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藕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些条件差的地方,水稻亩产可能仅有1石左右,甚至更低!
这就相差二十倍了!
见老朱那震惊的表情,江临又跟他复述了一遍:“最高亩产二十石啊!”
随后他继续说道:“除了产量高,这个杂交水稻的还有很多特殊之处,抗虫害能力强,耐涝、耐旱、耐瘠、耐肥、耐盐碱。”
“总而言之,这个杂交水稻在任何地方都能茁壮生长……”
嘶……
江临的话令在场众人下意识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玩意儿?
他们听到了什么?
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茁壮生长?
天呐!
要知道,大明的水稻基本上只能种植在南方地区,而且对于种植地区的要求也很多。
此刻,老朱和朱标父子二人相视一笑,又是十分默契,一同在心中默默的激动起来。
在这对父子的设想中,要是能从江临手中得到杂交水稻的种子,凭借“产量高”和“任何地方都能茁壮生长”两点特性……
如今大明的大米产量相对充足,可以满足南方地区的百姓。
不过,粮价对于普通百姓还是有些偏高,一些贫困家庭根本买不起。
一旦推行杂交水稻,随着产量的大幅提高,粮价自然就会降低,整个大明的百姓们就能吃上便宜的米饭了。
再配合着江临此前给出的土豆、玉米、地瓜三种作物。
大明将不会再出现饥荒这种事情,每个百姓都能吃饱饭了。
这时,江临按照惯例,又拿出了投影仪,从里面找了一部有关杂交水稻的纪录片。
看到江临的这个行为后,众人立马明白他是又打算放片子看了。
一时间!
在场众人纷纷端正了坐姿,目光看向投影仪投出的画面。
在一片水稻田内,有一位带着草帽的男子,裤腿卷到了膝盖,弯腰观察着禾苗的情况,此人便是年轻时的袁隆平袁老。
江临缓缓开口道:“这位男子名叫袁隆平。”
“他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后世,我们国家起初贫困的情况,百姓们吃不饱饭,正是多亏了袁老的杂交水稻。”
江临此话一出,老朱的一双眼睛瞬间亮了,他对于这样一位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才,也是无比尊重且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