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74章 第一批安南粮食抵达天津!【1 / 1】

狂奔间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臣从济南府淄川县招募的许多玻璃制作的工匠对玻璃进行深入研发,目前已经能够生产出抗寒,耐热的玻璃,可以适用于民间搭建温室,即便在冬天也能进行蔬菜种植。”

王徵出列发言,百科学院每月都有朱由检从内帑中拨发的重金对各种行业进行技术革新,许多以前民间工匠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砸下重金招募全国能工巧匠后,正在快速突破技术壁垒。

朱由检闻言脸上泛起喜色。

“好!王爱卿能研制出新式玻璃,朕亲自给你记功!”

用玻璃做温室大棚,在大明早有记载,但是现在的玻璃制作技术远远没有后世那般发达,现在的玻璃在北方的严寒下,容易炸裂,朱由检给王徵交代过,让其注意玻璃的技术研发。

“左爱卿,王爱卿研究出新式玻璃,工部可以单独成立一个衙门去给民间传授用玻璃制作温室的方法,这样即使在冬天,也能种植许多蔬菜,可以增加百姓的口粮数量。”

左光斗立马起身回话:“陛下放心,臣亲自负责此事,绝不出纰漏。”

朱由检点点头继续道:“诸位爱卿,眼下我大明即将进入粮荒,粮食之事乃国本,诸位一定要多多注意,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还有林丹汗,给韩爱卿去信,告知他辽东的近况,在丰镇重开对察哈尔的互市,但是要严格控制物资输出,必须要察哈尔处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

还有军火方面,只要林丹汗进攻建奴或者投靠建奴的部落属实,可以适当出售些军火给察哈尔,关于军火的数量,可以按照三万人的军队需求来,不能多给,但是也不能让察哈尔装备太差,不然若是建奴出兵,林丹汗不一定能扛得住。”

朱由检说完,李邦华出列问道:“陛下,您的想法是要林丹汗成为我朝在草原上的一把利剑,但是此举会不会容易养虎为患?毕竟林丹汗的野心不比建奴小。”

不等朱由检说话,孙承宗解释道:“李大人多虑,陛下此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内阁也认可陛下的计划,眼下支持林丹汗在草原上和建奴对阵,是对我朝有利的,同时也是最合适的战略。”

李邦华听完孙承宗的话后,没有在说话,孙督师和内阁都支持皇帝的想法,想来是靠得住的,他心中的担忧也没那么重。

“陛下,臣在天津港铺设至京城的实验性铁路,目前已经完成了二十里的路程,蒸汽机车已经进行过初步通车实验,您若是有兴趣可以去天津港瞧瞧。”

朱由检闻言眼中再度出现喜色,蒸汽机车是他最重视的项目,想要养活陕西数量庞大的人口,就需要走海路运到天津港的粮食抵达陕西,而蒸汽机车是最快速的方法。

“好,传令下去,咱们去天津港瞧瞧王爱卿的蒸汽机车。”朱由检看向王承恩下令。

下午时分,君臣一行人极为低调的出了京城东门,一路去往天津。

两地相距两百多里,快马一日便可抵达。

第二天晌午,朱由检一行十几人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抵达天津城下。

天津在大明属于是军事编制,在永乐朝便设下天津三卫。

“不进城了,直接去卫河下游的大沽口,朕先看看郑芝龙运来的粮食。”朱由检给李若琏下达命令后,队伍直接绕过天津城直接往东奔去。

大沽口原本是个码头,后经长时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天津下辖的小县城。

站在大沽县城墙上,朱由检一眼看去,前面的码头外密布着数百艘船只,桅杆上悬挂两面旗帜,一面大明的日月山河旗在上,一面是郑字大旗在下。

“陛下,内阁议定的是安南之粮抵达后,统一安置在大沽县,目前工部正在扩建大沽县的城市规模,目前正在兴建的大型粮仓有三十座,每座可容乃十万石粮。”

袁可立在一旁出言解释。

朱由检看着大沽县中一座座粮草摇头道:“还不够,大沽城小,三十座粮仓最多可存放三百万石粮食,这只是第一批安南粮食,后续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运来,这些粮仓远远不够。

扩建天津城吧,朕要把天津城打造成北境最大的粮仓储存和转运地,从此以后海路运来的粮食统一从天津转运。”

或许袁可立等人对安南的粮食产出不清楚,但是朱由检自己是十分了解的,后世的安南红河平原粮食总产出近五千万吨,按照现在这个时代底下的生产力来说,现在的红河平原产量大概有后世的五分之一左右。

这便是一千万吨,折合大明的计量单位,足有上亿石粮草!

在海量的粮食面前,大沽县这个小小的码头县城压根就无法存放。

即便是现在的天津城,也无法存放。

还有一点朱由检没说的是,大沽县距离海洋太近,容易遭到海洋上的敌人侵袭。

“陛下,天津城扩建所需的花费较大,这···”袁可立思索后回话。

“无碍,把现在的天津城直接划归顺天府管辖,城市规模扩大百倍,未来才好安置粮食。”朱由检并没有说的太过详细。

户部的两个大佬,郭允厚和毕自严二人闻言瞬间就急了。

“陛下,户部虽然有些银子,但是也禁不起这么花啊,天津城作为京畿地区的城池,为何要大兴土木去扩建?而且百倍扩建,这规模几乎达到京城三分之二的规模,此举是不是有些不妥?”

毕自严语气急促且坚决,对皇帝的决定极为不解。

朱由检看着毕自严和郭允厚二人,摇头笑道:“二位爱卿,莫急!

天津的扩建朕有大用,你们先执行吧,最多两年便可见分晓。”

“陛下···”毕自严还想再说什么,直接被朱由检挥手打断。

郭允厚二人对视一眼,忍不住长叹一声。

袁可立见状缓步走来:“二位,莫要担忧,陛下乃圣君,心中韬略非我等能揣测的,既然陛下吩咐了,咱们作为臣子照做便是,陛下嗣位以来,没做下的事都出人意料,可每件事都确实给国家有利。”

郭允厚和毕自严听到袁可立的劝谏只能行礼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