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072466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狩起意
永乐年间,京城一片繁华昌盛之景。紫禁城宫殿巍峨,街头巷尾热闹非凡,百姓们安居乐业,处处透着盛世的祥和。然而,在这一片繁荣之下,朱棣与皇后徐妙云却有着不同的心思。
朱棣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望着殿外的天空,眉头微皱。徐妙云轻步走入,见他这般神情,轻声问道:“陛下,何事烦忧?” 朱棣起身,踱步至窗前,目光深邃:“朕治理天下,虽力求清明,可这天下之大,朕总担忧有些地方朕未能洞察细微。” 徐妙云微微颔首,心中已然明了:“陛下是想外出探查民情?” 朱棣点头:“正是,朕欲微服北狩,巡视北方地区,看看那片土地上百姓的真实生活。” 徐妙云微微一笑:“陛下此举甚好,臣妾愿与陛下一同前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朱棣看着她,眼中满是信任与温情:“有皇后相伴,甚好。”
于是,二人精心安排一番后,便带着几个亲信,身着寻常服饰,悄然离开了京城。
初入小镇
一行人行至北方一个小镇,小镇不大,却也有着独特的烟火气。街边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来来往往。朱棣和徐妙云漫步在街道上,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陛下,你看这边的物件倒是精巧。” 徐妙云指着一个卖手工艺品的摊位说道。朱棣凑近,拿起一个木雕仔细端详,笑着说:“这手艺倒是不错,民间果然藏龙卧虎。”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似乎有什么热闹,我们去看看。” 朱棣说着,便带着众人朝喧闹处走去。
只见一群人围在一个庙宇前,庙宇不大,却被装饰得颇为神秘。一个身着道袍的男子站在庙前,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今日乃是净水观音显灵之日!只要诚心供奉,观音菩萨便会降下福祉,庇佑大家平安顺遂!” 众人纷纷虔诚地跪地,往供台上放着钱财。
朱棣和徐妙云对视一眼,心中充满疑惑。徐妙云轻声道:“陛下,这所谓的净水观音显灵,不知是真是假?” 朱棣微微皱眉:“朕倒要看看,这其中究竟有何名堂。” 说着,便拉着徐妙云走进人群。
发现端倪
二人挤到前面,只见庙宇内供奉着一尊观音像,观音像前有一个水盆,里面盛着清水。道袍男子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往水盆里洒了一些粉末。不一会儿,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观音像竟然缓缓升起,仿佛真的在水中显灵一般。众人见状,纷纷惊叹,更加虔诚地供奉财物。
朱棣眉头紧锁,目光一直盯着观音像。突然,他发现观音像底部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他不动声色地绕到庙宇后方,透过一个小缝隙往里看。这一看,让他恍然大悟。只见一个小孩正往观音像底部的竹筒里浇水,竹筒连接着观音像,豆芽在竹筒里发涨,把观音像顶了起来。
朱棣回到徐妙云身边,附在她耳边轻声将所见之事告知。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这些人竟然利用百姓的虔诚之心来敛财,实在可恶!” 朱棣冷笑一声:“哼,朕定要让他们原形毕露。”
设计揭露
朱棣思索片刻,转身对身边的亲信低语几句。亲信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亲信带着一个打扮奇特的人回来,这人自称是从远方而来的奇人,知晓各种神秘法术。
朱棣走上前,对那道袍男子说道:“道长,听闻你这净水观音显灵甚是神奇,我这位朋友也略通法术,想与你切磋一番,看看究竟谁的法术更厉害。” 道袍男子脸色一变,但又不愿在众人面前示弱,硬着头皮说道:“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这位朋友有何本事。”
那奇人走上前,在观音像前摆弄一番,然后也往水盆里洒了些粉末。过了一会儿,观音像不仅没有升起,反而缓缓下沉。众人见状,一片哗然。道袍男子脸色煞白,惊慌失措地说道:“你…… 你使了什么妖法!”
奇人哈哈大笑:“我使的可不是妖法,而是揭露你骗局的真相!你所谓的净水观音显灵,不过是利用豆芽发涨顶起观音像的把戏罢了!” 说着,他将观音像底部的竹筒展示给众人看,里面还残留着一些豆芽。
众人看到这一幕,顿时议论纷纷,原本虔诚的神情转为愤怒。
“你这骗子,竟敢骗我们的血汗钱!” 一位老者气得吹胡子瞪眼,用拐杖狠狠敲着地面。
道袍男子还妄图狡辩:“这…… 这是有人故意陷害我!这观音显灵一直都是真的!”
朱棣上前一步,目光威严地盯着道袍男子,大声说道:“你还敢嘴硬!我亲眼看到你指使小孩在后面浇水,用这等卑劣手段蒙蔽乡亲们。乡亲们如此虔诚,你却利用他们的善良和对神灵的敬畏之心谋取私利,良心何在?”
徐妙云也一脸严肃地站出来,对众人说道:“大家莫要再被他骗了,真正的福祉并非靠这些虚假的把戏获得,而是要靠大家勤劳的双手和善良的本心。” 她声音温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称是。
道袍男子见形势不妙,转身想溜。朱棣身边的亲信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抓住,按倒在地。道袍男子挣扎着大喊:“你们是什么人?敢坏我的好事!我跟你们拼了!”
朱棣冷笑一声,缓缓说道:“我们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等欺诈百姓的恶行不能再继续下去。你以为可以在这一方土地上为所欲为,却不知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年轻人,气愤地说道:“我就说最近家里收成不好,按照这人说的供奉了不少钱财,却一点用都没有,原来全是骗局!”
另一个妇女也哭着说:“我为了给孩子求平安,把家里仅有的几个铜板都拿来了,没想到是被你这骗子骗去了!” 说着,她抹了一把眼泪,对着道袍男子怒目而视。
道袍男子被众人指责得哑口无言,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瘫坐在地上,像只斗败的公鸡。
徐妙云看着可怜的百姓,心中满是怜悯,她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递给那位妇女,轻声说道:“大嫂,这些钱你拿着,给孩子买点吃的用的,以后莫要再轻信这些来路不明的骗局了。”
妇女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地磕头:“多谢这位恩公!您真是好人啊!”
朱棣看着这一幕,对百姓们大声说道:“乡亲们,今日之事大家要引以为戒。以后若是再遇到此类骗局,切不可盲目相信。大家要互帮互助,共同把日子过好。”
百姓们纷纷高呼:“多谢恩公教导!”
这时,当地的里正听闻消息赶来。里正看到被制服的道袍男子,脸色十分难看,连忙向朱棣等人赔罪:“实在对不住各位,是我这管理不力,让这骗子在咱地盘上兴风作浪,骗了大家。”
朱棣拍了拍里正的肩膀:“里正,此事也不能全怪你。只是以后要多留意些,莫要让这些骗子有可乘之机。”
里正连忙点头:“是是是,恩公教训得是。我这就把这骗子送到官府去,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道袍男子一听要被送官府,吓得脸色如纸一般苍白,连忙求饶:“各位大爷大妈,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要照顾啊!”
百姓们纷纷冷哼:“现在知道求饶了?晚了!”
里正一挥手,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便将道袍男子五花大绑,准备送往官府。
朱棣看着百姓们团结一心的样子,心中很是欣慰。他对徐妙云轻声说道:“皇后,此次北狩,虽遇到这等骗局,但也看到了百姓们的淳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行不虚啊。”
徐妙云微笑着回应:“陛下所言极是。只是这天下之大,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骗局在危害百姓,我们还需多多留意。”
朱棣点点头,目光坚定:“朕定会让这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绝不容许这些宵小之徒肆意妄为。”
随着道袍男子被带走,人群渐渐散去,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朱棣和徐妙云继续踏上他们的北狩之旅,心中带着对这片土地和百姓更深的关切。
离开小镇,路上闲谈
朱棣一行人离开了热闹的小镇,继续向北行进。道路两旁是广袤的田野,此时虽是初春,但已有农民在田间劳作,翻耕土地,为播种做准备。
徐妙云骑在马上,看着田间忙碌的景象,感慨道:“陛下,这百姓们辛勤劳作,只为求一年的好收成,实在不易。”
朱棣勒住缰绳,目光望向远方,若有所思地说:“是啊,民生安稳,才是国家昌盛的根本。朕治理天下,就是要让这些勤劳的百姓都能衣食无忧。今日那骗局,虽只是小事,却也反映出百姓们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以及一些人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作恶。”
徐妙云微微皱眉,忧虑地说:“这骗术虽已被识破,但天下如此之大,类似的奸佞之徒恐怕不少。我们此番北狩,不知还会遇到多少这样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