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小懒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恼怒的朱棣当场掀了桌子,既然不识抬举,那就不用谈了,等着被我们大明切断一切物资供应吧,到时候你们会来跪着求我。
一怒之下赶走了北元使臣,对方也没有丝毫不舍,反正这种谈判又没损失什么,关中那边还没任何消息呢,万一燕王是骗我们呢?
真等将来关中物资被掐断,再跟大明谈条件也不迟。生意嘛,我们卖不出去,你们也不占便宜吧?毕竟羊毛产业不是我们一家的。
预想中的关中物资紧缺并没有出现,反而整个关中民生产业发展的有声有色,特别是羊毛产业,现在整个关中的羊毛制品占了一半,许多百姓直接摆脱了棉花和丝绸,土地全都用来种粮食。
四方密探把关中的消息传回大明,京城的朱皇帝傻眼了,说你关中有盐矿也就罢了,毕竟是千年前就有的,怎么这么巧,正好让你们发现了铁矿和煤矿?你黄易是老天的亲儿子吗?
二虎小声说道:“陛下,据说关中的百姓不用田税,也不用参加徭役。”
什么???
老朱豁然起身,跟二虎这个武将不同,他一下就看穿了黄易的阴谋。
“这怎么可能?不收赋税,官府如何开支?当官的没有薪俸呢个,如果管理百姓呢?”
“好你个黄易,这一招显然是冲我大明来的,倘若关中百姓免除田税和徭役的事传开了,大明非乱不可。”
二虎皱眉道:“陛下,据暗桩回报说,关中百姓一切收入都归自己,不用缴税。但官府会设立粮库,跟百姓手中购买粮食,这样一来,百姓手中有了银钱,就可以购买其他生活用品。而官府也有了粮食,能用作战备或者给官员发薪俸。”
老朱想了一下,很快就笑了:“明白了,他们这是变着法子加税呢,故意不收你的田税,但却提高其他商品的价格,原本一口锅需要一斗粮食,现在经过这样一倒手,一口锅能卖到两斗粮食。”
“唉……关中粮食产量翻倍,即便是物价上涨一倍,百姓手里的存粮也比以往更多,所以照样拥护黄易。这小子可真是个祸害。”
二虎欲言又止,一直等老朱猜测完了,他才弱弱的说道:“陛下,实际情况好像、好像不是这样。关中的物价不仅没涨,反而下降许多。”
“不过路子跟您猜的一样,百姓家里都有很多存粮,据说一年打的粮食三年都吃不完,百姓顿顿都能吃上白面。”
“暗桩还说,现在关中最畅销的商品不是别的,竟然是石磨、石碾,几乎供不应求。”
老朱双眼发呆,嘴里喃喃道:“这怎么可能?那他们靠什么充盈国库?没有钱粮打底,战时靠什么?”
二虎沉吟道:“哦对了,据说长安有一句宣传口号,叫什么藏富于民!”
“据说现在关中百姓不仅拥护黄易夫妇,而且十分仇恨我们大明,说什么大明就是在搜刮百姓,国库充盈了,百姓却越来越穷。”
“还说什么大明年年打仗,虽然地盘越来越大,但百姓却照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年年都有饿死人,你地盘再大跟我们也没关系。”
这……
老朱彻底明白了,“这是攻心计!好哇,原来如此。”
“这般煽动百姓,倘若有一天我们重新攻入关中,那里的百姓不用征辟,会自发涌上来对抗我大明!”
二虎也明白过来,“这……这怎么办?如果这样的话,那关中岂不是人人都会从军?这可远不止十万。”
老朱脸都黑了,“是啊,原本想封锁关中,等着他越来越弱的,没想到竟然给了他一年时间做大了。”
“二虎,召集六部尚书过来议事。”
……
大明已经看到了危机,关中也没闲着,又是一年大丰收,这次所有百姓都获得了实惠,关中联合衙署彻底站稳了脚跟,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关中产的生活用品比中原的还好,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域,所获收益比大明的海外贸易丝毫不差。
“侯爷,近日我们抓获许多偷偷来关中做买卖的中原商人,这帮人没有组织,看着不像是大明的斥候,应该是想发大财的普通百姓。您看这些人是遣返呢?还是送去劳动改造一下?”关玉楼来报。
黄易微微皱眉,怎么听着如此熟悉?
“想发大财的普通百姓?铤而走险,偷偷潜入关中做买卖?”
关玉楼点头道:“不错,他们说我们关中的货物质量好,价格便宜,是中原那边的一半,运一次货回去,稳赚不赔,哪怕从没做过买卖的人都能发财。”
“也不知道是谁开了这个头,现在翻山越岭潜入这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不闹事,就是纯粹的卖货运走。”
“老吕甚至还打趣说,照这样下去,不消三五年,南边秦岭中会被他们再开辟出一条商道出来。”
黄易一拍大腿,“这不就是走嘶吗?还真是奇葩,整得我们关中跟东南三角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偷运的是什么要命的东西。”
“不用限制,这帮人也不容易,都是为了生计而奔波,但凡在大明好过一点,何苦翻山越岭铤而走险?要知道这一路下来狼虫虎豹的不少,一个不好就会送命。”
关玉楼担忧道:“那万一混入斥候探子呢?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六扇门压力很大,人手吃紧。”
黄易笑了,“只需要检查带没带兵刃,不需要核验身份了,没有兵刃,商人在长安只能在规定的区域活动,翻不起大浪来。”
“要我说,这样的人越多越好,正好让他们把关中的情况带回去,也让大明百姓看一看,靠辛苦劳动是能够吃饱饭的,大明朝廷名义上是为国为民,实则是百姓的吸血虫,全都在搜刮百姓的血汗。”
“他老朱开疆拓土名扬史册,下面百姓水深火热死伤无数,史书上可曾有记过一笔?”
关玉楼连连点头称赞:“不错,若不是侯爷您开解,我们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若说爱民如子,您才是真正的爱民。”
黄易笑骂道:“去去去,什么时候你也学会拍马屁了,这都是大都督的功劳。”
“咳咳,对,是大都督爱民如子!”关玉楼连忙改口。
黄易偶然想起一事,“对了,既然我们关中发展迅猛,是不是该把那群劳动改造的俘虏送回去了?富贵不还乡里,犹如锦衣夜行,这可是朱皇帝的名言。”
关玉楼傻眼了,“啊?不是把,侯爷,那两万人虽然是俘虏,但现在咱们的工地正缺人呢!要不再拖两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