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6月15日上午。
红崖市,红崖循环经济区。
刚刚抵达的安东市代表团一行,受到了红崖市委市政府班子的热烈欢迎。
当李青云和市委书记卞玉兰握手的时候,一旁的红崖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光脸上满是微笑。
因为和卞玉兰经常联系,李青云也没多说什么。
李青云转过头来,他笑呵呵的又和张晓光握手。
是的,这位红崖市市长张晓光,当初同样在宁海区任职过。
当时的他,担任过宁海区副区长。
李青云刚来到宁海区担任常务副区长的时候,他还曾经有过一些不理解。
毕竟,他的资历当时比李青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要深多了。
在宁海区工作的时间,也要在其之上。
被一个比自己年轻了十五岁,还是外省空降过来的干部占了位置,任谁一时间都接受不了。
不过,张晓光很快在工作中发现,人家李青云是真的有能力,而且不是一般的有能力。
在看到了自己和对方的差距之后,张晓光很快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后来在工作中,他对李青云可以说十分配合。
直到李青云升任区长,他也趁着宁海区经济大好的势头活动了一下,去了市直部门担任一把手。
去年年底,张晓光调任红崖市,开始担任副市长、代市长,和夏冰清搭班子。
李青云和他虽然联系不多,但故人之情一直都在。
握手李青云有力的双手,看着对方依旧年轻的面庞,张晓光心情无疑是激动的。
自六年前,李青云跨省调动来到滨州市宁海区任职之后,他对于这座城市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
过去这些年,很多经济学家针对宁海区经济的高速增长,都做过专题节目分析。
分析来分析去,大家一致认为:李青云的领导能力,以及他在经济领域的敏锐嗅觉,是宁海区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而宁海区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只是其经济腾飞的次要因素。
这一点,也是宁海区干部和人民公认的。
在宁海区任职的五年多时间,李青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太多东西。
虽然他从不搞团团伙伙那一套,但不可避免的,宁海区的干部们都将他当成了主心骨。
前段时间的“数据作假”风波,就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跳出来说,宁海区已经成了李青云的自留地。
宁海区的干部,更是只有李青云和他的嫡系才使唤得动。
这样论断虽然有些阴谋论,但话题点十足,自然是有市场。
当然了,因为这些年经济发展的好,宁海区的干部自然要更受上面重视。
以至于宁海区出来的干部心气都比较高,这也是客观事实。
被人说做抱团,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不久前,卞玉兰、马凤霞被调离,可能滨州市委就有一些这方面的顾虑。
董书记、徐市长可能担心夏冰清、彭玉春调过去之后工作难以展开,所以特地将卞玉兰、马凤霞这两人都调走了。
卞玉兰、马凤霞对此欣然接受,应该也是这方面的顾虑。
她们担心自己继续留在宁海区的话,会被别人说抱团,以至于影响了李书记。
有人担心被别人说抱团,可张晓光却是连被说的机会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他调离宁海区的时间太早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他当年也和李青云、卞玉兰搭过班子。
这次得知安东市党政代表团来滨州市考察、调研,张晓光就一直期盼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