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7章 糟糕,被演了【1 / 1】

不吃甜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朱标的呵斥黄御史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朱标趁机‘劝说’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吴侍郎所说‘为官先为吏’的方法确实不错,但若让所有科举士子都从刀笔吏做起,也确实有些屈才。

不若以三年为例,凡科举取士为官必须做三年刀笔吏,三年后再由吏部考察其政绩进行授官,如何?”

朱标刚说完,一众文官纷纷开口赞同,就连李善长都出言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方法极好,如此既能够让解决士子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可避免士子蹉跎岁月,以至沧海遗珠之憾!”

“陛下,臣也认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

“臣也赞同太子殿下的提议!”

“太子殿下英明!”

一众文官生怕朱元璋再一口否决了重开科举之议,到时候他们不仅会被天下士子戳着脊梁骨骂,还得承受自己身后那群读书人的怨言。

朱元璋故作迟疑地问道:“事关天下士子的颜面,你们真的你不再考虑考虑?”

任昂第一个开口说道:“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的方法甚是妥当,不用再考虑了!”说完还转身眼神严肃地向一众文臣问道:“诸位同僚,你们认为呢?”

被任昂逼视的众人心中暗骂老狐狸,抢功劳倒是有一手,口中却连连应是。

朱元璋点了点头后对着吴玄问道:“吴爱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吴玄沉默片刻后说道:“臣也赞同太子殿下的方法。不过,臣还有一个担忧!”

朱元璋‘好奇’地问道:“哦?你有何担忧?说来听听!”

吴玄说道:“陛下,如今我大明朝各地贫富不均,就比如北方受连年战争影响,文治远不如南方诸省。

为体现朝廷对大明各布政使司一视同仁,臣提议今后科举当按照各布政使司、各府富硕程度按比例划分取士名额。

如此也可防范朝廷中某地官员人数过多,从而结党营私!”

满场文官原本听吴玄说按地域按比例取士还要出言反对,但听到后面一句中的“结党营私”四字,顿时把反驳的话咽到肚子里。

尤其是浙江和淮西两派的官员,心中更是暗骂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么?

这些年朱皇帝借着胡惟庸一事杀了多少出身浙江和淮西两地的官员,如今谁还出言反对?莫不是以为朱皇帝的刀子不利了?

朱元璋‘终于’点了点头表示吴玄的提议自己很满意,同意重开科举。

任昂见状满脸欣喜,内心暗道

十二年了

陛下你可知道这十二年的日子

我是怎么过的吗?

自从你停了科举,礼部从原本仅次于吏部的地位直接掉到了最后一名。

如今在自己任礼部尚书期间朝廷恢复了科举,天下士子都得念自己一份情。

并且礼部也会因为主持科举重新回到仅次于吏部的位置,自己这个礼部尚书的权力也会水涨船高。

就在任昂内心不断畅想之时,礼部侍郎吴玄再次扔下一颗大雷子。

只听吴玄说道:“陛下,为了彰显朝廷的公平公正,臣建议由朝廷主持编修四书五经等经典,作为科举唯一指定官方书籍

同时对于儒家诸多经典进行官方注解并通传天下,这样也可避免别有用心之人曲解圣人之言!”

吴玄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一众文官喧闹起来,嘴里不断对着吴玄口诛笔伐

“吴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圣人所言,微言大义,谁敢曲解圣人之言?”

“陛下,臣参礼部侍郎吴玄暗藏祸心……”

朱元璋听到一众文官对于吴玄此起彼伏的声讨,再次深刻体会到朱厚熜所说“学阀”究竟是何意。

李善长这时不知是不是被踩着了痛脚,竟不再隐藏自身、韬光养晦,神情激愤地说道:“陛下,吴玄所言狂悖无礼,实乃我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大奸臣!”

一众文官见李善长都开口了,仿佛得了主心骨一般越说越是激动,甚至还要有人称吴玄为“国贼”欲要学‘孔夫子诛少正卯’之旧事,打死吴玄。

眼见情况就要失控,站在一旁看戏的徐达、李文忠、朱棣等人已经准备好,随时准备挡在朱标和朱元璋身前,避免这些文官发疯。

“肃静!”

嗡……一声响彻灵魂的冷哼在一众文官的脑海中炸响。

“韩国公,你说吴玄是我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大奸臣,那谁是忠臣?韩国公你吗?”

朱厚熜冷漠的声音传来:“有哪个似你这般对胡惟庸谋反知而不报,无君无父的忠臣?”

李善长闻言,心中又怒又急,怒的是眼前这个身穿道袍之人竟然骂自己这个大明开国功臣无君无父,急得是万一朱皇帝认为自己跟胡惟庸是同党,自己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就在李善长将要出言为自己辩驳之时,朱棣朗声说道:“父皇,这些人在奉天殿都敢如此放肆,私下里还不知道猖狂成什么样子,儿臣请命彻查这些闹事的官员!”

朱棣话音刚落,现场叫嚷着要“国贼”的官员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立时“冷静”下来,纷纷跪下开口请罪道:“臣等失礼,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只是冷哼一声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说完便挥袖让众人起身。

随即朱元璋对任昂说道:“咱想了想,就按照太子的法子,自今日起科举士子若要当官,需要做三年刀笔吏磨炼再由吏部考核授官。

并且科举取士按照地域富庶程度按比例取士。今年还有五个月时间,足够加开一次恩举,明年再开一次正科,自此科举三年一届,此为定例!伯颙啊,此事便由你牵头去办!”

任昂此时一脸振奋,满心想着把科举之事敲定下来,回头再收拾吴玄这个“文贼”,立时回应道:“陛下圣明,臣一定把科举之事办妥!”

朱元璋对任昂点了点头后,转脸对吴玄说道:“吴爱卿,今后你就来太子身边听用吧。同时编修朝廷官方注解经典之事也由你负责。

今明两年的科举是来不及了,你辛苦一下,争取在下下次科举前完成修订!”

吴玄好似早已有所预料,毫不在意自己的侍郎之位满口答应道:“臣遵旨!”

当朱元璋下令吴玄跟在太子身边听用之时,韩国公李善长、礼部尚书任昂等人瞬间反应过来,这吴玄根本就是皇帝的人。

“糟糕,被皇帝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