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1章 洪武寿宴【1 / 2】

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段时间,朱棣徐妙云与刘老先生一起大力推行土豆的生产,使得土豆的产量大增,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显着的推动作用。同时,红薯和玉米的种植也获得了大丰收,让人们欣喜不已。

在这个喜悦的时刻,朱棣和徐妙云决定将这些新的农作物献给父皇朱元璋作为生日礼物。他们认为,这些来自海外的新奇食物将会给父皇带来惊喜。于是,在父皇生日的那一天,他们精心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一天,天气晴朗,秋风送爽,皇宫里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为了庆祝朱元璋的生日,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由于朱元璋希望一切从简,所以这次宴会选择在奉天殿简单举办,并且只邀请了还在皇宫内的皇子皇孙们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如刘老先生、徐达、汤和和蓝玉等。

在安静的厨房中,马皇后亲自下厨为朱元璋煮长寿面。她熟练地系上围裙,洗净双手,眼神专注而温柔。先从橱柜中取出精心挑选的面粉,倒入面盆中,缓缓加入清水,用双手开始揉搓。那面团在她的巧手下逐渐变得光滑且富有弹性。

马皇后站在案板前,熟练地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如蝉翼的面饼,动作娴熟而优雅。随后,她拿起一把锋利的菜刀,小心翼翼地将面饼切成了均匀细长的面条,每一刀都蕴含着她的细致和用心,仿佛这不是普通的面条,而是她对朱元璋深沉的爱意。

灶台下的火焰熊熊燃烧,锅里的水开始欢快地翻滚起来。马皇后轻轻地将面条放入锅中,用一双筷子轻柔地搅拌着,以防面条相互粘连。她全神贯注地盯着锅中,精准地掌握着火候,确保每一根面条都能煮到恰到好处的口感。

紧接着,她迅速准备好了一碗鲜美可口的汤汁,将切好的葱花和香菜撒入其中,瞬间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最后,她小心翼翼地将煮熟的面条捞入碗中,缓缓地浇上精心调制的汤汁。袅袅的热气从碗中升腾而起,那熟悉的面香顿时弥漫在整个厨房之中。

马皇后微微眯起双眼,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轻声吩咐一旁的侍女:“把这碗面条端到奉天殿给陛下吧。”说罢,她整理了一下衣衫,紧跟在侍女身后一同前往奉天殿。

奉天殿中,气氛庄严肃穆。朱元璋端坐在首位,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显得格外尊贵。他面带微笑,目光中透露出威严与慈爱,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高山,却又充满温暖。待众人一一落座后,大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恭祝皇上生辰快乐,愿祝大明江山永固。”众人齐声高呼,声音整齐划一,响彻整个殿堂。这一声声祝福如同一股暖流,让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就在这时,刘伯温手捧着一件精美的琉璃缓缓走上前来。那琉璃晶莹剔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上,一条栩栩如生的龙蜿蜒盘踞,每一片鳞片都闪烁着璀璨光芒,细腻而逼真,让人惊叹不已。刘伯温恭敬地躬下身去,将琉璃递到朱元璋面前,声音温和而沉稳:“陛下,此龙形琉璃乃臣亲手雕刻,愿陛下如龙跃九霄,福泽万年。”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接过那件琉璃。琉璃入手,冰冷而光滑,触感温润。他细细端详着那条龙,只见它身姿矫健,张牙舞爪,仿佛要破璃而出,腾飞九天。朱元璋忍不住赞叹道:“伯温啊,此琉璃真是巧夺天工,朕甚是喜爱。你的心意,朕心领了!”

其他人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交头接耳地称赞刘伯温的手艺和对陛下的忠心。他们深知,这件琉璃不仅仅是一件礼物,更是刘伯温对皇帝的敬意和忠诚的体现。

徐达步伐矫健,大步向前,双手恭敬地捧着德胜饼,脸上洋溢着豪迈的笑容,说道:“陛下,此乃臣家乡之特产德胜饼。虽非珍稀之物,然其中蕴含着臣对陛下之诚挚心意,祈愿陛下尝后喜悦。”朱元璋闻言,爽朗地大笑起来,说道:“徐达啊,朕深知汝之意,此饼必定美味至极!”众人皆随声附和,欢笑之声不绝于耳,氛围愈发热烈。

汤和亦步亦趋,紧随其后。他所携之美食,乃是淮河鱼卷与泥巴扣肉。汤和面带憨厚笑容,言道:“陛下,此淮河鱼卷鲜嫩无比,泥巴扣肉更有独特风味,肥而不腻,实乃臣特为陛下精心准备,望陛下喜爱。”朱元璋闻到食物香气,馋虫顿时被勾起,笑道:“汤和,汝所献美食,仅闻其香便令朕垂涎欲滴!”众人大笑,有人甚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蓝玉则捧着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恭恭敬敬地走到朱元璋面前,将其呈上,并说道:“陛下,臣送上这文房四宝,愿陛下挥毫泼墨,书写大明盛世华章。”朱元璋看着眼前这套精致的文房四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蓝玉,你这份贺礼甚合朕意!”

一旁的徐达、汤和以及刘伯温等人,也都纷纷附和着朱元璋的话,表示蓝玉的礼物确实非常不错。他们纷纷称赞蓝玉用心挑选了这样一份特别而有意义的礼物,既体现了他对皇帝的尊重与祝福,又展现出他对文化艺术的关注。

朱元璋微笑着接过蓝玉的礼物,轻轻抚摸着那套精美的文房四宝,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他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大明王朝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文化艺术,推动大明王朝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而后皇子皇孙们也纷纷献上各自的贺礼,一时间,大殿内满是祝福与欢笑之声。

“重八,快来尝尝我亲手做的长寿面吧。”马皇后小心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满脸笑容地说道。她的眼神里透着温柔,仿佛要把所有的关怀都融入这碗面中。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深情地看着马皇后说:“妹子啊!你真是太好了,自从我们相识以来,每年的生日你都会给我准备一碗长寿面,我可是日日夜夜都盼望着这一刻呢!”

朱元璋怀着满心的期待和感动,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马皇后递过来的长寿面。他深吸一口气,那股浓郁的面香扑鼻而来,直接钻进了他的心底。他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睛,脸上流露出陶醉的神情。

他轻轻地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挑起几根面条。那面条晶莹剔透,上面挂满了鲜香的汤汁。朱元璋将面条慢慢送入口中,牙齿轻轻一咬,面条的筋道和汤汁的鲜美瞬间在口中融合。他慢慢地咀嚼着,细细品味着每一口的滋味,那熟悉的味道让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眉眼间满是满足。他的喉结上下滑动,咽下这口饱含深情的面条,脸上露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朱元璋一边吃着,一边不时地抬眼看向马皇后,眼中满是感激与深情。

朱元璋一边吃着长寿面,一边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困苦生活,想起了与马皇后一起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如今,他们已经走过了许多艰难岁月,而这份感情却愈发深厚。

吃完最后一口长寿面,朱元璋感慨地对马皇后说:“妹子,谢谢你这么多年来的陪伴和照顾。有你在身边,我感到无比幸福。希望我们能永远这样相伴下去。”马皇后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

此时,朱元璋的心中满是感慨与温暖。他想着,这么多年来,无论是身处艰难的征战岁月,还是如今坐拥天下,马皇后始终陪伴在侧,不离不弃。这碗面里,有他们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有马皇后的温柔与体贴。他觉得自己是如此幸运,能有这样一位知心爱人。

自他们结婚以来,每一年朱元璋的生日,马皇后都会亲手为他煮这一碗饱含深情的长寿面。那看似简单的面条,承载着他们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他们坚定不移的爱情。马皇后微笑着看着朱元璋,眼中尽是温柔与关怀。她知道,这碗面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他们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和深深的眷恋。

朱标恭敬地呈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上千字经。他神情专注,目光紧紧盯着纸上的每一个字,一笔一划地亲手书写着上千字经。他的字迹工整秀丽,每一个字都像是他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敬爱与祝福的倾诉。他的眼神坚定而又充满深情,仿佛这千言万语能够穿越时空,传递他心中对朱元璋的深深敬意和孺慕之情。

与此同时,朱柏也满怀欣喜地献上一幅自己亲手绘制的画。画卷缓缓展开,展现出的是朱元璋亲自照顾他的温馨场景。画面中的朱元璋面容慈祥,眼中透露出对儿子的关爱和呵护。朱柏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每一个细节,每一笔线条都饱含着他对那段温暖时光的怀念和对父亲的感恩。

朱雄英更是别出心裁,他用自己的小手努力地塑造着每一个细节,最终成功地捏出了一个朱元璋和蔼可亲的雕塑。这个小雕塑上的笑容仿佛重现了朱元璋平日里对他的慈爱。

朱棣和徐妙云也不甘示弱,他们手捧着烤红薯和烤玉米,笑意盈盈地来到朱元璋面前。那烤红薯和玉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就如同他们对朱元璋的真挚情谊般朴实而又温暖。

朱元璋看着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礼物,眼中满是欣慰与感动。他的目光在千字经、画卷、雕塑和烤红薯烤玉米之间流转,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身为父亲的骄傲,又有身为帝王难得的放松与惬意。

他先拿起朱标的千字经,仔细端详着那工整的字迹,不住地点头称赞:“标儿这字写得越来越好了!”接着,又轻轻抚摸着朱柏的画,回忆着画中的温馨瞬间,眼角微微湿润。看着朱雄英的雕塑,他忍不住开怀大笑,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头:“雄英啊,这雕塑做得真像我!”最后,接过朱棣和徐妙云的烤红薯烤玉米,感受着这份来自孩子们的朴实关怀。他感慨地说:“孩子们长大了,都知道孝顺朕了。”

这次宴会简单而又不失情怀,群臣皇子皇孙也不互相攀比,只有真情流露,可谓是给天下人一个表率。刘老先生亲手雕塑琉璃,马皇后亲自下厨、徐达汤和蓝玉送礼力所能及又蕴含真情。接下来,大家围在一起品尝美食,羊肉烧萝卜、韭菜炒千张、虎皮豆腐、青葱烧豆腐、珍珠翡翠白玉汤、德胜饼、淮河鱼卷、泥巴扣肉、烤红薯及烤玉米等。一道道精美的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朱元璋、朱标、朱棣、徐妙云、马皇后、刘伯温、徐达、汤和及蓝玉纷纷动筷,开始细细品尝这满桌的美食。

“这个羊肉烧萝卜真是美味啊!”朱元璋夹起一块萝卜放入口中,赞叹道:“入口即化,还有羊肉的香味。”

朱元璋率先夹起一块羊肉烧萝卜,放入口中仔细咀嚼后,满意地点头道:“嗯,这羊肉烧萝卜,羊肉鲜嫩多汁,入口即化,萝卜吸收了羊肉的鲜味和油脂,口感软糯,味道鲜美,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啊!”他一边说,一边又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朱标见状,也跟着品尝起来。他细细品味一番后,微笑着评价道:“这道菜荤素搭配得当,口感层次丰富,既不油腻,也不过于清淡,恰到好处。”

朱棣则对韭菜炒千张产生了兴趣,他夹起一筷子送进嘴里,立刻露出惊喜的神色,兴奋地说道:“哇,这韭菜香气浓郁,千张嫩滑爽口,两者相互融合,真是太好吃了!”

徐妙云轻轻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这千张炒得火候刚好,韭菜也保持了鲜嫩,让人回味无穷。”她一边说着,一边优雅地夹起一片千张,慢慢放入口中,感受着其中的美妙滋味。

马皇后夹起一块虎皮豆腐,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她的眼睛微微眯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过了一会儿,她轻声说道:“这虎皮豆腐外脆里嫩,豆香十足,口感细腻,真是美味至极。”说完,她又夹起一块放入口中,慢慢品味着那独特的滋味。

一旁的刘伯温放下筷子,缓缓说道:“此豆腐做工精细,口感独特,不愧是御厨手笔。”他赞赏地点点头,目光落在桌上的其他菜肴上。

徐达则大口吃着青葱烧豆腐,爽朗地笑道:“这青葱烧豆腐,清爽可口,正合我意。”他一边说着,一边又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

汤和也跟着说道:“葱香与豆腐的结合,妙哉妙哉。”他轻轻摇头,似乎对这道菜十分满意。

蓝玉品尝着珍珠翡翠白玉汤,感慨道:“这汤看似简单,实则味道浓郁,让人回味无穷。”他端起碗来,仔细观察着汤汁中的食材,然后一饮而尽。

接着大家开始品尝其他美食。朱元璋他先是夹起一块德胜饼,轻轻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在齿间碎裂,香甜的内馅瞬间充满口腔。朱元璋细细咀嚼,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不住地点头说道:“徐达啊,这饼甜而不腻,果然是家乡的味道,妙极妙极!”

朱标接着说:“饼皮酥脆,馅料丰富,徐将军有心了。”

接着,他又夹起一段淮河鱼卷,只见那鱼卷晶莹剔透,鱼肉的纹理清晰可见。放入口中,鲜嫩的鱼肉仿佛在舌尖上跳舞,朱元璋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美妙的滋味,赞道:“汤和,这鱼卷当真鲜嫩,朕甚是喜欢!”

徐妙云也表示:“鱼卷的造型也很精致,看得出用心了。”

汤和连忙起身谢恩:“陛下过奖了,能让陛下满意是臣的荣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