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8章 残花继不过残花祭 壹【2 / 2】

阿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结秋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愕与疑惑,她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想要避开对方的触碰,同时颤声问道:“你,你是谁?为什么会知道我的小名?”

听到这话,那人的手猛地一顿,停在了半空之中,但仅仅只是一瞬间之后,他便露出了一抹释然的微笑,轻声说道:“看来,你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恢复啊。不过没关系,接下来,我会让你想起所有的事情。”

语罢,那人缓缓抬起另一只手,同样温柔地覆盖在袁结秋的头顶上方。刹那间,一股奇异的力量自那人的掌心涌出,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疯狂地涌入袁结秋的脑海。

袁结秋只觉得脑袋像是要炸开一般,剧痛无比。她忍不住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双手紧紧抱住头部,身体因为痛苦而剧烈颤抖起来。然而,尽管如此,她却并没有试图去阻止那股源源不断灌入她脑中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深埋已久的记忆渐渐浮出水面——在孟渝的时光,接着是父王和母后的笑容;然后是家族惨遭灭门的惨状以及自己四处流浪漂泊的艰辛岁月……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在她眼前不断闪过。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段记忆也彻底融入袁结秋的意识深处后,那股强大的力量才缓缓消散。袁结秋紧闭的双眸猛然睁开,也是从这时开始,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她原本如雪般洁白的银发此刻已化作如墨般漆黑亮丽的长发,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她那双眼眸。原本纯净湛蓝的眼珠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双极为独特的瞳孔,左边呈现出神秘深邃的紫色,右边则闪耀着鲜艳夺目的红色光芒。

至此,袁结秋,也变回了元清音。

她缓缓站起身来,眼里有迷茫,有不解,但更多的是仇恨。她跌跌撞撞地走了出去,就连身后那具尸体一直在喊她的声音都没有听到。

她现在,只想去确认一件事情。

元清音脚步踉跄地来到一处拐角处,只见满地皆是一片狼藉,破碎的瓦砾与杂物散落四处,而那触目惊心的暗红色血迹更是如泼墨般肆意喷溅在地面之上。

元清音胸口剧烈起伏着,大口喘着粗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追逐一般。她缓缓地蹲下身子,就这样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直直地盯着那个拐角,眼神空洞无神,不知道究竟是受到了何种巨大的刺激。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口中不断呼出粗重的气息,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了咽喉。

终于,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元清音猛地站起身来,不顾一切地朝着前方狂奔而去。她的身影如同离弦之箭,瞬间消失在了街角尽头。

“父王,母后……我想起来了,我全都想起来了……”元清音一边飞奔,一边喃喃自语道,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角滑落。

那些记忆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元芜川那温柔如水的笑容再次浮现在她的脑海之中,如此清晰,如此真实;还有令无崇那温暖宽厚的怀抱,给予了她无尽的安全感和依靠。而在孟渝所度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如今回想起来,竟都是那般美好,宛如梦幻泡影般令人陶醉。

这里的一桩桩往事,一件件回忆,对于元清音来说,都是无比珍贵且不可多得的财富。然而,与此同时,这里也曾发生过太多的仇恨与痛苦,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她永远都不会忘记,更不敢有丝毫遗忘。因为只有铭记这些仇恨,她才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的种种艰难险阻,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相与正义。

然而,那一幕仿佛成为了永远刻在她心头的噩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挚爱的双亲惨死在面前,鲜血染红了大地,生命在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那一刻,世界仿佛崩塌,她的心被撕裂成无数碎片,痛苦如潮水般淹没了她。

不仅如此,那些曾与她并肩同行、分享欢笑与泪水的好友们,如今也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无法起身回应她的呼唤。每一张熟悉的面孔都带着不甘和绝望离去,只留下她独自一人在这荒芜的废墟中徘徊。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得如此突然,让她根本来不及反应。当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只剩下满地的残骸和无尽的哀伤。她试图去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可答案却如同迷雾一般难以捉摸。

直到后来,她才得知了真相——原来,他们之所以攻打孟渝,仅仅只是因为一个简单而荒谬的理由:孟渝,是妖国。在他们眼中,“妖”这个字本身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无论这里的人们是否善良无辜,只要被贴上了“妖”的标签,便注定要遭受灭顶之灾。

可是,对于她来说,这些所谓的罪名不过是无稽之谈。她深知孟渝人与世无争,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群无辜的人,却无端承受了如此惨烈的命运。

孟渝人虽然强大,可却从来不会利用自身的力量随意去伤害他人。

可即便如此,就因为他们是妖,世人还是无法接受妖能骑到他们的头上来。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罪。

当然,是世人这么认为的。

每一个孟渝人都不会因为自己是妖而痛恨自己的身份,相反,他们还乐得其中。因为在孟渝,他们过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她如同一阵风一般,拼命地奔跑着,双脚似乎都要离开地面。一路上,她的心砰砰直跳,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似的。就这样,她一口气跑到了城门外。

元清音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承受不住这种紧张和压力了。平日里,从城中到城门这短短几步路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眨眼间就能轻松走完。然而今天,每一步都变得如此沉重,好像脚下拖着千斤重担,让这段路程显得格外漫长。

此刻的她,身体完全不受控制,只是机械地向前迈动脚步,犹如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她的脑海里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必须不停地往前走,不能停下。

当她终于走到尽头时,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地上,形成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而此时,那个真正属于孟渝血脉的元清音,终于回来了。

刚走出城门,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昏了过去。

要知道,孟渝这个地方是禁忌中的禁忌,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人敢踏进这片土地。有的人是因为敬畏,等更多的是恐惧,谁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究竟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会因为满足好奇心而丢了性命。

她就那样躺在城门外,亦如当年的她一点一点爬向外面的那个元清音。

而就在不远处,却站着一个人影。

当她悠悠转醒之际,只觉得脑袋还是昏沉得厉害,她下意识地伸手捂住额头,缓缓睁开双眼,入目所见却是陌生的环境。身下是一方简单的木榻,榻边摆放着一张同样质朴无华的木桌,而桌上竟赫然放置着一朵娇小玲珑、洁白如雪的雏菊。这朵雏菊宛如万绿丛中的一点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元清音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住了,一时间有些怔怔出神。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紧接着,门口处响起了一道略带关切的妇人嗓音:“姑娘,你可算醒啦!”

那妇人一见元清音已然苏醒过来,急忙将手中提着的水桶轻轻放在地上,然后快步走上前来,满脸担忧地问道:“姑娘,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元清音此时脑子里依旧迷迷糊糊的,如同浆糊一般混乱不堪。听到妇人的问话,她只是神情呆滞地麻木点了点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如梦初醒般开口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妇人微微一笑,和声解释道:“方才我本想去山中寻找一味草药,路过那边树林的时候,无意中瞧见你昏倒在一棵大树底下。当时你面色苍白如纸,看上去状况很是不妙呢,所以我就连忙把你给背回来啦。对了,小姑娘,看你身上伤痕累累的样子,究竟遭遇了何事啊?怎会伤成这样?”

在听到“躺在一棵树下”时,元清音就心生疑惑了,她昏迷前,不是躺在城门外吗?为何会变到树下去?可她来不及反映了,只是一把掀开盖在身上的被子就要下床。

那妇女眼疾手快,瞧见这情形赶忙上前去,伸出双手紧紧地将她按压住,生怕她有什么太大的动作。紧接着,那妇女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小姑娘呀,可千万别拿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儿,随意开玩笑啊!我瞧着你腰间还佩着一把剑,想来定是那传说中的修仙之人咯?”

元清音听到这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那妇女见状,不禁长叹一声,继续说道:“哎呀,果真是如此啊。不过呢,依我之见,你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好生调养歇息一段时日才行呐,要不然以你这般折腾法,这身子骨迟早得累垮掉哟!”

元清音一脸茫然地望着眼前这位热心肠的妇女,整个人仿佛失了魂一般,呆愣在原地许久,迟迟未能缓过神来。也不知道是否只是一种错觉,元清音总觉得面前的这名妇女身上散发着一股异常熟悉的气息,那种感觉就好似曾在梦中与之相遇过似的。

正当她满心狐疑之际,不经意间转身瞥见放置于窗户旁边的某个物件,刹那间,一切谜团便豁然开朗。原来,在那窗户边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尊小巧玲珑的石像。而这座石像所雕刻的人物形象,竟然与元清音本人毫无二致。

那妇女拿出一把抹布轻轻擦拭这座石像,接着缓缓开口:“云璃殿下,请您显灵,让我的庄稼能够丰收吧!”

然而这名妇女不知道的是,元清音其实已经被贬过一次了,帝尊原本就给过她一次机会,可她还是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这次飞升,她是无法与信徒进行沟通的。

元清音的喉咙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让她难以发出一丝声音。此刻摆在她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每一条路都充满了艰难险阻和无法承受之重。

第一个选择,便是毅然决然地下凡去营救自己的亲人与同胞。他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命危在旦夕,如果她能够挺身而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然而,这样做就意味着她要放弃眼前正在守护的其他人,将他们置于未知的危险境地。

第二个选择,则是狠下心肠舍弃自己的至亲至爱以及那片养她的土地,全心全意地去拯救更多毫不相干的人。这个决定无疑也是极其痛苦的,因为亲情和国情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割舍任何一方都会令她心如刀绞。

无论如何抉择,对元清音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残忍。所有人期待着她能迅速给出答案。可她心中却无比清楚,这两个选项,她一个都不想放弃,她想要两全其美,既要救下自己的亲人与国人,又不能置其他无辜之人于不顾。只是,现实往往残酷无情,真的会有这样完美的解决方案吗?元清音紧咬下唇,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然而,当她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时,心中不禁一动:天庭如此广袤,人才济济,并非仅有她一人能够有所作为。她身边还有白曦悦以及众多好友,她们同样具备能力提供帮助。况且,解救暮连众人的重担,终究还是需要依靠她自身全力以赴。想到此处,她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已经下定决心。

只是,那萦绕心头的孟渝国之仇究竟该如何了结呢?刹那间,她再度被无尽的迷茫所笼罩。

一方面,她迫切地想要拯救那些无辜受难之人;另一方面,她深知血债必须血偿,手刃仇敌方能平息内心的怒火。这两种念头相互交织、激烈碰撞,令她感到无比纠结和矛盾。

到底应该怎样抉择呢?是舍生取义拯救天下苍生,还是不顾一切报那血海深仇?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挣扎之中。而那个可恶的仇家如今又身在何处呢?倘若踏上寻仇之路,那么暮连的众多百姓又将何去何从?他们是否会因此失去最后的希望,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问题如同一团乱麻,紧紧缠绕着她,让她难以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