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家后,陈启认真地思考起开商店的事来了。
现在跟早些年不一样了,早些年大家买东西都得到供销社去,物资紧缺的年代还要凭票购买。
现在已经不需要了,除了化肥之外其他的都不用票的。
有些地方,估计连化肥票都不用了。
所以现在开个百货商店也不是不可以,找个人帮他看店,不是什么事都解决了?
更何况,朱老板愿意给他供货,他只要能找到合适的门店就可以了。
门店找不到的话其实也好解决,就学集上兽医,在水沟上蓬几条木料,就能搭个小房子。
再讲究一些,就拉一些砖头来,把水沟那里修一下,再买几块楼板蓬上在上头盖两间小瓦房就行了。
地方他已经想好了,棉站大门口靠南的墙头外,给棉站的站长送点礼,棉站的地盘也不是不能占。
说干就敢,当天晚上,他就提着礼物去了棉站站长家。
给这样的人送礼,当然不能只是送礼物了,酒盒子里也是放了钱的。
站长也是个识趣的人,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说:“外头的地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租给你吧,一个月五十块钱,地方你随便占。”
陈启顿时就知道了,这站长也是个贪心的。
他不过是想占两间门店房,他还想每个月都有进项,细水长流呢。
他说:“那行,回头我就找人搭房子。”
站长笑着应承了下来。
陈启走后,站长夫人看了看酒盒子,说:“这陈家老大还是个回来事的。”
站长没有多说。
陈启第二天从省城回来之后就去了杨家村。
这个时候太阳没那么毒辣了,村民们都上地里去锄地了。
郭援朝家的地跟陈启小舅杨红军家的地紧挨着。
陈启过来找郭援朝的时候,曹四花远远地看到了他,立刻噘嘴,对着杨红军翻了个白眼,说:“你外甥的脸皮真厚,上次没让他进门,这一次又死皮赖脸地贴上来了。”
杨红军说:“你小点声,别让他听到了。”
“我就是故意让他听到,没脸没皮的,不知道这回是来借钱的还是借粮食的。
上次幸亏没让你出去,你没看他把你老表家的车都骑走了,脸皮厚到什么程度才能干出这种事?
家里饭都吃不上,还不好好干活,天天想装大瓣蒜,骑着自行车到处跑,能有多排场?
把家里都搞的好好的才叫排场。”
曹四花说话故意提高声音,唯恐陈启听不到。
隔壁田里的郭援朝把锄头狠狠往地上一砸,王凤兰连忙制止了他。
王家在杨家村人丁稀少,势单力薄。
她也没有兄弟姐妹,她妈生了她之后就再也不挟怀了,她爸这一辈在村里就抬不起头。
到她这一辈,头一胎生的又是个闺女,下一胎谁知道能不能生小子?
她更担心自己会像她妈妈一样,生了一胎就不挟怀了。
在农村,没有儿子就抬不起来头。
家里有个两三个儿子,旁人都不敢惹。
他们夫妻二人在村里也是夹着尾巴做人的,哪里敢跟谁家吵架闹矛盾?
郭援朝深呼吸了一把,最终还是闷头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