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指神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在这次出行之后,秦始皇就已经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了。
一路颠簸,加上荆楚燥热潮湿的天气,让久居关中的秦始皇并不太适应。这一路上食欲就不怎么好。虽然身边有夏无且这个医官随侍,时时给自己诊脉服药。但是一路下来,总觉得精神萎靡。可是在侍卫和随行官员面前,又还要强撑着,表现出自己一切都正常的样子,这些并不容易。
车驾转到船上的时候,秦始皇甚至已经开始晕船。烦恶呕吐不止,当然随行的关中汉子们也都没好到哪儿去,大家都以为是正常现象,也就忽视了皇帝的不适。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还要坚持每天阅读几十斤重的木简。疲病劳累,皇帝已经开始出现了虚弱症状。只有皇帝身边极少数人真正知道皇帝的健康情况,比如夏无且,比如,赵高。
所以最近赵高的表情也极为严肃。经常对下属无由发怒。对皇帝侍从也更多挑剔。每个人看到赵高的脸,都忍不住别过头去,或者灰溜溜的低着头缩着身子从赵高身边快速经过。看到这个样子赵高还能泰然自若的,也只有始皇帝、李斯、胡亥等少数几个人。连上卿蒙毅,在这种情况下都不想触赵高的霉头。
蒙毅是蒙恬的弟弟,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上卿之位,被称为忠信将军,出行的时候和始皇帝同乘一辆车,侍奉皇帝不离左右,从这儿也能看到皇帝对蒙家、对蒙氏兄弟的倚重。
蒙毅也已经发现皇帝身体不对劲儿,建议皇帝减速缓行,或者尽快折返回咸阳。始皇帝却哂笑:“朕已经昭告天下,要巡行祭拜山川之神,哪有就回去的道理。朕若是半途而返,只怕朝中和天下的猜疑更多,没准还会有什么乱子。走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就沿着原来的路线继续前进,不要停留、不要折返。”
蒙毅听了,也只是不语。
“但是我大概也不能祭拜所有的山川之神了,要不,蒙毅,你替我走一趟?”
“陛下的意思是?”
“我继续沿着之前定下的路线走,只不过只走大路,不再向山川偏僻的地方走,蒙恬你带队、带上祭品,以朕的名义,替我拜祭这大秦的山川?”
“但凭陛下吩咐。”
一直到生命最后的阶段,秦始皇的命令和决定都是清晰理智的。只是,秦始皇没有想到一切来的这么快。
进入到会稽郡的时候,始皇帝开始觉得自己并不只是水土不服。身体更疲倦,胃口变差,也经常有发热发冷的情况。身边的医官却始终无法断定是什么病症,也请祝由科的巫医跳过神了,仍然不见起色。身体疲惫,皇帝召见随行的侏儒优旃给自己讲笑话取乐。
优旃看到这个总是威严的皇帝一副病容,努力的讲着笑话,却始终没办法为皇帝分心。也有点汗下来了。
“优旃啊,你随便瞎掰点什么吧。”
“臣无能……”
“还记得,那个谁,曾经讲过一段《论语》吗?”
“前一阵陛下召见张诚,张诚说论语云朝闻道夕死可也,意思是早上知道了去仇家的道路,晚上就上门弄死仇家!”
“对,就是那个!想起来这话其实还蛮像那个孩子的性格,头一天晚上被匈奴人掳走了,第二天半夜他就毒死了那些匈奴人!他没准儿还真是那么理解的啊!”
“那臣又有了: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说,君子也喜欢钱财,所以抢走它是有道理的!”
“啊哈哈哈哈!”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了,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我还没发怒,这已经算是君子了!”
“对对对。”
“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身体强壮精力过剩的人,才可以学习读书……”
“好!”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说了,要想在杀人这事儿上擅长,就得先把刀子磨得快一些!”
“好啊好啊,孔子不愧是大儒!”皇帝开怀大笑。甚至开始咳嗽起来。
“陛下……”优旃忧虑的看着皇帝。
“没事,没事,来人,赏优旃十金。来人传旨,赏寺工御车坊作府佐张诚十金。说朕奖赏他解读抡语之功!”
张诚看着使者快马送来的十金和旨意,并不觉得开心。
儒家在大秦是一个很忌讳的词。虽然李斯、张苍都是儒家高士,但是有焚书坑儒的前事,没有那么深的背景,和儒有瓜葛,并不是一件好事儿。使者说,优旃给皇帝解论语,皇帝大悦,赏赐了优旃,又想起张诚来,所以特地发来赏赐,这话也让张诚忧心。靠抹黑孔子来搞笑开心?皇帝现在的心境可不咋地啊!
算算时日,那件大事也快到了吧?
“敢问使者从何处出发?”
“陛下行程,不是你该打听的。”使者倒是很职业。
嗯。
“臣张诚谢恩,祝我皇陛下万岁、万万岁!”张诚深深鞠躬施礼。
在会稽山下,始皇帝看着一辆车,这车厢中有一节巨大的骨头。这个时代当然人类并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做恐龙,只觉得这是古代巨人的骨头。
“这就是防风氏的骨头?”始皇帝问身旁的李斯。李斯的年龄比秦始皇还要大好些,这一番舟车劳顿,李斯的精神也很萎靡,但皇帝有所询问,仍然要打起精神回答:
“鲁国的史书《国语》有记载,昔年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问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后来越王勾践灭吴,楚灭越。陛下,这车子和骨头乃是从楚王宫室库房所得,这次运来会稽山下。臣以为,这就应该是吴伐越所获的那块防风氏的骨头。”丞相李斯不愧是大儒荀子的高徒,熟知典籍,这一刻讲述这节骨头的来历也是头头是道。
始皇帝伸出双臂比量了一下这节骨头,看起来是股骨的一节骨头,居然有几尺长。不由神往:“一节骨头就这么长,扶风氏该有多高啊,大禹说杀也就杀了。”
“当其时也,大禹治水,大河滔滔,天下尽成泽国,大禹王九年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召群神于会稽山,也只是为了聚天下之力绝此水患,防风氏轻慢王事是小,一处轻忽不能调动指挥,则治水之功便可毁于一旦,杀一个轻慢的防风氏也不是目的,整肃制度、立威修法,才是重点。”李斯顺着始皇帝的话往下说。
“也对。李斯啊,我继位登基37年了,继承父祖遗志,终于并七国天下一统,这其中将士效命,按秦律各自封赏爵位了,臣工勤谨,我也都给与了官职和爵禄,李斯你这样的客卿也做了大秦的丞相,可是朕……你说朕有什么功劳呢?又应该得到什么奖赏呢?”
“陛下,您以圣明之君治理国家,制定刑名法度,彰显旧有的章程。最初平定法度形势,明确职责分工,以建立永恒的常规。六国国王专横跋扈,贪婪凶猛,自以为是。暴虐肆行无忌惮,依仗武力骄傲自大,屡次发动战争。暗中结党营私,以事合纵连横之术,行为诡秘异常。内部装饰欺诈阴谋,外有邻国侵扰边境,导致灾祸连连。皇帝的仁义之威镇压他们,彻底消灭了这些暴乱之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