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44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百姓们茫然道:“没听说过,那是什么事?”

说书人无奈道:“唉呀,就是春秋……古时候!公仪休担任鲁国宰相,有客人送来一筐鲜鱼。公仪休拒绝收下,送礼的人就很奇怪,说:‘听说大人喜欢吃鱼,特意献上,为什么不收下?’

公仪休答:‘正因为爱吃鱼,所以不收。我身为宰相,俸禄足以让自己吃鱼。但如果我收了你的鱼,就可能因受贿被罢免,那时谁还会再给我送鱼?所以我不收,正是为了能长久吃鱼。’”

百姓笑道:“这个公仪休,还蛮可爱的诶!”

“那这傅友德是贪官吗?”百姓道:“他和徐达一起出现的,徐达是个好人啊,他也该是个好人吧?”

“呸呸呸!!颖国公和魏国公的名字岂是我们能直呼的!”

萧何的沉吟不语之中,略带一些苦涩和无奈:“是贪婪,还是自污,是爱财,还是为了给天子把柄……谁又说得准呢?”

【二十七年,赐死。】

这下不用翻译,大家也能看懂了。

众人大惊。

“赐死?如何就赐死了!”

“就因为他要吃鱼吗?”

“颖国公被赐死了!!”

“洪武二十七年……!”

明初许多人迅速开始计算还有几年。

而洪武二十七年的傅友德,震惊、却又好像并不意外。

他默默地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朱元璋,出列跪倒。

除此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

天幕的记载,也带着他回顾了一番当年——遥想他们初见之时,朱元璋风华鼎盛,满头浓密黑发,如今,也已经白发苍苍了。

他呢?他是不是也已经苍老如朽木?

【“赐死?”李承乾奇道:“是为何赐死?”

赵忆摇头道:“正史未载。《明史》仅记载‘二十七年,赐死’,六个字而已。”

李承乾皱眉道:“他那般战功赫赫,死前记载触怒那朱元璋的,便是请田一事。至于第二年再赐死吗?怎么记载的如此草率?别的记载呢?”

赵忆道:“《明太祖实录》记载的多一些。‘十一月乙丑,颍国公傅友德卒。友德先尝从大将军征云南有功,至是卒。上辍朝三日,命礼部议丧葬礼仪’。”

李承乾道:“这也没说他为什么死啊,就说朱元璋在他死后辍朝三日——你自己赐死的人辍朝装什么呢!假惺惺!”】

已经很久没有人敢用这种态度对朱元璋说话了,他下意识一怒,却又意识到自己的权势纵然能统御四海,却也奈何不了天幕上的前朝太子。

那愤怒之中,忽然又生出一点新鲜和怀念来——

那被人视若平常,真心交谈的时光,也已经是很久很久都不再有了。

李世民:……总觉得好像被高明点了一下。

毕竟之前天幕也说,高明死后,他为之罢朝。

在高明心里,他是不是也会觉得:是你废了我把我驱逐出去,我死了,你在假惺惺什么?

一时之间,又很难过起来。

【赵忆道:“明末清初的《国榷》,虽然距离明初时间很远,倒是记载了一点细节,不过,这是私修史,并非正史——‘初,友德尝请怀远田千亩,忤旨,上衔之。至是,上赐宴,太子侍。酒半,忽出剑示太子曰:“闻傅友德反,尔知否?”太子惊未对。

友德闻,遽起离席,免冠顿首曰:“臣万死不赦!”遂趋出。上命力士以剑追与之。

友德出宫门,手刃二子,持其首还,掷地呼曰:“陛下不过欲吾父子头耳!”乃自刎。

上怒不解,尽诛其家男女百余人。’”】

说书人震惊道:“颖国公请田触怒陛下后,有一天,陛下设宴,太子殿下也在,陛下突然拔剑问太子殿下,说听说颖国公要造反,你知道吗?太子大吃一惊,没有说话。

颖国公听他这么说,站起来脱了发冠磕头说自己罪无可恕,就跑出宫去,陛下叫人去追,看见他杀了自己两个儿子,拿着儿子的头颅自己回来了。

他把儿子的头颅掷于陛下面前,说陛下只是想要我们的头而已,于是拔剑自刎。陛下很愤怒,下令杀了他全家……”

朱元璋:……啥玩意?!

听闻“尽诛其家”,傅友德震惊抬头,嘶声道:“陛下!!!”

鄱阳湖边,张定边露出了一丝微笑:“陛下,您看!那朱元璋如此刻薄寡恩,傅友德如此猛将,最后竟是个尽诛全家的下场,麾下将士岂会继续效死?”

傅友德有五个儿子,此刻都震惊不已——

不是,爹,你杀了两个……

你杀了哪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