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湾的莎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山间雾气缭绕,苏青柠带着李玉竹沿着山路缓步而上。这是一条古老的石阶小径,两旁种满了茶树,朝露未干,满目苍翠。
\"师父,\"李玉竹一边走一边说,\"沈家这处别院,位置真是绝妙。\"
\"不错,\"苏青柠点头,\"背靠龙井山,面朝西湖,视野开阔。最妙的是这片茶园,品质上乘,是上贡的来源之一。\"
转过一道山弯,别院终于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院内假山叠石,水榭环绕,处处显露着精心的布置。
\"沈老爷和徐会长已经在里面等着了,\"管家迎上前来,\"请随我来。\"
穿过回廊,来到主厅。厅内陈设简约雅致,正中摆着一张巨大的红木茶案,案上各色茶具一应俱全。
\"苏供奉来得正好,\"徐会长笑着起身,\"我们正在讨论赏茶会的细节。\"
\"让我看看,\"苏青柠走到窗前。从这里望去,整个西湖美景尽收眼底,\"这视野,确实适合品茶论道。\"
\"不止如此,\"沈德元说,\"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大花园,可以设置品茗区。再往上,有一处观景台,是整个临安城最好的观景地。\"
\"那就按区域来分配,\"苏青柠说,\"主厅用来招待重要宾客,回廊设茶点品鉴,花园做品茗区,观景台留作雅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队人马正沿着山路而来,为首的是个身着锦袍的中年人。
\"这是\"苏青柠看向徐会长。
\"是浙东茶商吴家的大掌柜,\"徐会长解释,\"想必是听说了赏茶会的事。\"
\"来得正好,\"苏青柠说,\"李玉竹,去准备一下,我们来个即兴茶会。\"
不多时,吴掌柜在随从的簇拥下走进主厅。看到厅内的阵仗,他略显诧异:\"原来徐会长和沈老爷都在,幸会幸会。\"
\"吴兄远道而来,\"徐会长笑道,\"正好和苏供奉见见。\"
\"久仰大名,\"吴掌柜拱手,\"敢问这赏茶会\"
\"请先尝茶,\"苏青柠示意李玉竹上前。只见她手持紫砂壶,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茶香四溢,吴掌柜接过茶盏,轻轻嗅了一下,眼前一亮:\"这是\"
\"龙井配菊花,\"苏青柠解释,\"我加了一味养肝明目的药材。吴掌柜常年在外奔波,想必眼睛时常不适。\"
吴掌柜惊讶地看着她:\"苏供奉好眼力!我确实\"
\"而且,\"苏青柠继续道,\"这茶还搭配了一款特制点心。\"
李玉竹端上一盘精致的糕点,形如菊花,金黄剔透。
\"此糕名为"菊影",\"苏青柠说,\"用杭白菊和蜂蜜制成,可以清热明目。\"
吴掌柜品了一口茶,又尝了块点心,面露惊喜:\"妙啊!茶香清冽,点心甘美,相得益彰。难怪江南茶商都在传,说苏供奉要开创一番新天地。\"
\"吴掌柜过奖了,\"苏青柠笑道,\"我不过是把北方的养生之道与江南的茶艺结合罢了。\"
\"说起这个,\"吴掌柜放下茶盏,\"听说苏供奉要在临安开设"茶语坊"?\"
\"正是,\"徐会长接话,\"这是我们茶商会与苏供奉的合作项目。吴兄若有兴趣\"
\"有兴趣,当然有兴趣!\"吴掌柜连连点头,\"浙东的茶商也想分一杯羹啊。\"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来的是一位身着儒衫的老者,气度不凡。
\"是杭州茶学会的钱会长,\"沈德元低声说,\"当代茶圣啊。\"
苏青柠听说过这位钱会长,据说对茶道研究极深,着有《茶经续篇》,在江南茶界极有威望。
\"老朽冒昧来访,\"钱会长拱手,\"听闻苏供奉的茶艺独树一帜,特来请教。\"
\"钱会长说笑了,\"苏青柠亲自上前沏茶,\"晚辈不过略懂皮毛。\"
她取出一套特制的茶具,这是她从汴京带来的珍品。只见她动作优雅从容,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水温、火候、浸泡时间,无不精准。
\"好茶艺!\"钱会长赞叹,\"这手法,融合了南北两派的精髓啊。\"
\"钱会长慧眼,\"苏青柠说,\"我在北方学茶时,就觉得南北茶道各有千秋。比如北方重火候,南方重水质;北方讲究养生,南方追求意境\"
\"正是如此,\"钱会长捋须点头,\"老朽着《茶经续篇》时,就想探讨这个问题。只可惜,南北相隔,互相了解太少。\"
\"所以我想在赏茶会上,\"苏青柠说,\"请钱会长做个主讲,谈谈南北茶道的融合之道。\"
\"哦?\"钱会长来了兴趣,\"苏供奉这个提议很有意思。不过,光说茶道恐怕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