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是菠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主公啊,公瑾昔日挥师西进,长驱直捣江夏,于途截曹。
彼时军情如火,其修书一封,恳请主公发兵驰援,以成合围之势。
然主公竟按兵不动,未遣一卒一骑,只令大军逡巡于侧,专候曹贼之残兵败勇。
公瑾所部,本就兵力微薄,独木难支。
终因援军不至,寡不敌众,力竭而败,痛失破曹良机。
想那曹操,本已深陷绝境,若主公当时应公瑾之请,及时出兵相助,曹操安能逃脱?
必为我军所擒,入我吴营为质,俯首就缚。
如今局势逆转,良机不再,主公又何必徒做悲苦之状?”
此言一出,鲁肃心中骤然一惊。
坦率而言,孔融说的并没有错。
此大战之结果,在周瑜部归来军卒口中流传甚广。
显然,周瑜惋惜之余,多少也有些埋怨。
孔融打听到也在情在理。
从他的角度上说,自是直抒胸臆,不会和你虚与委蛇。
但在鲁肃看来,此事绝不该在此时提起啊?
这不光是再一次在孙权的伤口上撒盐,而是将公瑾置于何地?
而另一边,孙权身陷曹营数月,自也听闻曹操和周瑜信阳大战。
到此时他方才明白,曹操金蝉脱壳,早已北归信阳,自己扑了个空。
周瑜堵的才是曹操真正的退路。
惋惜么?
惋惜!
痛心么?
痛心!
但更多的是恼火和羞愤!
身处曹营,孙权不止一次暗自揣测:周公瑾擒曹未得,私下必会怨恨、咒骂于孤?
若见公瑾,当如何面对于他?
那段时候,他甚至有种感觉,多在曹营待些时日,亦未尝不好。
后终得归,合淝城外,周瑜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乃曹贼奸诈,主公为全军断后,故而造伏,实非主公之过也!”
就这句话,一度让孙权心里很暖。
他明白周瑜似乎并没有怪他,还对自己百般维护,以保全自己的颜面。
可就在孔融说那段话之时,孙权不经意的看了周瑜一眼。
相比别人的震惊和失措,周瑜听到这些话的反应似乎很平淡。
不仅平淡,眼里还闪出一丝光华,似乎对孔融的这番话颇为赞许。
孙权的心咯噔一下。
这似乎说明一个问题。
周瑜表面维护于他,实则心里怨恨他多矣!
孔融的话终于引起了江东众臣的不满。
又或者说,他们不是不满,而是为了维护主公不得不表现出不满的样子。
半刻的沉寂后,武将们纷纷表态!
“孔先生,你一个文人,懂什么打仗?”
“孔融,你再敢口出狂言,诋毁主公半句,休怪我等刀剑无眼!”
“孔文举,你莫非想效祢正平之举?”
“主公,请斩此逆臣!”
武将们的心思往往比较单纯,他们杀伐征战,为了维护主公,自不会管你是不是什么大儒。
如此逆言,斩之无错!
所以,很多武将都拔出宝剑,建议孙权斩了孔融。
孙权却淡然的摇摇头,看向周瑜:“公瑾,你说,孤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