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成品蜀锦一般由西南商帮运往京城、江南等富庶地带,或是销往西域各国。
韩泽玉成立工坊,他们的产品定位不是成为贡品,而是服务高消费群体,就比如能住在温泉山庄的客人。
且皇上只有一个,后宫也没几个妃子,产出贡缎除了名头好听,也没多少实际意义。
以他们的预估产量来算,根本不愁卖。
自己的链条能供应上就不错了,属实没必要经过他人之手。
作为本地纺织业的头把交椅,但凡想从事相关行业,都绕不开“蜀州锦行”这座大山。
可加入“锦行”就意味着要遵守人家的规矩。
比如价格统一、不得私招外徒、尊重传统、保持纯正的技艺传承。
前面那些韩泽玉还能理解,可什么叫“纯正的技艺传承”?
家传禁令有云,关键技法要求只传儿媳不传女儿,防止技艺外流。
这都什么奇葩规定?恕韩泽玉不敢恭维。
他最初的创业计划是准备养蚕、织布、印染、刺绣,出售,一条龙服务。
可这第一步的养蚕对于他们来讲太麻烦了,索性改成直接收购生丝。
为防止被别人卡在原材料供应上,韩泽玉决定先卡住养蚕户的命脉,发挥自身强项,从移植桑树开始。
桑树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在一般情况下,桑树需要四到六年才能进入丰产期。
时间成本太高了,韩泽玉决定直接移植六年以上的野生桑树。
以他对土壤的精准把控度,产出的桑叶质量,对于蚕宝宝来讲,绝对是满汉全席的水平。
既然他们能完全实现自产自销,那就让“蜀州锦行”靠边站吧!
初来乍到的韩泽玉单方面孤立了“蜀州锦行”。
哪成想对方会长家的小儿子竟然主动登门,来毛遂自荐了。
江家小儿子江明月,比韩泽玉小一岁,至今未成婚。
韩泽玉打眼一瞧就知道这人未婚的理由,他都弯成蚊香圈了,肯定对女人没兴趣。
不过能顶住官媒的压力,坚持这么久,肯定也不是一般角色。
江明月不拿自己当外人,自来熟的拿起桌上的草稿纸。
“织染工坊的管理制度,这里加上一句,学徒不得私带图样外出,下工需要经过严格搜检。”
韩泽玉觉得有道理,还真给加了进去。
江明月满意的点点头,能听进去意见,这点还不错。
这人自报家门后,想看看韩泽玉有什么反应。
韩泽玉的反应稀松平常,直接抽出员工的福利待遇给他看。
江明月扫视一眼,嫌弃的撇了撇嘴,他是大师傅,才不是高级绣娘。
“我擅长的技艺在绘制图样上,希望你能正视我的才华与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