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糖的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百二就一百二,沈默兰砍价无果便不再坚持,当场给了钱,又同去衙门办了契书,隔壁铺面就成她的了。
在她放系统奖励的大箱子里,又多出来一组崭新的裱花嘴裱花袋,静静的等待投入使用。
沈默兰兴致高昂的琢磨自己的蓝图,新店装修效果图画起来,需要摆放的柜台订起来。
她又去坊市买了两个女奴,是一对被其族长发卖的双胞胎孤儿姐妹,今年十三岁,祖上在城郊务农,因寒症死了爹娘兄嫂被族人视为不祥,故此由族长发卖。
沈墨兰看她们骨瘦如柴、可怜巴巴的戳在坊市上,又动了恻隐之心,索性两人都买。
这俩丫头除了见人有点畏怯,其他方面都令沈墨兰满意。
这对姐妹,沈默兰取名为桃仁、杏仁,而且半点都不藏私的将月饼的制作工艺传授给她们,杨嫂担忧她这样会泄露“秘方”,毕竟这对姐妹可是有同族的,不像她们母女无依无靠只能靠主家……
沈默兰却只是一笑,并不在意。
半个月转眼而过,此时天气转凉,杏仁豆腐已经下架了,甜记又推出了新甜点,名曰“蛋黄酥”,不过这一款虽然也不便宜,要二十文一枚,但比起贵的吓人的月饼来说,已经算得上亲民了。
油酥为皮,鲜蛋黄打散,加少许盐、许多糖、以及些许乳酪和酥油,先将散蛋黄揉成弹丸入炉烘烤到出香味,再包上油酥皮烤制,改良型烤炉比长安其他土制烤炉烘烤出来的食物更香浓、火候更到位。
这种改良过的蛋黄酥完全不用牙咬,酥软香甜,入口后舌尖微微一搅就化了。
蛋黄酥做起来比月饼简单,新店面收拾好后,杨嫂母女与桃仁杏仁齐动手,一天能出上千枚,同样也遭到哄抢,不过这次抢着买的少了些有钱人,多了些平民。
是啊,整天嗅着满溢到街上的香甜气息却不敢买那贵到令人咋舌的月饼,好不容易甜记有了不那么贵的糕饼,还不赶紧抢?
新店有六十步长、七十步宽,按理说容纳顾客应该绰绰有余,然而在蛋黄酥上架的第一天,新店旧店依然被人挤了个水泄不通,人满为患。
崔行裳骑马路过时,又看到甜记门口堵了一堆人。
前一阵子甜记旁边的铺面整天兵兵乓乓,原来的布匹店变得空空如也,忙碌了好几天,果然是甜记扩大的铺面,将其占了。
现在看来,甜记占了新铺面却仍旧盛不下那许多买糕饼的人……那位女郎制出来的糕饼应是长安城最受欢迎的了。
因有新铺面,顾客再没出现堵塞半条街的盛况,虽然也溢到门外一些,好在还算秩序井然,想来出不了什么事。
这样思量着,崔行裳的马便踱过了“甜记”,往街那头自己的家行去了。
蛋黄酥风头正劲,每天出多少都不够卖,沈默兰在柜台后面忙个不亦乐乎,突然便听到了张娘子的声音。
“您看,这就是我们坊顶顶有名的甜记”,说着,张娘子便领着一个人分开人丛挤到了柜台跟前。
“咄!排队!”旁人纷纷怒目而视。
被张娘子领着的人便随手甩出几两银子,噼里啪啦打在前面几个顾客的身上。
被砸的人收声,忍着气低头便捡银子,那人就占了头一位。
沈默兰目光闪动,看看那人身旁的张娘子,又看看那人,生的仪表堂堂,但眼神一股子精明市侩,举止更是令人生厌。
“张娘子,这是你家亲戚?”她淡淡的问,手中动作不停,已为其他顾客打包好一盒蛋黄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