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05章 蒙恬的复盘【1 / 2】

九指神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这个混乱的天下,商人的消息有时候比官府的消息传的还快。巨鹿一战的消息,咸阳还没有得到准确信息,张村已经通过商人的渠道得到了很多消息。

听说章邯战败,王离被俘的情况,蒙恬都有些发懵。

关在屋子里看了两天地图,把传言的各种信息写成小纸条在一起比对,两天以后推开门的时候,阳光刺的他双眼都睁不开了。

在大走廊上贴了一张纸条,很简单的一行字:“巨鹿之战分析,是日下午,大教室,限兵学班参加。蒙。”

下午时分,洗漱整洁的蒙恬走进大教室,站在讲台上,身后是巨大的黑板。蒙恬今天穿着非常整齐,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头发梳理的一丝不乱。脸上也没有倦容。

站在讲台后面,蒙恬看向教室。前排是兵学班的学员,兵学班是一个非常小的班级,只有二三十人。张村的学园里,更多孩子热衷数学物理和机械,也有热心于政法和财会的,喜欢兵学的不多,当然最少的是喜欢化学的,教化学的那个先生看起来像鬼一样,而且化学实验室那面经常有中毒爆炸伤人的,同学们多避而远之。当然也有喜欢研究毒药和爆炸的,那些人和那位徐先生一样,都是疯子。

在兵学班同学的后面,还坐着几个人,是公孙尼子、扶苏、赵杏儿,和赵芃。

教师对这一堂课感兴趣,旁听一下,这没什么,赵芃出现在这里,有点不妥,但蒙恬想起她的身份,皱皱眉,就没提这件事。

“叛军赵王歇和部将陈余张耳五万人被困巨鹿郡巨鹿县城,章邯东进大军刑徒军二十万在巨鹿县城东侧驻扎,王离二十万长城军在巨鹿县西侧驻扎,章邯分兵部将涉间带一部分军队靠拢王离,大约是在巨鹿的南侧,这里——对巨鹿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蒙恬在黑板上画出战场的示意图。虽然蒙恬不曾亲见战场,只是东鳞西爪听到一些,但是作为久经战阵的兵法大家,不妨碍他靠这些不太可靠的传言准确洞察这一次战役的战场态势。

“我青年的时候学兵学,曾经研究过天下重城的地图,所以我记得大概如此。现在战场上传回来的信息很混乱,也并不完整。但是王离是兵家出身,做副将执掌长城军多年,熟知兵法。章邯虽然是少府出身,但是一来刑徒军就是章邯所管辖的工程刑徒,他熟悉,二来自从二世皇帝元年刑徒军东出函谷关,这也打了两年,章邯的兵法磨也该磨出来了。大差不差,这个合围的阵型就应该是这样的。”

“王离选了一个好位置。背靠太行山,这样就不用担心腹背受敌。章邯选择的位置也不错,他身后是一条漳河。漳河大概有几十丈宽,虽然不算宽,但是渡河也不易,背后的压力就比较小。”

“这场战斗的困难是,巨鹿城城防完整,城内粮秣充裕。这种城很难攻下来。孙子兵法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虽然不一定非得十倍的军力才能围城,但是这个道理是对的。围城作战围困数月数年都是可能的,面对坚城,需要有压倒性的优势才能取胜,围城对攻守双方都是煎熬,尤其是对攻城的一方。”

“尤其是对章邯和王离来说,这场攻城战是非常艰难的。”

“为什么这么说?”

“章邯所部出函谷关已经两年,虽然一路灭张楚、平诸侯叛乱、斩杀项梁,但是这支军队离开咸阳太久。难免朝廷对这支军队有所疑虑。即便当年我大秦军神王翦出兵伐楚,也要顾虑始皇帝陛下对自己有所疑虑,所以广求田宅美女以自污。神武如王翦大将军、英明如始皇帝陛下,都会因为军队远离王都而生芥蒂,何况仓促起兵的章邯和登基不久的二世皇帝,还有从宫中内侍提拔上来的中丞相赵高!”在张村的课堂上,蒙恬点评始皇帝和当今朝廷已经无所顾忌了,听讲的扶苏和赵芃却变了脸色。

“而二十万大军在外,粮秣辎重如何解决,深入敌境,人吃马嚼怎么解决?”

一名兵学弟子举手。

“钟离昧,你说。”蒙恬点名。

“孙子兵法说,‘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大军可以因粮于敌啊!”叫做钟离昧的弟子站起回答。

“你坐下。兵法上是这样说,但是情况不一样,孙子距离现在已经快三百年了。孙子当年的战争是敌国之间的战争,因粮于敌,破坏敌人的国家、村庄、粮食,在那个时代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的,在敌国烧杀掳掠,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后勤问题,还能破坏敌军的后勤,这才有了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的算法。但是巨鹿郡是什么地方?巨鹿郡是我大秦的郡治,只不过被叛军占领。巨鹿郡的百姓是我大秦的百姓,只不过被叛军裹挟,所以我大秦的军队怎么能在自己的境内烧杀掳掠?”

“更何况,这是四十万大军,巨鹿郡只有几十万人口,哪里来的粮食供应四十万大军?”

“维持这样一支大军旷日持久围城,只能依靠来自帝国的后勤供应。”蒙恬肯定的说。

“王离从上郡出发,虽然以独轮车为辎重车辆,携带了上郡的存粮,走的是九原郡和匈奴大漠,道路平直,但所携带的粮秣也仅够这支部队两月所用,刚刚好到了巨鹿城,这支部队的辎重就见底了。而中原在战火中破坏惨重,很多郡县连主官都没有,田园荒芜,粮税也收不上来,章邯所部的粮食也见底了。只能求助于朝廷。”

“所以章邯派遣长史司马欣,回咸阳求朝廷调拨粮食。”

“我听说咸阳劳役繁多,咸阳的存粮也不够。”韩信举手发言。

“是的,咸阳自己粮食紧张。但是章邯司马欣求的不是咸阳运粮,而是从就近的敖仓调拨一批粮食拨给大军使用。敖仓离巨鹿八百里,但是以水运粮秣,也可以快速供应大军使用。”

“那么粮秣解决,大军合围巨鹿,以八倍军力攻击赵国叛军,应该没有悬念?”韩信问。

“如果调用敖仓的粮秣,当然情况就好得多。但是司马欣入咸阳求援,中丞相赵高三日不见,二世皇帝胡亥深居宫中也不肯接见。咸阳传言说胡亥不准许臣下上报关外叛乱事,说圣天子在朝,哪里能有叛乱,因此大军求援,概不能上呈御前。”

扶苏一声叹息。公孙尼子认真的记着笔记,这是当世军事大家对天下大事的解读,绝对值得记录下来,这一份讲义分量极重。

赵杏儿虽然对军事并不了解,但是也愿意听自己这位义兄讲述这种课程,此刻这位义兄身上仿佛焕发着不一样的光彩。

赵芃攥紧了拳头,小脸涨得通红。

“咸阳又有传言,说听说章邯久战不克,天子震怒,赵高欲杀司马欣。司马欣闻讯连夜奔逃,回到巨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