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不离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沉吟道:“他若是想劫狱,那大理寺的牢房可能拦得住他?华氏仍身在牢中,未曾造成严重后果。”
大臣凛然肃正道:“一旦做了此事,不管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那都是违反了律法!大理寺乃法度严明之地,倘若没劫成而不予论罪,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去劫了?还请皇上在大局上考虑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
皇帝沉了脸色,道:“劫什么狱,你哪只眼睛看见他劫了狱!”
大臣顿了顿,提出质疑:“那他为何夜闯大理寺?”
皇帝反问道:“你又哪只眼睛看见他闯了大理寺?他去大理寺探监不可吗?”
“既是探监,又何故深夜……”
皇帝气冲冲道:“是朕亲允他深夜探监不可吗?!”
大臣们的气焰被压了一截,但也仍不甘心:“皇上若有意偏袒,那臣等也无话可说。”
大理寺卿道:“臣昨夜听闻王爷夜至大理寺牢狱,即刻带人前往,发现王爷确无劫狱之举,只在牢中安睡一觉,醒转后便离开了。”
大臣们见追究不了这事,于是风头一转,又论起了华氏的罪行,几乎半个朝堂的大臣们都一致谏言,要求处死华莹。
皇帝也将近来大理寺的几次堂审案卷都认真地看过了,此刻道:“根据边关的详报,鹰城百姓们的声音,华氏医女救民有功,且本身并无投敌叛国之心。
“她若一心投敌叛国,便也不会以身作则救治百姓,且大可投奔南玳再不回北陈,也就不会等着被朝廷捉拿。朕希望爱卿们可以理智看待这件事。
“华氏世代良医,祖上更曾是宫中御医,曾解过多少王公大臣之病忧,又曾救过多少黎明百姓之性命。华氏一门行善积德,而今只剩这一脉,朝堂若执意苛待于她,只怕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大臣道:“皇上素来人善,乃百姓之福。然国有国法,情理不可凌驾于国法之上,否则上行下效,将于江山社稷不利。还是应严肃处置,才能以儆效尤。”
皇帝道:“她做出此举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冒险营救前武王。如此情有可原,当慎重考虑,轻善处之。”
有大臣比较激昂,道:“皇上素来偏袒前武王也就罢了,而今连个叛国的罪女也要偏袒吗?不管她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她所行之事终究是有害于我北陈,光是这一点就决不可饶恕!”
“臣等冒死直谏,若皇上执意偏袒,臣等只好罢朝以明立场!”
皇帝看着乌泱泱陆续跪了一半的大臣,心里气得翻江倒海,双手不由紧紧把住龙椅的椅把。
他何尝不明白,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他们要求处死华莹,实则只是想借此事来打压苏寿。
苏寿杀过不少奸臣贪官,他做事从来不由规矩,再大的规矩都敌不过他把人头颅一摘,一了百了。
他不光树了很多敌人,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忌惮和惧怕,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把矛头对准自己。
所以一旦抓住机会,这些人才不会轻易放过。
他们是看准了,处死了华莹,苏寿便也绝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