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42章 进攻本土【1 / 1】

纵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城西郊军用机场,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李海洋的专机在暴雨中降落时,溅起的水花像一道银色的帷幕。透过舷窗,他看见委员会总管张明月亲自撑着黑伞站在跑道旁,身后是两排笔挺的卫兵。这个不寻常的接机规格,预示着即将召开的会议非同寻常。

\"元帅。\"张明月接过李海洋的公文包,雨水顺着伞骨流成一道水帘,\"人都到齐了,就等您了。\"

车队驶过长安街时,李海洋注意到所有路灯都换成了战时规格的暗黄色。城内的哨兵比平日多了一倍,他们钢盔下的眼神锐利如鹰。这些细节告诉他,全城已经进入了紧急状态。

紫光阁地下会议室的门缓缓关闭时,厚重的防爆门发出沉闷的\"咔嗒\"声。椭圆形的会议桌前,一百三十三位最高委员会成员已经就座。防长燕飞翔正在翻阅一摞标着\"绝密\"的蓝色文件夹,副部长秦河则对着战术平板皱眉。

\"诸位。\"李海洋解开军装最上面的纽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华夏立国以来最重大的战略决策。\"

全息投影仪在桌面中央亮起,展现出一幅全球战略态势图。红色线条标注的商船航线像血管般遍布各大洋,而上面密布的黑色骷髅标记则代表着被袭击的商船。

\"过去六个月,我们损失了价值三百七十亿银元的货物。\"李海洋的手指划过投影,图像随即放大展示出一艘被鱼雷炸成两截的货轮残骸,\"更重要的是,橡胶、锡锭、石油等战略物资的进口量下降了45。\"

台下的各位委员不禁窃窃私语:\"海军在干什么?我们的护航舰队呢?\"

\"击沉了二十九艘敌军潜艇。\"海军司令白浪沉声道,\"但他们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生产速度是每月五艘。\"他调出一段卫星画面,显示船坞里同时建造的六艘潜艇骨架,\"这种消耗战,我们打不起。\"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华夏的工业机器正在因为原料短缺而减速,而敌人的战争机器却在全速运转。

张明月轻轻敲了敲桌面,调出一组新的数据:\"让我们看看问题的根源。\"屏幕上出现一个金字塔图表,\"万国商会控制着敌军85的军工生产,而他们的工厂\"画面切换到东海岸的卫星照片,\"全部集中在这些毫无防备的沿海城市。\"

秦河突然站起身,激光笔的红点停在匹兹堡的位置:\"这里的高炉每天产出两千吨特种钢材,足够建造半艘潜艇的壳体。\"红点又移到底特律,\"这里的发动机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每七十二小时就能下线一台潜艇用柴油机。\"

\"就像割韭菜。\"李海洋冷冷地说,\"我们在大洋上击沉一艘,他们的船坞就下水两艘。这个循环必须打破。\"

委员会中最年轻的成员,经济战略局局长林语嫣突然举手:\"我计算过,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到明年春天,我们的gdp将下降72,失业率可能突破警戒线。\"她调出的曲线图像一把滴血的弯刀,\"最严重的是精密机床进口中断,会导致江南造船厂的新舰建造计划延迟十八个月以上。\"

一阵压抑的沉默笼罩会议室。投影仪发出的蓝光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仿佛提前映照出了那个黯淡的未来。

\"所以,我们今天要表决的是\"张明月环视众人,声音异常平静,\"是否对万国商会的工业造船厂实施彻底的打击。\"

燕飞翔立即调出军事部署图:\"我们拟定了"断剑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他指向东海岸的几个红圈。

主管外交的委员赵立诚突然拍案而起:\"这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以及盟友对我们的态度?\"

\"对我们的态度?\"李海洋打断他,\"当我们的商船被击沉时,他们在哪里?\"

会议室温度似乎骤降了十度。投影仪上的画面切换到了郊外的工厂区,流水线上的工人正在为零件短缺而停工待料。

\"每耽搁一天,\"李海洋指着画面,\"就有一万名工人领不到工资,五百家企业面临破产。\"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委员,\"这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作战部长调出了兵棋推演结果。三维投影显示,如果保持现状,六个月内华夏海运能力将下降至战前的40;而如果实施\"断剑行动\",虽然初期会面临国际压力,但能在三个月内瘫痪敌军75的工业产能。

\"关键是精确性。\"白浪展示了一批新式制导炸弹的测试录像,\"我们的"雷霆-4"型钻地弹可以穿透六米钢筋混凝土,误差不超过三米。\"

后勤部长接着汇报了战备物资储备:\"燃油储备足够维持三个月高强度作战,弹药库存可以支持两万架次轰炸任务。\"他停顿了一下,\"但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培训需要加快,特别是夜间轰炸能力。\"

最令人震撼的是情报部门的演示。他们用三维动画还原了匹兹堡钢铁厂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从变电所到高炉控制室,甚至标出了每个哨位的换岗时间。这种细致程度,说明准备工作早已秘密展开多时。

当电子表决器亮起时,会议室里的呼吸声都变得清晰可闻。张明月最后一个按下按钮,全息投影显示出结果:23票赞成,0票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