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装什么?这次若不是你的主意,马辉又怎么会给你来当刀使?他家里什么条件,哪里愿意花几百文去买罐头栽赃人!” 在场的人谁不知道马辉家穷得叮当响,连束脩都是山长减免了一部分才交得起。
一罐蜜桃罐头之前就要花三百五十文,现在没有的卖还要加价买,马辉哪里来的钱啊?
林墨看向马辉,想他让说几句话澄清,这次的主意本就是他出的,奈何马辉却扭头没看自己。
“主意明明是你出的?你现在是什么意思?不认账?”
林墨此举在众人看来不过是逼迫马辉给他认下这件事情罢了,纷纷出言声讨林墨。
长久被积压的怨气被点燃,场面一时间变得有些混乱,姜鹤年退后几步,离混乱中心远了些,免得被误伤。
“都给我住手!”黄山长看着这些人在这么多人面前打起来,气得浑身发抖。
“刚刚动手的人都给我回去罚抄!”黄山长不能在众人面前失态,吼完之后看着林墨,“林墨,你跟我过来!”
林墨和安远侯府的关系,黄山长现在带他走也是为了救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人打伤,到时候安远侯府那边不好交待。
但这次的事情在这么多人面前发生,黄山长也不好再包庇,处罚是免不了的,只是照顾他的面子没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训斥他。
“公子,姜鹤年这次算是惹上快狗皮膏药了,那林墨定然会报复他!”宋盛身边的书童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同宋盛说了一遍。
“他自己也不知收敛。”宋盛看着姜鹤年离开的背影,心中烦闷。
他能从姜鹤年的脸上看到姜斓的影子,清晰地意识到二人是亲兄妹这个事实后,他越发不舒服。
毕竟是和自己相处了十多年的妹妹,不过是出去游学一次,居然变成了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他接受不了。
这也是他一直不敢去见姜斓的原因,再加上家中又来了一个新的妹妹,更加不合适同姜斓见面。
但看到姜鹤年这般得夫子们欢心,他心中也在暗暗较劲儿。
“以后他的事情不要再和我说!”宋盛沉着脸呵斥还在喋喋不休的书童。
“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周淮看着同黄山长一道离开的林墨,心中替姜鹤年不满。
“他背后不是安远侯府,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姜鹤年拍了拍衣袍,拿着自己的包袱往外走。
安远侯虽说在京城已经慢慢没落,但是安远侯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得罪的,既然得罪不起便不要去沾。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你倒是沉得住气,要是我怕是会忍不住。”周淮快走几步跟了上去。
“忍不住也要忍。”姜鹤年把包袱里的蜜桃罐头拿了一罐出来递给周淮,“你昨日还在抱怨订不上罐头,这是小妹送来的,分一个给你,我吃着味道和那个差不多。”
虽然姜斓没说,但姜鹤年也猜到那姜记的蜜桃罐头出自谁之手,只是不好在其他人面前多说。
“替我谢谢她。”周淮接过罐头,心中有些难过,但上次姜斓没去赴约,他就已经知道她的心意了。
“不客气。”姜鹤年还真的应下了,“你若是有事便先回去吧,帮我把这些书给周叔,我要去另外几个书肆送书。”
“由夫子已经同山长说了减免你的束脩,接的活儿差不多就行了,别耽误正事。”周淮知道姜鹤年准备明年就下场,担心他忙着抄书耽误念书。
“知道了。”姜鹤年把从周淮书肆借的书递给他。
他念书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觉得是耽误,反而在空下来的时间里抄书能让他静心,抄书还能练字,又能了解书中的内容,抄完还给结钱,一举三得的事情,为何不做?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抄过的那些书是没用的,新帝登基之后越来越重视人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都很大,近几年科举考试中那些出题的考官也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考察的内容很广。
若是还一味地不知变通,死记硬背那些四书五经的内容,在考场上定然会慌神,考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姜鹤年知晓自己是踩着父母的血泪在读书,多耽误三年就会让父母多劳累三年,他赌不起,所以不愿意去冒险。
现在家中还有小妹,自己若是一直只是个秀才,怕死护不住她的。
姜鹤年又想到沈淮序,只觉得烦心。
他那样的人定然是不会给小妹一个安稳生活的,他在京城的仇敌可不少!
“姜秀才来了,可是书都抄好了?”墨宝阁的伙计看见姜鹤年进来,面上皆是笑意,墨宝阁是京城最大的书肆,在这里工作的伙计也都是识字的人。
许多学子都会来墨宝阁接活儿,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得伙计的笑脸,姜鹤年抄书又快又好,字还写的好看,伙计每次拿着他抄的书去交差都会得管事的夸赞,自然盼着姜鹤年多来。
“抄完了,你看看吧。”姜鹤年把包袱里仔细包好的几本书都拿给他。
“您写的我还看什么啊!”伙计假意客气,翻看之后发现写得果真不错之后,脸上的笑意真诚几分,“我估摸着您这几日差不多抄完了,特意给您新接了几本书,都是近几年大儒编的书。”
反正每个伙计都要找人抄书,那定然是要找自己熟悉的人来做,这样风险小些,还能得管事的夸赞,怎么都不是亏本的买卖。
“多谢。”姜鹤年跟着伙计往楼上走。
“不过有个事情得告诉您。”伙计的神色有些为难。
“但说无妨。”
“我们墨宝阁的规矩是接了几本大儒的书,那还要搭着抄几本话本子,您要是不愿意的话,那我能给您换一换。”伙计人也实在,他给姜鹤年接到几本大儒的书不假,但这规矩摆在这里也是事实。
读书人清高,一般都不愿意抄那些话本子,但偏偏话本子也是墨宝阁的一大利润来源,定然是不能舍的,只能想这个法子。
可就算是这样,还是没什么学子愿意抄,觉得这是有辱斯文,卖得着急的时候,只能找那些半吊子童生去抄,有时候的质量也一言难尽,影响阅读的观感,不少客人都反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