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问题是,如今的李韶和杨钧却不知该不该劝,但是劝,又如何劝?
若以常理论,此时局势不稳、敌情不明,最忌贪功冒进。越是擅战之将越是求稳,最多也就是投石问路,多番试探后才会决定是攻还是守,而不是甫一接战,便要决以生死。
换在以前,他们肯定会劝。若到生死关头,以下犯上,不遵李承志之号令的行径也不是做不出来。
但是,自李承志平定沃野之后,这二人突然觉得,他们数十年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而积累的经验,根本不适用于李承志。
不然李韶不会有“征战数十载,突然间就不会打仗了”的感慨。
换任何人为将,都绝不可能如李承志一般,只率两千骑兵就敢突至北镇。
更不可能在仓惶之际悍然反击,以万余兵力覆灭数倍于已之强敌。
如此大胜,已然不是用“奇迹”二字就能形容得了,完全超出了李韶等人的认知。而李承志所有的战术,恰恰就是他们和朝廷诸臣最怕李承志会用的“奇”和“快”?
还有那诡异至极的“雷”……
一想到这个字,并李承志于北镇如同神迹一般的战绩,李韶心里突然就松动了起来。
又不是有明日就要决战,便是以泰山压顶之势予敌雷霆一击,也要看敌贼敢不敢应。
暂且试一试又何妨?
李韶犹豫道:“为何要这般急,而不是先行求稳?”
求稳?
李承志沉吟稍许,也未作声,只是摇了摇头。
不是他不屑于解释,而是能找到的理由就那么多,说的再多,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并非他认为求稳有什么不妥,恰恰相反,这才是老成持重之道。
扪心自问,若论经验,他与李韶、刁整相比,怕是差了好几层楼那么高。
无非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最终的诉求更是天差地别:李韶等人是想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以一国之力讨伐一隅,便是打上个两三年又何妨?只要最终胜了就行。
而李承志却想速战速决,恨不得明天就能一决胜负。
只因李承志等不起。
莫说两三年,若是他久不归京,沃野也无内援,估计连半年都拖不过去,遗部的底细就会暴露。
所以他才这么急。
何况他也并非全无依仗:炸药这东西用来故城确实很鸡肋,便用来野战却无往而不利。
若元怀果真已和南朝勾结,定会有南军来援,敌军不可能尽皆困于城中,定是会予官军野战。
到那时,李承志自然会让叛贼和南军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见他不应,只以为有何忌讳,李韶心中一动,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承志:“可是要用那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