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无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雄英笑了笑,“咦,前面咋那么热闹?在干啥呢?”
“走走,我们看看去。”李景隆牵着朱雄英就往前挤。
“这是……倭寇?”
挤进来之后,朱雄英看着那些人的打扮,好像确实是倭寇。
把官兵都招来了,这是在干啥?
“我堂堂天朝,自有法度,本官身为京兆尹,代天牧狩,岂可因一商队之私,而罔顾军国大事?
可笑你一小小商旅,夜郎自大,不谙世事,竟在本官面前口出狂言,威词恫吓,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我中华的汉朝有一位大将,名叫陈汤,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今日本官转赠与你,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要说区区商队,就是你们国王到我大明地界,也要谨遵天朝律法,尔等还敢强买强卖,四处讹人,真真是其心可诛!”
听到这句句呵斥,朱雄英似乎听明白了一些事情。
“表哥,你认得这个官员吗?”
“认得啊,金陵的京兆尹嘛,好像也是今年上任的,听说为官倒是公平,上任之后,平反了不少冤案。”李景隆回答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继续看了下去。
那其中一个倭奴开口道,“你们天朝向来是礼仪之邦,更是礼遇外邦,此事你们不分黑白,我们要告到朝廷!”
“本官不分黑白?难道这么多百姓,全部都冤枉你了吗?这么多的人证,你不仅不认错,还狡辩,妄图狡辩脱罪,威胁恐吓,真真是岂有此理!来人呐,把他们给本官拿下!”
这位京兆尹大手一挥,周围的官兵便迅速上前将人围了起来。
“我们不是你们大明的人,大明的律法,管不了我们大倭奴!你们无权抓我们。”
有倭奴挣扎道。
听到这话,京兆尹面沉似水,他缓缓地抬起手来,朝着前方轻轻一挥,随着这个动作,那些原本围拢在四周、气势汹汹的官兵们如同得到了无声的指令一般,纷纷向后退去。
“好!既然你说大明的律法对你们这些人没有约束力,那么从今往后,你们也就别指望能受到律法的庇护了。”京兆尹的声音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话一出,一众官兵立刻心领神会,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腰间的佩刀拔了出来,一时间寒光闪烁,令人胆寒。
锋利的刀刃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腥场面。
而那些原本还趾高气扬的倭奴商人们,则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脸色惨白,一个个惊恐万分地连连后退。
其中一个倭奴商人瞪大眼睛,气急败坏地喊道,“八嘎,你们想干什么!”
另一个则结结巴巴地用生硬的汉语辩解道,“我……我们滴,良民大大滴干活。”
还有一个试图以理服人,“你们这样滥用私刑?这可是犯法的行为!”
然而,面对他们的惊慌和抗议,官兵们丝毫不为所动。
“你们要干什么,不要过来啊!”
“雅蠛蝶,不要过来啊!”倭奴商人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但此时,京兆尹只是冷冷的轻哼了一声,说道
“法律是保护你们的,当你们不再遵守法律,那法律也不再保护你们。”
“是!”众官兵齐声应道,声音整齐划一,响彻整个街道。
紧接着,他们如猛虎下山一般,高举手中的武器,向着那几个倭奴猛扑过去。
“不要,不要啊!大明的律法没有这一说的,啊!”
一众倭奴,就这么当街被砍死,无一例外。
“没有这一说?呵呵,那本官再教你一句话吧,法无禁止即可为。”
京兆尹冷哼一声,就这么看着这一幕。
“大人,这些人接下来怎么处理?”某官兵拱手问道。
京兆尹看向四周的百姓,“诸位百姓,还有来我大明行商的异国商人,在大明的土地上,就要遵守大明的法律,犯法者,不管是谁,都不轻饶,这些倭奴他不遵守天朝律法,那么天朝的律法也不再保护他们,所以杀他们以正国法!再有人敢践踏红线,本官决不轻饶!”
朱雄英听到这番话,呵呵一笑,“这位京兆尹,倒是好大的官威,生杀予夺,挺威风啊。”
“不对劲,有问题。”
李景隆微眯着眼,看着那群被砍死的倭奴说道。
朱雄英疑惑道,“表哥你说什么?”
“如果是倭奴的商人,做生意应该是在福建沿海之地,又怎么会跑到金陵来?绝对有问题。”李景隆淡淡开口道。
听到这话,朱雄英也有所怀疑,“对哦,而且来金陵能做啥生意呢?来吃鱼?”
“殿下,咱们大明好像跟倭奴没有生意往来,昔日吴王一纸禁海令,寸板不许下海,倭寇袭扰海疆,洪武十四年,吴王就派使者前往东瀛,扯了半天,还说要攻打他们,但最后没打,咱们和他们的关系并不咋样。”朴道斯小声提醒道。
朱雄英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那明亮如星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既是这般情形,他们派遣商队前来,且直奔京城,着实令人心生疑窦,大伴,传孤旨意,命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详加彻查此事,务必尽快将调查结果回禀。”
站在一旁的朴道斯赶忙躬身施礼,压低声音回应道,“是,殿下。”
这时,李景隆上前一步,接着补充说:“再者而言,正常情况下,一支商队绝不应该仅有这寥寥数人而已,依我之见,他们必定还有其他同党潜伏,当务之急,需严令守城将士,加强盘查力度,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异国他乡之人,更要仔细甄别,切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朱雄英听后,果断的挥了挥手,下令道,“照办!”
“是,殿下。”朴道斯再次恭声应诺。
安排好相关事宜之后,朱雄英转头看向李景隆,“表哥,咱俩此番出宫本就是为视察民情而来,既然如此,不妨前往田间地头,瞧瞧百姓们的耕种状况如何?”
李景隆略作思索,随即点头应和:“嗯,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