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落花樱吹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张彦的劝说下,朱元璋才没抢这个时空朱棣的地图。
朱棣松了一口气,只要他的宝贝还在就行。
回到天幕空间后,李丽质用小天幕观察洪武时空的事,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看朱棣挨揍。
张彦则是继续编辑视频。
洪武时空,朱棣让人带着永乐大典来了,好给朱元璋一个参考。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朱棣:“老四啊,你这是干嘛呀。”
“爹,儿子知错了,儿子只是想让人把地图临摹下来,所以才给爹送了一份假的,现在儿子抄完了,特来奉上真品。”
当看到地图后,朱元璋的火气噌噌的往上冒:“咱刚从建文时空回来。”
这可把朱棣惊呆了,随后什么也不管了:“爷爷!奶奶!娘!救命啊!”
朱棣拔腿就跑,根本不带犹豫的。
天幕空间中,张彦摇了摇头:“何必呢。”
随后张彦把编辑好的视频发了出去。
【朱棣和朱允炆谁更适合当皇帝。】
“当然是朕!朕是千古一帝!”正在逃跑的朱棣还不忘对天吼一嗓子,丝毫没有注意到朱元璋已经不追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什么时候揍朱棣都可以,但是天幕视频不能错过。
【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后世的论坛上,一定会被人骂没脑子,并且为朱棣鸣不平。人家朱棣仅仅只是起兵造了个反而已,还不至于沦落到要和朱允炆对比的程度。】
原建文时空,朱棣黑着一张脸:“张公子,朕是顺位继承!你亲眼所见的!”
徐皇后赶紧安抚朱棣:“这是原本的历史,你看看就好。”
在野外逃亡的朱允炆瘫坐在原地:“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朕广施仁政,朕没错!朕没错!”
【首先,朱允炆如果执掌大明,下西洋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朱允炆的改革是对内的,从登基废藩王就可以看出,他相信只有内部稳定,大明才能千秋万代。】
“难道不是这样吗?天幕仙人!你说啊!难道不对吗?”朱允炆宛若癫狂。
【所以下西洋这种耗费人力物力的事绝对不会发生,但是他却看不到远洋带来的财富,目光短浅。】
【纵观建文帝治国,就依靠那几个大聪明,什么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此时的方孝孺和在诏狱中的齐泰,黄子澄一头问号,大聪明?
【就这几个货色,在处理国家事件中特别缺乏灵活性和实用性。】
。。。。建文三傻就算再傻也知道,这是骂他们呢。
【建文三傻特别强调以德治为本。】
这下历代百姓都不理解了,这有什么错?
【他们的目标是把朱允炆培养成汉文帝那样的仁君典范,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汉文帝是仁君不假,但汉文帝绝对不是那种单纯的仁君,在大是大非面前,汉文帝有自己狠辣的一面,单纯的仁君对国家的危害甚至比昏君暴君还大。】
历代百姓震惊了,怎么这么矛盾呢?
【而且不止如此,如果按照朱允炆的政策,大明甚至会成为宋朝那种与士大夫共治的局面。】
“什么!这个蠢货!”宋朝那种模式,朱元璋绝对无法接受。
宋朝士大夫破防了:“这有什么不对的!”
【因为朱允炆的改革除了废藩以外,就只剩下文官制度的改革和修改《大明律》了。】
朱元璋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他自然知道制定这套制度的原因:“咱真是瞎了眼了!”
正在景泰时空监国的朱标脸色一黑:“看来打的还不够。”
(别说朱标仁慈,因为有朱元璋在,才显得朱标仁慈。朱标就是有文化的朱元璋。)
【这里面对大明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官制度。】
【在明初,武将的地位一直比文官高,文官不能封公侯,这是写在《大明律》中的,除了李善长以外,文官没有一个封公爵和侯爵的。】
【大明初年的六公二十八侯基本都是武将。】
【不止是爵位,就连官职上,武将都比文官高。】
【当时文官最高品阶是正二品,而管理军事的五军都督府是正一品。】
【但是朱允炆继位后,文官最高品阶成了正一品,除此之外,大明的地方文官和翰林院权力也得到了提升。】
【说白了大明整个朝堂都向着文治一路狂奔。】
【其中,方孝孺是个迂腐的复古狂,试图把大明的制度改造成周朝那样的。】
嬴政感觉眼前一黑:“这样的人只适合教书。”
【如果真按照朱允炆的路线走下去,大明将会变成第二个大宋,重文轻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