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三百零七章:夸大其词【1 / 1】

一耳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家人刚说几句话,牙婆把李家人送到了门口,洗漱过后的李家人看起来稍稍精神了些。

李家小子“扑通”一下跪下:“夫人好,少爷小姐们好。”

李家夫妇跟两个小闺女一个接一个跪下,嘴里喊着夫人少爷小姐,郁知秋还好,她刚刚在牙行已经经历过一次,好歹有了些经验。

刘家兄妹没有丝毫准备,一个个退出老远,刘三河还拍拍胸口说长辈跪他,他会不会折寿。

郁知秋笑着让李家人都起来:“你们起来吧,坐着说说话,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以后咱们要待在一处,名字得知道。”

趁着李家人起来的功夫,郁知秋对刘家三兄妹解释道:“刚刚没来得及告诉你们,他们是我在牙行买来的一家人,家里和铺子里忙不过来,咱家缺人手。”

李家小子闻言,立刻拍拍胸口:“夫人,以后有什么脏活累活只管安排我去做,我一定好好办事,绝不偷懒。”

小伙子在艰难的环境里还知道护住妹妹,郁知秋挺欣赏他的,冲他点点头道:“好,我等着看你的表现,说说你们的名字吧,大伙互相认识认识。”

李家小子知道父母跟妹妹胆小,仍是自己开头:“夫人,我叫李小康,今年十八,会种地会打猎会捉鱼,夫人有事只管吩咐我。”

小康?

这个名字好,一听就是好名字,发家致富奔小康嘛。

郁知秋唇边挂着笑,笑意却不达眼底:“小康,你才十多岁就会打猎?你们家以前是山民,还是你会功夫?”

她是欣赏这小子勇敢,不代表她能接受这小子吹牛,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她这里是最基本的。

若是实话最好,若是吹牛,她少不得要敲打几句。

李家父母好歹是大人,一开始心里胆怯不敢看郁知秋也不敢说话,这会听儿子说大话被主家发现,李父急道:“康子,别整虚的。”

李小康是个机灵人,李父的提醒他听出来了,同时也瞄见了郁知秋眼神中的冷意,涨红着脸小声道:“不敢瞒夫人,我……我谈不上会功夫,只能比划几招。”

“打猎也只会设陷阱抓些小猎物,不曾抓到过豺狼虎豹,早些年我跟村里的猎户大叔学过几年,略略懂一些。”

李小康把头深深埋下,心中暗暗后悔自己不该说大话,万一惹主家生气了把他送回牙行咋办?

他那样说,只是怕主家嫌弃他们,给自己添些筹码而已,并不是故意骗人。

会设陷阱抓猎物也有点真本事,郁知秋神色严肃,目光如炬:“我能明白你的心思,但我既然买了你们一家,只要你们没犯原则性的大错,便不会把你们赶走。”

“我家里都是实在人,我希望你们也能实在些,就像小康爹说的,别整虚的,是咋样就是咋样,不懂可以问,不会可以学,别撒谎别吹牛,都踏踏实实做人。”

李父听着很是赞同,他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一回他头一个表态:“东……东家,我们记住了,小康会改的,以后不会再吹牛。”

得了郁知秋的话,李小康绷紧的背松下来,红着眼睛点点头。

不会被赶走就好,只要能跟家里人在一块,让他做什么都可以。

接下来李家人各自介绍了自己,李父名叫李永福,今年三十七岁,家里世代种田,他也是个种田的好把式。

常年风吹日晒下地干活,李父瞧着比同龄人出老相,三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像是年近半百的人。

李母周氏,三十五岁,是个普通的农家妇人,生活的磨难带走她眼里的光,整个人看着有些木然,说话也怯生生的。

日常的家务活周氏都会,灶上的过不说精通却也是熟手。

剩下两个姑娘,大的叫大妮,小的叫二妮。

郁知秋皱皱眉,大妮二妮可算不上正经名字,随便在哪个村里喊一声,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小姑娘答应。

“有想过给两个姑娘重新取名字吗?她俩如今的名字,重名的太多。”郁知秋委婉地跟李永福和周氏建议。

听见郁知秋的话,?两个小姑娘眼底的光亮了许多,能看出来她俩也很想换名字。

李永福为难地搓搓手:“东家,我……我不知道取啥,要不就叫桃花跟荷花?”

桃花跟荷花,这比大妮二妮没多大差别,对上两个小姑娘软软的眼神,郁知秋柔声道:“大妮,二妮,我给你俩改个名字好吗?”

“以后大妮叫李如芯,二妮叫李如意怎么样?如若不喜欢也没关系,暂时先叫着原来的名字,回头有喜欢的再改。”

大妮大一点,知道自己如今是什么状况,只敢点头不敢多说话,娘跟她说过的,在主子面前多做事少说话。

“李如意好听,我喜欢,谢谢婶……夫人。”二妮躲在周氏身后小声道。

郁知秋对她和善笑道:“喜欢就好,以后你就叫李如意。”

知道了名字,郁知秋问起李家从前的事,她让李家人坐着慢慢说,李永福调整调整开了口。

李家人不是本地人,离万来镇远得很,李家一家子颠沛流离好几个月才来到这里。

他们家乡半夜发生地动,整个村子的人大多没逃出来,李家人是靠着家里的土狗提醒才侥幸活下来。

一家人刚离开屋子,屋子就垮了,李父的腿还被砸伤,幸运的是一家人都活着。

李父是李家的顶梁柱,他不能出事,家里的主心骨在,一家人才不会散。

那会不少人都说朝廷马上会派人来赈灾,李家人想着朝廷总不会不管他们,把钱都拿去给李父治伤,盼着他能健健康康活下来。

钱用光了,朝廷赈灾粮食迟迟没来,李家人这才意识到不对,把手上能卖的都卖了,每天靠一口薄粥撑着。

房子垮了没法住,且村子里死了太多人,李家人怕染病也不敢回村。

一家子窝在破庙里熬日子,后来实在熬不下去了,李父李母甚至想过一家子投河,死也死在一起,下辈子一家人还在一起。

为活下去卖儿卖女的人不少,有人也劝过李家把两个女儿卖了,李父李母不愿意,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卖谁他俩都舍不得。

眼看一家子快要饿死,李小康说服父母一家子卖身给人牙子,冒险寻一个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