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青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后听着沈清绾说的话,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既然皇后思虑周全,这件事就交由皇后来办,哀家也放心。”
“母后。”沈清绾额想了想,“母后觉得凌香阁怎么样?虽然凌香阁没有喜贵人如今住的咸福宫那么大,可凌香阁除了正殿,还有一个偏殿,若是只赐给喜贵人一个人,还是要比喜贵人如今住的咸福宫偏殿宽敞,凌香阁刚好在慈宁宫和养心殿的中间,喜贵人有孕,孕中多思,若是能时常见到娘家人,不管是情绪还是心情,都可以安稳不少,等日后喜贵人生下皇嗣,若是晋了嫔位,再安排其他住处,母后看如何?”
太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皇后考虑的很是周到,即便日后晋了位份,换了大的宫殿,跟别人同住,倒不如凌香阁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住,来的清净。”
沈清绾笑而不语。
太后是在后宫见惯了尔虞我诈,在后宫能有一片自己独处的地方,是有多难得,喜贵人与当年的柔嫔刚刚入宫时候不同。
柔嫔选秀入宫便已经是个贵人,又得元武帝青睐,日后必然得宠,那个时候宫中的妃嫔少,就那么几个人,空闲的宫殿也多,当初给她安排一个宫殿独住,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今后宫的妃嫔多了,各个宫殿都有了自己的一共主位,总不能因为安排一个贵人,让别人挪去别处,说来道去,凌香阁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尤其是这个位置,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可从喜贵人入宫以后,她可没少在慈宁宫见她哭鼻子,她见过的都那么多次,私下里应该哭过的更多吧。
这样一个一点城府都没有的人,沈清绾真的很担心,她这一胎……,就算这一胎保住了,那日后呢?
“母后若是没有意见,那儿媳等下再问下喜贵人的想法,若是她也同意,就让人着手去办了。”沈清绾缓声道。
“好好好。”太后笑的眉眼弯弯,似乎对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喜贵人那边就不用去说了,哀家就能做主,哀家相信她听到这个好消息,也一定会高兴,会感激皇后的。”
沈清绾:……
这真的好吗?
不过既然太后这么说了,那日后若是喜贵人对此安排不满意,应该也找不到她的头上。
沈清绾依旧面露难色,“母后,这……”
太后自然看的出来她的为难,只是侧身冲着身后的张嬷嬷开口说道,“你去咸福宫传哀家的懿旨,就说为了让喜常在安心养胎,暂时迁居到凌香阁。”
什么?
暂时迁居到凌香阁?
喜常在从张嬷嬷的手中接过懿旨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姑母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让我迁居凌香阁?我在咸福宫好好的,为什么要让我迁到别处,再说了,凌香阁那么小。”喜贵人满脸的不满,没有丝毫的掩藏,“张嬷嬷,姑母是不是搞错了?在后宫之中,不是一些不受重视,或者受罚的妃嫔,才会迁居到什么阁,什么斋的,我有孕在身,那可是喜事。”
张嬷嬷的脸上挂着笑,像传旨这样的小事,平日里是轮不到她亲自过来的,就是因为这个喜贵人是太后的表侄女,太后才让她亲自走了这一趟,可谁曾想,人家非但不领情,似乎还有要埋怨的意思。
张嬷嬷微微福身,“贵人,太后娘娘也是为您考虑,如今您有了身孕,自己一个人住,更有利于养胎,太后娘娘并不是觉得咸福宫不好,只是想着贵人您自己住的话更方便一些。”
方便?
喜贵人的心底禁不住的冷笑,“真是不知姑母,到底是听了谁在背后挑拨,这到底是为了让我住的更舒服一些,还是有别的想法,就不为人知了。”
张嬷嬷的唇角深深抿了一下,只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她是来宣读懿旨的,如今懿旨宣读完了,她的差事也就办完了。
她自然不会把在慈宁宫听到太后和皇后说的话,告诉喜贵人。
喜贵人的心智,是全然不会想到太后与皇后担心的那个层面。
说不定,她若是知道了太后与皇后让她搬去凌香阁的原因,是怕淑妃经常带着三阿哥出入咸福宫,冲撞了她,只是觉得太后和皇后太过杞人忧天了。
可她陪着太后在后宫之中住了大半辈子。
后宫那些女人,为了争宠,为了巩固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什么样的手段没用过,什么样的心眼儿没使过。
就凭借她刚刚听到太后懿旨时候,那一脸的厌烦就可以看得出来,喜贵人若是没有太后的庇护,别说恩宠,只怕在这个后宫之争都难以生存下去。
她跟皇后差之甚远。
“喜贵人若是有什么想法就去与太后娘娘说吧,奴婢先告退了。”张嬷嬷说完,福身又行了个礼,便退出了咸福宫。
走到咸福宫门口的时候,刚好撞见从外面的回来的锦妃。
锦妃看到张嬷嬷,很是客气的打了个招呼,脸上也是挂着得体的笑意:“张嬷嬷。”
她怎么亲自过来了?
张嬷嬷是太后的陪嫁丫鬟,从太后入宫的那一天,就一直伺候在太后的身边,元武帝虽然有乳母,可小时候,张嬷嬷也没少费心,元武帝对张嬷嬷一直都是很尊敬的。
后宫之中,妃嫔只要拎得清的,自然都会对这个张嬷嬷礼让上分。
张嬷嬷看着锦妃迎了上来,也是停住了脚步,欠身请了个安,“奴婢给锦妃娘娘请安,锦妃娘娘吉祥。”
“张嬷嬷快快请起。”锦妃抬手,好奇开口:“张嬷嬷可是有什么事?”
“回锦妃娘娘的话,奴婢是过来传太后娘娘懿旨的,太后娘娘知道喜贵人有孕后非常的高兴,便把慈宁宫旁边的凌香阁赐给了喜贵人居住,旨意已经传到了,奴婢也该回去复命了。”
锦妃听着张嬷嬷的话,脸上的笑容一僵,眉心禁不住跳了一下,“张嬷嬷您是太后娘娘身旁的老人了,对太后娘娘的脾气性格肯定比我们这些做嫔妃的了解的多,我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张嬷嬷明示。”
“锦妃娘娘有话不妨直说。”张嬷嬷脸上含着笑,欠了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