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0章 娘子饼【3 / 5】

孤鸿一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见一个戴着半块琉璃镜的老翁徐徐走上前,他极恭敬的作了揖才道:“户部尹温书,听令。”

“两万军马行军十五日,需要多少银两?”

哗啦一声,只见尹温书从怀里掏出一个袖珍算盘来,他枯朽的手指上翻下飞起来,墨玉算珠被划拉的哗哗作响

众人都紧紧盯着,直到咚的一声,当最后一颗珠子也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尹温书终于停了手。

他仔细看看手上的算盘,才回道:“回萧后的话,按最基本的粮草供给来看,两万军马十五日至少需要十五万两银子”

闻言,大殿声暗暗响起叹气声,沈尚书又执笏进言道。

“请萧后三思,年初苍山郡、武陵郡等诸多郡县都遭了水灾,多亏朝廷拨了赈灾款,这才度了灾祸,如今百姓们刚将早稻栽下去,别说十万两银子,就是三千银子苍山郡的百姓们也凑不出来了”

说着,那沈尚书就跪在地上无奈的哀叹起来,一旁武陵郡的徐尚书,和潇湘郡的张尚书也齐齐跪在地上,各个眼里含泪。

一片静默中,曹慕之依稀听到几声细微的响动,循声望去,竟瞥见那沈尚书的膝边湿了一片

若不是前几日沈尚书来府中拜访,曹慕之差点就要被他的眼泪骗住了。

几日前,曹府的书房里,曹东端坐在太师椅上,曹慕之立在他的身旁。

书房门一打开,一个清瘦的连两颊都有些凹陷的人走进来,他极恭敬的跪在地上:“见过曹统领”。

曹东忙道:“沈尚书何必多礼,快快起来”,那沈尚书脸上堆着笑,慢慢爬起来坐到椅子上。

曹东轻呷一口茶水,才道:“近日郡里的水灾可好些了?”

“多亏大人帮忙,为我苍山郡争取了许多赈灾银两,这才勉勉强强的过了灾,这是卑职孝敬您的”,说着,沈尚书一拍手,几个奴仆便抬着沉甸甸的箱子上来了。

待众仆下去,沈尚书才邀请曹东:“曹大人,这是卑职的一点心意,还请您挪步去看看”。

曹慕之跟着曹东信步过去,却见那毫不起眼的箱子里,装满了灿灿的金子。

“沈大人太客气,这些金子我只要一半,毕竟这次户部的尹大人也出了力”,曹东又回到太师椅上,淡淡的说着。

沈尚书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过来,忙道:“大人见教的是,我这就给尹大人也送些去”

曹慕之正想着沈尚书的事,却听到萧后开口了:“如今皇上还病着,你们就这般啼哭,像什么样子?”

她的声音很轻,可听的众人一惊,沈尚书也忙止住了哭。

“年初赈灾的折子,是我陪着皇上一起批的,又怎会不知?既是议事自然会考虑周全,几位尚书起来说吧”,萧后换了语气,温柔中透着关怀。

那三个尚书忙谢了爬起来:“多谢萧后,多谢”

“尹温书,现在朝廷的库房里还剩多少银子?”萧后又问。

“回萧后,除去每月发往各郡赈灾的银子,宫衙里各样的吃穿用度,以及为皇上六十大寿预备的银两,还有不到三十万两”

三十万?曹慕之心里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国库竟已亏空到如此地步。

只看数字,好像能负担那两万军马的粮草,可这才年初,库里的银子不仅要坚持整个宫衙用到年底,还要为皇上的六十大寿做好准备,那本就是上不封顶的无底洞

若是各郡再遇上什么天灾人祸,那便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

曹慕之心里想着,又悄悄去看义父,却见义父依旧一脸恬淡,仿佛众人讨论的事情与他无关。

曹慕之有些疑惑,又悄悄去看宋仁远,只见先前还义愤填膺慷慨激言的宋将军,眼下却好似被浇了一盆冷水,那张因愤怒而涨得通红的脸庞,此刻已褪去血色,只剩下一片苍白与黯然。

“郡里的百姓们刚恢复了生计,不能不顾”,萧后的话让那几个尚书燃起希望,眼里闪出亮光来。

可紧接着,萧后又话锋一转:“可边境战事若是不理,便助长了贼人的士气”

闻言,那几个尚书眼里的光芒又黯淡了几分,宋仁远缓缓抬起头,定定的看着那块屏风。

等了许久都不见萧后说话,宋仁远又上前一步拱手道:“萧后,可以先把安西郡的八千军士调给我,我至少能拖住那突厥贼人三四个月,那时各郡的早稻也都成熟了,朝廷便可以不再拨发赈灾银了”

“呵,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眼下那早稻刚种上,谁也不知道四个月后收成如何,若是收成不好,百姓们饿的谋了反,到时候宋将军再千里迢迢赶回来平定吗?”沈尚书当即回怼过去。

“你”,宋仁远一时气结,愤恨的瞪着沈尚书,那沈尚书也不怕他,也瞪着他。

朝堂之上,众人陷入一种微妙的剑拔弩张,除了曹东和曹慕之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的龙椅外,其他人都或明显或隐晦的斜瞪着宋仁远。

众人各怀着鬼胎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等着萧后的后话。

又等了许久,萧后还是没有说话。

“诸位同僚都是爱国心切,言辞激烈亦能理解,不过还请诸位仔细想想,如今情势唯有萧后说的极是,既要安抚受灾的百姓,又要震慑那边境的突厥贼人,以我拙见,堵之不如疏之!”

曹东的话说的云里雾里,众人都没听懂,那萧后也缓缓的开口了:“曹统领这是何意?”

“臣惶恐”,曹东极恭敬的跪在地上,曹慕之也连忙跪下去。

“那突厥贼人前来袭扰,无非是艳羡我祖国疆土的大好河山,和我启和盛世的瑰丽文政,若是派一位公主过去,与那突厥王和亲,教化突厥民众,那契丹上下一心向赵,便只是时间问题了,到那时,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也能征服他们为我大赵所用。”

萧后明明看见众人都纷纷点头称是,她还是故意问着:“诸位意下如何?”

沈尚书率先跪在地上,连连称赞起来:“回萧后,臣以为曹统领说的极是”,其他众臣都纷纷跪在地上附和起来。

宋仁远直挺挺的站着,既不称赞又不反对,只是皱着眉看着远处的龙椅愣神。

屏风后又响起萧后的声音,她淡淡道。

“宋将军,我自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各郡兵力都紧,但我想普天之大,总有爱国志士愿意出些气力,这样吧,我将我的嫁妆变卖些金银,凡是自愿随你前去平定突厥的,都有赏赐,多余的全都换成粮草,你一并带去前线吧!”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眼见萧后言辞恳切,竟要变卖自己的首饰来支持国事,众人对她都多了几分敬意。

“臣自愿停俸一年为国事效力”,曹东悠悠的应着。

跪着的众人,忙低着头去看曹东,却见他神色淡然不似说笑,各个眼里闪出惊慌,有些眼前一黑险些晕死过去。

过了片刻,户部的尹温书小声道:“曹统领一片赤诚天地可鉴,只是各家各府都上有老母下有幼儿,不可全断了俸禄\"

闻言,众臣稍稍露出些喜色,纵观整个朝堂,除了性情耿直的宋仁远,便只有这手握国家命脉的尹温书,能与曹东对话几句了,众人将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都定定的看着他。

可众臣还没高兴许久,又听那尹温书继续道:“可国事当前,应当众志成城,依老臣只见,可先砍去一半俸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