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323章 鹅湖之会【1 / 2】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理想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中,辛弃疾开始了中年的人生。他用行为的隐忍掩饰着出世的雄心,在冷漠的世界里用赤子之心漂泊,在漆黑的长夜中用精神的孤灯泅渡,在无聊的生活中创造自我安慰的欢喜,成就了许多轶闻佳话。

淳熙七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第二次知州南昌并兼江西安抚使。

和第一次这个任上时草草安顿家眷,准备随时抽身返回战场相比,这一次他打算在上饶建造一座园林庄园,和家人长住。

第二年春,一座带湖阁楼亭的园林庄园开建。根据当地一处湖泊周边的地形山水,他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取名为“稼轩”,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并嘱咐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此后二十年间,除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此隐逸闲居,在庄园附近的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寻古觅幽。

大有当年的五柳先生的归园惬意。】

陶渊明看到这里,抚须笑道:“噢?后世之人居然也有我这般隐居山林的惬意?”

“老朽是实在无法忍受这个世道,所以索性隐居在山林图个清静罢了。”

“若论人生长远的目标,老朽也不指望那朝廷能有汉家的盛况,且我本来也不是那等英雄好汉。”

“只是可惜啊,天幕之人绝非等闲之辈,却做了个等闲之徒。”

【六年前的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他曾和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办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将鹅湖打造成了文化胜地。

鹅湖之会是华夏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

朱、陆双方辩论的“为学之方”,表现出朱熹与陆九渊在哲学上的基本分歧点。

陆九渊提出“先立乎其大”为出发点。认为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只是“此心”。主张只有认识“本心”,才犹如木有根,水有源。

朱熹认为先于物而存在的“理”在心外,即“宇宙”之间。

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明代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

它为程朱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对理获取的途径上提出不同见解,曾对明清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的“阳明心学”在近现代有着不俗的影响力,甚至至今仍有许多的拥簇者。

朱熹的理学博大精深,被后代统治者尊为“大贤”,被学者奉为“万世宗师”,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子学类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影响极大。

这里我们来说个题外话,为什么宋朝的哲学家尤其的多,而哲学思想为何重要。

首先,我们要知道,哲学思想是一个国家上到执政下到苍生三观塑造的一个重要纲领。

在汉代,武帝首先确定了汉朝的纲领思想为春秋儒学,也就是后来人常说的“汉儒”、“汉代经学”,它主要确定了“天人”以及解释了简单朴素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等。

确立了皇权的合法性唯一性和神圣性,也推动了汉代大一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华夏,与本土的道教产生了信仰冲突。

随着时间的发展,本土化的佛教、进化后的道教都对传统的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所以儒学也在进化。

到了隋唐时期,“三教合流”、“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例如我们一般在简单的介绍唐朝的思想时,会说是国教道教、经学是“唐儒”、治国是法家、信仰多佛教。

但儒学确实是愈来愈弱,因为过去的儒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了,所以唐代的大学问家韩愈发起了“古文复兴运动”,也称“儒学复兴运动”,这项运动经过宋代儒者的不断填充和延伸,到了明朝时期完善,最终让儒学实现了新的进化。

所以说宋朝时期,情况又不一样了。

宋朝未能完成汉唐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这一直以来都是宋朝的硬伤。

汉人的愈来愈势弱、异族的崛起与庞大、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各种新兴事物的出现等都让宋朝社会急需一个新的纲领思想引导。

传统的儒家,哪怕是汉儒、唐儒,以及简单的春秋儒等经学他们的思想已经不能再支持宋朝维系统治的需求了。

宋代的党争一般也是分为两种:求和与主战,不同学派和思想间的天然派系。

王安石变法中王安石代表的是新学,也就是荆水学派,是心学里的功利学,旧学代表里的司马光则是涑水学派,是理学里的唯心学。

在宋朝的历史上,关学、洛学势力最为庞大,其他家的学术也大多传承自这两派。此外还有濂、闽两大学派在地方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所以思想上的事情看似充满了“空大”,其实确实影响着生产力建设的最大因素。

例如说现在的我们知道天地生在一个大宇宙中的银河系里的小恒星系太阳系的一个星球上,宇宙是每分每秒都在无穷无尽的不断膨胀的,宇宙中又有很多的星系和星球。

而不是天圆地盖、也不是宋人提出的“混元一炁”等,这就是最简单的宇宙观。

我们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宋儒提倡“格物致知”,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这些都是不同的社会实践观的差距。

所以,不要小看这次的鹅湖之会,它的成功举办虽然并不起眼,但这场会议的内容却影响了后世的华夏思想千年。

而辛弃疾,他作为朱熹的好友参与了这场哲学辩证会议,纵然他不是里面的主角。】

朱元璋见到天幕演绎后世的宇宙观时,才发觉了唯物世界的伟大和浩渺。

只见原本还在地球的一座山脉上的视角,被不断的拉大放远,逐渐山脉也在镜头的拉伸下显得渺小,直到突破了云层。

来到了天上,一颗蔚蓝的星球出现在了天幕之中,这个场面无疑给了古人们巨大的震惊。

我们生活的土地居然是一个球!并且球在一片黑漆漆的混沌中!

而视角没有暂停,仍是继续的拉伸放大,相邻的,人们只在白天看到的太阳和晚上看到的月亮也出现了。

那就是太阳吗?太阳居然有这么大,比月亮大了这么多!

镜头继续拉伸放大,直到出了太阳系,出了银河系,最后一直到现代所猜测的宇宙形态为静止画面。

良久之后,观看了此幕的古人们才缓缓的回过神来。

朱元璋道:“天地之外居然如此浩渺,我大明在这个星球上显得很小,可放在天地之外,这颗星球也变得渺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