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1章 文化使者【2 / 2】

月湾的莎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汤若望陷入沉思。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传教士,他深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但同时,他也明白这其中的风险——特别是在这个多事之秋。

\"你怎么看?\"他问艾儒略。

\"我觉得值得一试。\"艾儒略说,\"李修然和卡洛琳娜的理念很特别。他们不是要简单地用西方文化取代东方,而是寻求真正的融合。\"

一周后,大员港。

李修然亲自来到码头迎接两位神父。看着他们带来的大量书籍和仪器,他的眼中充满期待。

\"欢迎两位。\"李修然说,\"学院已经准备就绪,就等你们来主持了。\"

汤若望环顾四周,惊讶地发现港口的建筑融合了东西方的风格:\"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有意思。\"

\"那是因为这里不仅是贸易中心,更是文化交汇之地。\"李修然说,\"请跟我来,我带你们去看看学院。\"

新建的学院坐落在港口高地上,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天文台。

\"这是按照您的着作《崇祯历书》的原理设计的。\"李修然向汤若望解释,\"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汤若望仔细查看天文台的构造,连连点头:\"设计得很好。不过这个测量仪器还可以改进\"

艾儒略则被墙上的地图吸引。那是一幅结合了东西方制图技术的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详细的航线。

\"这些航线数据非常精确。\"艾儒略赞叹道。

\"这要感谢安娜·罗德里格斯的贡献。\"李修然说,\"她是我们最好的航海师。\"

参观完学院后,三人来到议事厅。卡洛琳娜和几位重要人物已经在等待。

\"两位神父,\"卡洛琳娜开门见山地说,\"除了主持学院外,我们还希望你们能帮助改良我们的武器装备。\"

汤若望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听说你们在研究新式火炮?\"

\"不错。\"李修然取出一份设计图,\"这是我们根据西方火炮改良的版本,但在射程和精度上还有问题。\"

汤若望认真研究图纸:\"问题出在火药配方和炮膛结构上。这让我想起在北京时,为崇祯皇帝改良火器的经历\"

\"您在北京的经验正是我们需要的。\"卡洛琳娜说,\"现在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艾儒略突然问:\"你们就不担心这些技术会被满清得到吗?\"

李修然摇头:\"与其担心技术扩散,不如着眼于如何培养人才。这也是我们建立学院的重要原因。\"

\"说得好。\"汤若望赞同道,\"知识本身无分中西,关键是用它来造福人类。\"

接下来的日子里,学院逐渐走上正轨。汤若望和艾儒略不仅教授天文、地理等学问,还带领学生们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有一天,当汤若望正在讲解望远镜的原理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您觉得东西方文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汤若望想了想,说:\"区别当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互补。就像望远镜,镜片是欧洲人发明的,但中国人对天象的观察同样深邃。只有结合两者,才能看得更远。\"

这番话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在场的还有一些来自日本、朝鲜的学生,他们也开始分享各自的文化见解。

李修然站在教室外,听着里面热烈的讨论,心中充满欣慰。这正是他期待的景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和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深夜,一名信使匆匆赶到学院:\"大事不好了!郑芝龙被满清扣押在北京\"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但此时的李修然却异常冷静。因为他知道,正是这些日子里积累的文化底蕴和人才储备,将帮助他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危机。

汤若望和艾儒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作为文化的使者,他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