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吃掉彩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这个事情,真的是不得不佩服那些阴谋论者了。
也不知道是啥时候开始,一些人就在网上瞎扯淡。
刚开始还好,也就说说明朝后面的几个皇帝是被害死的。
到后面,就真的是越来越离谱了,一直扯淡到什么程度呢?
明朝的皇帝,除了崇祯是正常死亡,也就是京城被破,自己自杀的之外,其他的全是被害死的。
就比如说这朱高炽,就被说成是朱瞻基毒死的。
还有永乐大帝在北征返回的路途中,被朱高燧下毒毒死了。
就连朱元璋,也是在快要老死的时候被朱允炆毒死了。
而这些事件的幕后操盘手,那自然是不用说了,大家都猜得到,那就是万能背锅侠文官集团。
我真的是服了,这些人搞阴谋论,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这感觉就像是什么呢?
就像是比如发生了案子,你从旁边路过,就好奇走过去看了一眼,结果就被捕快按住直接整成凶手。
理由是什么呢?那就是不是你干的,你过来看什么?】
“他娘的,这些什么混账王八犊子的阴谋论者,要是让朕穿越,朕非要将这些人抓回来扒皮萱草!”
朱元璋瞬间爆炸。
同时,明朝的其他皇帝也都瞬间爆炸了,特别是朱瞻基,还有赵王朱高燧等人,他们一个个的全都在破口大骂。
“嘿嘿嘿,这明朝”汉高祖刘邦嘿嘿一笑道。
【回到正题,明宣宗宣德五年,朱瞻基重启了下西洋的事业,已经六十来岁的郑和,再次踏上了征程。
或许是觉得这一次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了,郑和在到达了非洲之后,向更南的地方进行了探索,一直到达了莫桑比克海峡。
最终,郑和在这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去世!
至于他去世的地方,史料上面有些模糊不清,有说是在返回古里的时候病逝了,也有他去世的地方并不是古里。
不过,因为档案缺失的问题,这件事也难以定论。
如今,东南亚,南亚很多地区,都发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一些记录,但这些记录都很零碎,比如某个铜钟上面的铭文,一块石碑上面的碑文等等。
而关于档案缺失的问题,前面咱们也提到过。
就我个人觉得,应该不是刘大夏干的,大概率是因为他曾藏起过征安南档案的事情,结果被延伸,移花接木,整出了那些说法。
最大的证据,自然是崇祯时期成书的《武备志》里的郑和航海图。
就我而言,我反倒觉得是清朝干的概率更大,毕竟大面积销毁明朝档案的事情,这事是人尽皆知,根本不用怀疑真假的。
毕竟,如果按照阴谋论的逻辑来说,刘大夏销毁档案的动力远没有清朝那么大啊。
明朝搞海禁主要是为了防倭寇和海盗,并不想搞封锁愚民。
按在现在的学者分析,郑和下西洋是赚钱的,只不过是没有分配好,只让皇帝赚了,所以大臣们反对。
但如果是能改一下制度,改一下分配,能够有人想出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出来,那这个生意大有搞头。
按照另一个说法,所谓的文官集团因为要自己走私,所以坚决反对。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只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自己走私,赚得多一些,但是要是被朝廷当了吓猴的鸡,那也有完犊子的风险不是吗,如果能跟着朝廷一起光明正大的干,都能有钱赚,即使少一点,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
反观清朝,那就不是赚钱的事情了,而是要闭关锁国,封锁愚民的事情了。
所以,要是让人知道下西洋其实很赚钱,会不会就有很多人想去搞呢?
就像前面提到的三宝胡同在清朝被改名为三不老胡同的事情。
有说是因为它也叫三宝老爹胡同,喊着喊着就喊瓢了,就变成了三不老胡同。
但也有说是康熙改的名字。
如果是后者,那可以想象,满清的皇帝都应激到什么程度了。
当然,这种应激的程度,也一点不稀奇,毕竟在清朝,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能给人拉去砍了头。
当然,我不喜欢搞阴谋论,这也就是我的一点随意的想法,并不代表什么,没有证据支撑的事情,不能乱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