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1章 祠堂内试【1 / 1】

秦歌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先生虽然有些学问,但一个乡村私塾先生,又有多少惊才绝艳的能力。再加上“考生”是一群尚未束发的孩童,心大多智尚未成熟,能考人文历史,还是经国策论?这些都不可能。也只能考最简单的内容。

黄先生走到讲台负手而立。众孩童起立,齐声道:“先生下午好!”

黄先生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而后说道:“今日测试众人以往所学。大家只需将为师平日里要求你们背诵之文章默写出来即可。年幼者若无法背诵全文,便将所识之字写于纸上。能写多少写多少,写的越多越好。”

私塾不分年龄的教学方式,决定了这次考试的标准也不一致。但是这应该是黄先生能想到最公平、最便捷的考试方式了,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也正合自己平时教学的内容。主家也认可了这种方式,毕竟张家就算有人入得仙门,也终归是囿于在祖地上务农的庄户人家,提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为了表现考试的公正,黄先生要求所有学子将书本和木匣都放置在讲台上,桌上只留笔和墨。黄先生提要求的时候,说话声音很大,耳室内的张家人和祠堂外等候的其他村民也都听得见。

黑脸妇人忙碌完家里的事情,也候在张氏祠堂外,向旁人夸耀:“我儿精明此次考试定能高中。”

旁边有人不屑回嘴:“这就是一次内堂测试。高中?高中什么?高中张家的赘婿么?”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钟母白了回嘴之人一眼,心中却喜:“如此这般也不错。”

黄先生待众学子回到座位后,便开始逐一给大家发纸。他对每个学生的能力比较清楚,所以发的纸张数量不一样。年纪较大,座位靠前的学生,他都发了三张纸。位置越往后,不是年纪小,就是有些调皮的学生,他往往只发一张纸。到的最后几排非张氏子弟学子的时候,除了钟精明拿到三张纸以外,都给的两张。

黄先生走到最后一个人桌前,这人正是被张小萱赶到末尾的张小妹。张小妹近几个月没来上学,他有些气恼,毕竟她也是他曾经觉得学习最认真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却有着一股子倔劲儿,生生将很多大孩子比了下去。但是爱之深,责之切。这几个月没来上学,黄先生倒是对张小妹生出了一丝怨念。

黄先生抽出一张纸,放到了张小妹桌上。

“先生,纸不够。”

黄先生心想,这些时日不见她来上学,之前的东西怕是早就忘光了。但手上还是又抽出了一张纸。

“先生,还是不够。”

黄先生没好气道:“字写小点!”

张小妹看到先生脸色不善,只得小声答应:“是,先生。”

发完所有的纸,走上讲台,对众人说:“开考。”

学子们纷纷拿起了笔,快速写起来。

其实,此前已有精明之辈,早在拿到纸张时,就已经开始作答。

“这又如何,反正一下午的时间,我要你们尽量默出会写文章和字,早写一点或晚写一点又有何不同?呵,一群屁大点的孩子而已。”黄先生站在讲台上,对眼前所有孩子的动作一览无余。

一个小厮从耳室端出一盏茶,静静地放在讲桌上。黄先生在一旁坐下,打开盖碗,抹了抹茶沫,轻咂了一口。

不一会儿,便有几个年岁最小的孩童写完了自己的答卷。他们本身就上学时间短,认的字也不多,只能写几个简单的字。

黄先生提醒道:“别忘了在卷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年龄。”黄先生都有特别教过他们名字的书写,名字也算他的教学成果。

几个小孩又拿起笔,匆匆补上自己的名字。

“自己写完了,不要乱跑,坐在原处。如果想起什么新的字,也可以补上。”黄先生补充道。

黄先生平日里要求严格,几个孩子听闻,便不敢起身,只能乖乖地等待其他兄长们完成考试。几个心思活络的孩子,见答完考题也不能离去,便也收了心思。

黄先生又咂了一口茶,看着前两排的得意门生,尤其是张博宇几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张又一张,深感满意。

“小萱也不错,近来表现努力。虽然不及几个兄长聪明,但人长得甜美,女孩子家,这就够了。”黄先生心中想到。

时间过去了许久,耳室里张家的长辈们等的无聊,也都悄悄溜达到祠堂的天井,有的偷偷透过窗户向里望去。祠堂外的村民见张家老爷出来,也都纷纷上前。张伯元向着众人,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众人会意,都只是拱手和微笑,以示对张老爷的敬意,然后便也趴在窗户上往里看。

学堂内,张博宇举手:“先生,我还想要一张纸。”

“哦?”黄先生甚喜,起身抽出一张白纸,亲自给张博宇递了过去。

送纸的时候,黄先生留意了一下张博宇的答卷。只见卷面字迹清晰工整,文章不全是自己原来教授的,还有很多是他自己写的。黄先生甚是满意。

不一会儿,张小萱也举起小手:“先生,我也要一张纸。”

黄先生也是很满意,也给张小萱递去一张。

张小萱的字虽不如张博宇那般富有章法,但也是工整清晰,只是越到后面,字体越大。黄先生偷笑:“谁说我们小萱不聪明?”

黄先生抬眼扫视一周,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停笔,只有寥寥数人还在奋笔疾书,便道:“写完的同学可以交卷了,交卷之后就先回去吧。” 还不忘再次提醒道:“别忘了每张纸上写好姓名。”

听到先生的话,有的孩子早就坐得腻烦,长吁一口气,跳下凳子,小跑到讲桌前,递上试卷。其他大多数孩子,也都纷纷起身,交卷后走出学堂。最后,前两排只有张博宇和张小萱等四人,后两排除了钟精明和坐在最角落上的张小妹,其余人都离开了。

祠堂天井里的众人簇拥着张家的族长,来到讲台前。黄先生正将一叠叠上交的答卷进行分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