仔仔细细的把善堂清理干净,从里到外的大扫除,还有人也要一个个给我搓洗干净了,不要吓到我的贵客。”

善堂的管事听了余老板派来的人的话,马不停蹄的安排开来,这善堂虽然有其他的人来捐钱捐物,但是这么些年来,还是余家出的钱最多,自然是余家的人说什么,他们便做什么。

过了两日,在哒哒哒的马蹄声中,那马车拉着王郎君跟刘老板来到了这余善堂。余善堂上上下下的人都到了门口迎接着贵客们的到来,他们也都习惯了,自打这善堂开办以来,时不时就有人来捐钱捐物,每次来管事都要带他们到跟前来向这些人表示感谢。

只不过把善堂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的还是头一次,说不定这是个特别有钱的大善人,准备来给善堂里捐一大笔钱,余老板才会这样紧张的招待他,有着这个想法,管事们一大早就吩咐这里头的人要好好的打起精神来,好好的招待贵客,若是贵人捐下一大笔钱财来,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这善堂里被收留的人,大多都是从小就被丢弃的,在这善堂里早早的就经历的人情冷暖,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成熟一些,有那比较机灵,堆着笑按照吩咐说着话:“多谢善人,善人请坐,善人请用茶。”

就是那木讷的,也会跟着学话:“多谢善人,善人请坐。”等等这样的话,王郎君跟刘老板落座后,看了看奉上来的茶,本来想着浅浅的抿一下,意思意思,没想到拿起来有股清香。

余老板连忙站起来说:“招待贵客,自然是要用好茶,这是我专程让人送过来招待王郎君跟刘老板的好茶,王郎君跟刘老板尝尝。”

听了这话,王郎君才又喝了一口,赞道:“确实是好茶,余老板破费了,我们今日来就是来看看善堂的情况,余老板真是太客气了,太客气。”

刘老板则又喝了两口,润了润喉后,说道:“余老板这茶好,这善堂也办得好,这些个孩子才能一个个的长得水灵灵的。”

善堂收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岁,可以自力更生后基本上都会外出去寻找活计,留在这堂里的基本上都是十来岁以下的孩子,有男有女。余善堂虽然到了余老板这一代没有那么上心,但好歹也是能吃饱穿暖的地方,是以这些孩子的模样看来也比穷苦人家的孩子还要好些,确实担得起水灵灵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