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各大州府,县镇开办官学。”
“不仅能够培养足够多的后备人才。”
“为我给你说的科举制度做储备。”
“还能拉拢一批有识之士。”
“亦或是寒门和小世族之人。”
“让官学进编制,给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优待。”
“过年给点米面粮油,给点布匹衣服,给个官员品级,发放一些俸禄。”
“这就能够将很大一批人拉拢到你的手下。”
“……”
秦布衣侃侃而谈。
现在的大周,还没有开办科举制的土壤。
主要是能够读书的,都是高门望族,世家大族子弟。
再不济也是寒门。
这里的寒门,可不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民百姓。
就算是寒门,也是门。
门,是门第。
一般来说,只有像样的家族,亦或是有百年以上传承的家族,才能称之为门。
所以,别说什么寒门出身了。
现在的大周,就算是寒门,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碰瓷的。
真要是推广科举制。
朝堂依旧是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秦布衣要开办蒙学,以及其他学堂。
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老师。
花费三年时间,培养足够蒙学,教学的老师。
推广全国。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需要尽快去做。
早在三年前的齐州。
秦布衣就开始做这件事了。
三年时间,培养了上万名蒙学老师。
可更进一步的专业老师。
都是出自东海学派的儒生们。
然而即便如此,数量也不过三千。
三千人洒到整个大周。
根本不够。
但,已经有了基础。
秦布衣已经证明了蒙学推广的可能。
如今有钱有粮。
还真不怕不好推广。
秦布衣最近一年多时间。
在江河诸省拓展生意。
如今产业规模可以进步一扩大。
利用扩展的生意,可以方便很多事情的操作。
秦布衣还真不担心蒙学的推广问题。
一个齐州能够被自己发展好。
其他地方,也不是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