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十一章 痴情种【4 / 4】

霁拾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戴长景笑道:“嫣姑娘不是闻仙楼里第一个清倌人,红妈妈自己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她又怎会不知。恐怕一来嫣姑娘保密功夫做得好,红妈妈拿不出实据,二来,她若将事情闹大,最吃亏的始终是她自己,再说那嫣姑娘长得的确是美,定能给红妈妈带来不少生意,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花魁和老鸨之间的事情,每个妓院都心知肚明,至于是不是清白身子,青楼女子多的是花样,她们根本就不担心。”

“行了。”沐峰皱眉愠道:“说重点吧。”

“嫣姑娘说她是被人迷晕失身的,还说爬窗与她私会的就是我们找的人,根本就是胡言乱语。”戴长景解释道:“嫣姑娘的房间就在二楼,并不高,而我在他窗户下面的角落中发现一把梯子,倘若那个人真是侯仲一,如你所说那人是个练家子,跳上嫣姑娘的窗台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必借助梯子也不必花力气把梳妆台搬到窗边助他跳下。”

沐峰点头,“不错,学武之人轻功是基本,从窗台跳下但凡有些武功底子都不会落下声响。而且我曾见过侯仲一施展轻功,飘逸轻灵,又怎么会五六次就把窗台踏出凹陷。”

“所以爬窗与嫣姑娘私会的人根本就不是侯仲一。”戴长景摇了摇头,“其实青楼女子一个恩客两个恩客并无不同,可不过嫣姑娘想保持她清白无辜的样子,所以才顺着我,说跳窗同她私会的就是侯仲一,希望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消息,能早点放过她。”

沐峰奇道:“可嫣姑娘的确认出了画中人。”

“因为侯仲一的的确确是嫣姑娘的恩客,嫣姑娘说她嫌侯仲一的胡子扎人,所以侯仲一就拿下伪装,嫣姑娘才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青楼女子不可信,这话该不会也是她胡诌诳你的。”

“沐峰啊沐峰……”戴长景用铁骨扇指着他,摇头道:“你可真不了解青楼女子,她们可以将两个恩客说成一个恩客,但绝不会将一个恩客说成两个恩客。”

沐峰揣摩着他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她们只会撇清关系,不会刻意捏造关系。”

“不错,如果不是我指出狼毫笔这种实质上的东西,扰乱了嫣姑娘的心绪,就算是窗台上印记嫣姑娘也未必会说实话。她既说出她曾和侯仲一曾共度春宵,就一定发生过。”

沐峰瞪了他一眼,语气不佳,“连里面的人都不知道狼毫笔、羊毫笔的事情,你倒是清楚。”

“这个……”戴长景干笑了两声,“其实是我胡诌的。”

“什么?”

见沐峰瞋目皱眉的样子,戴长景急忙解释,“若不拿出实证嫣姑娘定然不会开口,我见嫣姑娘为我铺展的纸上有些笔墨斑点,想来是在之前衬在上面的纸上写字留下的,那人写字力透纸背,嫣姑娘柔肤弱体,不像她写的,再有我见笔上端口有啃咬的迹象,书写之人大概有咬毛笔的习惯,就更加肯定用笔的人是个男子。能在嫣姑娘房间用她的笔她的纸书写,看来那个人同嫣姑娘关系匪浅,便心想赌一局,碰碰运气。看来,我最近赌运不错,哪天得空,去赌坊逛一圈,说不定收获更大。”

沐峰冷哼一声,“又不知是哪个猪朋狗友教的,尽学些胡诌诓人的办法。”

戴长景心中暗笑,这方法是他同登高楼里陆姑娘处学来的,又担心沐峰深究下去,急急转移话题,“嫣姑娘自打上个月坐镇闻仙楼后,以曲闻名,身价不菲。除了每天弹琴娱宾之外,若想单独同她见面,定要经过红妈妈,虽不过是喝酒聊天但所花的银子不是少数目。嫣姑娘说他几乎天天都去见她,通过红妈妈他定然是花了不少的银子。再加上与嫣姑娘共度春宵,更是一笔大数目,侯仲一是痴情种,她对嫣姑娘尊敬的很,绝不会用上迷药这等下三滥的手段。”

“你怎知他不会用迷药?”

戴长景恨铁不成钢般摇头,也难怪沐峰,从未谈过情爱,自然不懂情为何物,仔细向他解释道:“嫣姑娘说她喜欢他佩戴的香味,第二日他便送来许多香料来,又说他胡子扎人,他就撤了伪装,以真面目示人,可见他对嫣姑娘着实看重。他若真想用迷药这等手段,早就可以用上,又何必等见了嫣姑娘那么多次,花了那么多银两再用。我在水井旁边看见许多白兰花瓣,又听闻挂在内院的内衣多次无辜不见,而且不见的都还是嫣姑娘的。”

沐峰大概了解他的意思,“你是说嫣姑娘不见的东西是侯仲一窃走的,那些花瓣是他窃取东西时不小心落下的?”

“也有可能是他故意落下的,他想让嫣姑娘知道他心里一直都很想念嫣姑娘,虽然银两用尽,但仍是对她思念万分。嫣姑娘那些内衣便是他窃走以做思念之用,嫣姑娘夜夜燃着他送的香料,衣料上早就沾上了香料的味道,即使清洗过也留下了几分,那人对他自己制造的香料尤为熟悉,所以总能找到嫣姑娘的衣服。”

沐峰双眉深锁,“眼下我们知道了他的名字,弄清了他叛出的原因,可是该怎么找到他呢?”

“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戴长景问:“你让姜明收集的那些香料可还在镖局?”

“我让姜明全都放进了储物房。”

“那就好。”

戴长景挨身,在沐峰耳边说出自己的计划,沐峰不断点头,虽仍有些疑虑,倒也赞同他的计划。离开沐峰房间时,戴长景突然想起祝双燕的事情,想了想,还是决定隐瞒此事,以免沐峰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